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蘭州市蘭州新亞中學 甘肅蘭州 730000)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其教育核心也在不斷變化,當前的教育核心就是以人為本,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健康的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同,注意力集中程度不同,所以就會有優(yōu)等生和后進生的區(qū)分,但是他們都是班級中的一員,教師不能區(qū)別對待的,對于后進生,我們要給予更多的關愛與幫助,因材施教,是后進生的成績有所提升。
在教學中,學生在學習之初都是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的,但為什么會產(chǎn)生差異呢,與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是分不開的。中學后進生往往都有一個消極的心態(tài),這樣心理狀態(tài)的學生對學習持有消極的態(tài)度,認為自己努力也沒有結果,于是開始自暴自棄,甚至是放棄學習。形成這種消極心理的原因有很多,總結起來其主要原因還是由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了挫折,并且遲遲沒有從挫折中走出來,缺乏對自己的信心,因此形成了消極的心態(tài)。
俗話說,刀不磨要生銹,人不學習要落后,說的就是抱有懶惰心理的學生,這樣心態(tài)的學生并非是在學習上受到了挫折,更多的是受到家庭因素的影響,在學習上缺乏主動性,他們沒有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課堂上注意力很難集中,對教師所講的課堂內(nèi)容也不感興趣,所以只要一提到學習,他們很難提起興致,久而久之,懶惰的心態(tài)越來越多,對學習的興趣也越來越小,自然而然就會淪落到僅剩的隊伍中。
這種后進生往往沉默寡言,原因就是他們的封閉心理狀態(tài)造成的,封閉心理狀態(tài)的后進生,性格原因所致占大部分,他們不愛與人溝通,遇到不懂的問題羞于向同學或老師請教,需要幫助的時候也難以啟齒,在整個班級體中它們似乎像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將自己與班級劃清了界限。也有一部分學生是由于先天的缺陷導致,這使得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心有余而力不足,無法達到家長的期待,因此會喪失學習的信心。
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是對于優(yōu)等生還是后進生,都應該一視同仁,他們都是自己的學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不能因為成績對他們進行好壞的劃分,教師要對后進生進行觀察,找出他們影響學習的原因,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信心,多鼓勵學生而并非指責學生。特別是在后進生成績不好的時候,教師第一時間應該和后進生溝通是什么原因?qū)е鲁煽儾缓?,而不是對學生進行批評,教師要表達自己和他們一起進步努力的意愿,這樣才能幫助后進生對學習產(chǎn)生欲望,消除自身的消極心理。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知道教師并不是可怕的人,而是可以和他們成為很好的朋友的人,所謂良師益友就是最好的師生關系。我們在面對學生充當教師身份的同時,也應該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走進他們的心靈,做他們的朋友。教師要用愛去陪伴學生,用愛心去澆灌學生,用愛心去影響學生,與學生分享自己的心得,幫助學生解決他們在生活和學習上遇到的困難,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教師能夠進一步了解后進生的心理,
有針對性的幫助他們克服封閉性的心理狀態(tài),幫助后進生健康成長。
由于導致學生成為后進生的原因不同,所以就是在對后進生進行輔導的過程中,要因材施教,對癥下藥,才能有效的解決后進生的問題,教師要知道學生成為后進生的原因,主動與后進生建立溝通的橋梁,尊重他們,理解他們,幫助他們,對他們的教學工作要進行細致的規(guī)劃,傳授他們正確的學習方法,解開他們的心結,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給予后進生獨立自主的空間,多激勵,讓后進生知道教師對他們的關注,建立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
對于學生的教育影響,其實不僅僅是在學校,家庭也學生學習和成長的主要場所之一,學生可以是班級的一員,同樣也是家庭的一員,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之間是密不可分的,兩者共同產(chǎn)生作用,對學生的學習與成長產(chǎn)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應該和家長之間多多溝通,針對后進生的學習情況和心理狀態(tài)進行分析,共同找出影響學生學習發(fā)展的原因,通過默契的配合,形成一股教育合力,促進后進生的健康發(fā)展。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他們有權利受到最好的教育,身為教師,教書育人是我們的職責,因此,即使是有優(yōu)等生和后進生的區(qū)分,我們也應該有相同的對待,基于同樣的關注幫助學生的成長,通過交流和溝通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后進生身上并不是一無是處,她們有自己獨有的閃光點,即使是在成績上有不如意,但是我們不能否定他們的其他能力。所以,對中學后進生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矯正,一方面是為了提高他們的成績,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另一方面也是在幫助學生塑造更好的人格,使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在對后進生的教育過程中,教室也應該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采用有效的方法展開對后進生的心理輔導與教育。
綜上所述,針對中學后進生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矯正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該有一顆仁愛的心,關注后進生的心理狀態(tài),并采取有效的矯正策略,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信心,走出負面心理的困擾,通過良好的溝通,激勵學生學習的斗志,改變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使后進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提高后進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讓后進生向優(yōu)等生的行列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