【摘要】本文以一年級學生為例,將《三字經(jīng)》學習與講讀故事方式結(jié)合,圍繞講讀故事的原則、講讀故事的形式及成效三方面,探究國學經(jīng)典在低年級學生中有效教學的策略與方法。
【關鍵詞】國學經(jīng)典;《三字經(jīng)》;講故事;傳承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三字經(jīng)》作為傳統(tǒng)的蒙學讀物,其三字一段、朗朗上口的文字排列具有極強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美,易被學生喜愛。但是,對一年級學生而言,《三字經(jīng)》拗口的語言文字還是太陌生了。因此,本文聚焦于一年級學生,嘗試將《三字經(jīng)》學習與講讀故事方式結(jié)合,圍繞講讀故事的原則、講讀故事的形式及成效三方面,探究國學經(jīng)典在低年級學生中有效教學的策略與方法。
一、講讀故事的原則
(一)相關性原則
對一年級學生來說,《三字經(jīng)》語言艱澀、篇幅偏長,其中光故事就有上百個,有成長故事、教育故事、歷史故事、政治故事等,不可能每一個都進行講述。因此,我主要選取與小學生生活相關的、易于被他們理解的故事,如“孟母三遷”“數(shù)星星的孩子”“徐霞客探險”等,激發(fā)他們的興趣。
(二)趣味性原則
一年級的孩子對故事的趣味性要求較高。因此,我采取了教師講述、學生講演和親子共讀三種方式交叉進行,同時適時組織學生觀看《三字經(jīng)里的故事》,讓他們在視聽享受中保持學習熱情。
(三)差異性原則
每個學生的興趣、記憶、接受能力各有不同,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之間的差距也會逐漸增大,這些都是正?,F(xiàn)象,教師應當以鼓勵、肯定為主,在寬松愉悅的氛圍中,孩子們才能逐漸感受到講故事、演故事的樂趣。
二、講讀故事的形式
在形式上,我主要是與家長一起,通過教師引領誦讀故事、學生接力講演故事和親子共讀故事三種形式,讓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
首先,教師引領誦讀故事。我通常會利用早讀和童書共讀課,選取《三字經(jīng)》中的一段內(nèi)容帶領誦讀,并適時插入小故事,再結(jié)合他們的學習生活,引導學生理解《三字經(jīng)》。如讀到“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時,我在講完“孟母三遷”的故事后,提示學生抓住故事的信息,回答“孟子的母親為什么要搬遷”, 進而聯(lián)系生活,鼓勵學生暢言:“你父母為了你的學習做了哪些努力”,這樣,他們對孟母三遷的故事和《三字經(jīng)》的語言都有了初步理解。
其次,學生接力講演故事。這主要在一年級下學期進行,包括《三字經(jīng)》故事講讀和《三字經(jīng)》故事表演。
1.《三字經(jīng)》故事講讀。我鼓勵學生自主報名參加,并每天課前拿出5分鐘時間,讓參與者給全班同學講述或朗讀一個《三字經(jīng)》故事,而后針對同學展示的情況設置“一星、三星、五星”等不同等級,實時獎勵。同時,我又將講讀《三字經(jīng)》故事作為家庭作 業(yè),要求學生們每天至少朗讀一個《三字經(jīng)》小故事,并將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三字經(jīng)》故事表演。這是一周一次,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 行。我將全班分為10組,每組4—5位同學,選出組長和紀律管理員。每次表演前,先由我確定表演內(nèi)容,然后學生們分工排練,最后進行展示。學生們觀看完表演后,投票選出表演優(yōu)勝者,獲勝者可獲得“小小藝術(shù)家”的小獎狀。就這樣,學生們在歡聲笑語中進一步理解了《三字經(jīng)》的內(nèi)容。
最后,親子共讀故事。我提倡家長與學生一起,每天誦讀十分鐘《三字經(jīng)》,并與學生共同朗讀一個《三字經(jīng)》故事,活動完成后由家長拍照、上傳朋友圈。此外,我還利用微信,讓家長將學生誦讀的小故事錄音、上傳到打卡群中,學生之間進行互聽、互評。聽說可以發(fā)朋友圈和進行閱讀評論,學生們熱情高漲,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
三、講讀故事的成效
“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苯?jīng)過近一年的堅持,學生們變化很大,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增加了識字量、拓寬了知識面。古人有“熟讀《三字經(jīng)》,可知千古事”的說法, 經(jīng)過一年的故事講讀,學生們知道了不少歷史故事,掌握了不少成語,也認識了不少漢字。二是鍛煉了朗讀能力和表演能力。剛開始朗讀《三字經(jīng)》故事的時候,學生們基本上都是磕磕絆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朗讀后,多數(shù)同學能夠借助拼音,較流利地讀完整個故事。而通過表演《三字經(jīng)》小故事,學生們的溝通能力、協(xié)作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可謂一舉多得。
四、結(jié)語
講讀故事并不是萬能的,是否采用講讀故事的方式及該采用何種講讀方式,都需要綜合學生情況和所學文本而定。此外,關于國學經(jīng)典的教學是個龐大而復雜的問題,本文也只是對一些嘗試的總結(jié),希冀以此拋磚引玉,請教于大家。
附 注
課題名稱:國學經(jīng)典教學與講讀故事的有效融合——以《三字經(jīng)》為例;課題立項序號, yw20172043;課題立項級別,市級。
作者簡介:鄭依晴,女,1991 年生,浙江省義烏市人,華中師范大學文藝學碩士研究生學歷,現(xiàn)任教于義烏市賓王小學教育集團,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育。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