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織金縣第二中學)
新課程要求美術教學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而要想讓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創(chuàng)造是有一定前提條件的,也就是要讓學生對美術課程感興趣。因為,興趣能夠有效的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得更為積極主動,為學生的只會啟迪提供必要的動力。所以,高中美術教師要在教學中對學生的興趣進行引導,通過巧妙的形式將學生引入到新課的學習之中,讓學生開始對所學的內容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此時,學習興趣就會成為學生進行美術學習的動力來源,使得高中美術課堂教學的效率開始慢慢地變得高了起來。也就是說,在高中美術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排在第一位的,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開始前就做好導入課文的準備,在一開始上課就把學生牢牢地吸引在課堂教學之中,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感受到美術知識的有趣。因此,高中美術教師在進行新課導入的時候,要嘗試著去對情境進行創(chuàng)設,以便能夠更好的將學生的學習興趣予以激發(fā),使學生在具體的學習中做到“自主、合作、探究”,將學生從“要我學”的狀態(tài)轉換成為“我要學”的正確認知,令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之中,使得師生將“教”和“學”進行全面深入的把握,這樣就可以把學生推到高中美術學習中的主動的位置之上了。[1]
觀察是高中學生在美術學習中慣用的一種方法,可以有效的獲取到相應的知識,能夠讓學生對這個世界進行更好的認知,也能讓學生的欣賞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而就目前的高中美術教學而言,其中美術欣賞教學是極為重要的,它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開始漸漸的學會如何去進行審美,讓學生能夠培養(yǎng)起敏銳的觀察能力,使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的發(fā)現(xiàn)美、獲得美和感受美。我們只要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留心關注,便自然而然的能夠感受到美在我們的腦海中乍隱乍現(xiàn),緩緩的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一絲驚喜。所以,高中美術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讓課堂變得開放起來,讓學生先在課堂中獲得大量的有用知識,再將學生引到課外之外,使學生深入到社會之中,走近現(xiàn)實生活,對周遭的事物去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感受到事物、環(huán)境、社會的精妙,把課堂中對美的基本認識延伸和擴展到現(xiàn)實之中,引起學生情感深處的共鳴,令學生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即讓學生在生活中去尋找美、發(fā)現(xiàn)美和創(chuàng)造美。[2]
高中美術教學中充斥著大量的知識,學生憑一己之力的收獲是極為有限的,為了讓學生能夠更為深入地去進行學習,從課堂教學中獲取到更多的有用知識,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是極為必要的,這也和新課程改革中所提倡的新學習方式不謀而合。而此時,教師僅需要對學生的學習進行適當?shù)囊龑Ъ纯桑缃沂緦W習過程中的矛盾、對學生的具體討論話題進行引導、讓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變得更為順暢等。通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各抒己見的發(fā)表學習意見或建議,學生才能夠在合作學習中做到優(yōu)勢互補,才能在合作學習中對問題進行共同協(xié)商解決,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3]
教學是為了將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而學生學習到這些知識和技能后,最為主要的目的就是要進行合理的運用。所以,在日常的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多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做到“多練習、多運用、多創(chuàng)造”,只有通過這樣大膽地嘗試,學生才能夠用美的形式來展現(xiàn)眼中或腦海中的世界,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再一次的提升,同時使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增強。例如,高中美術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執(zhí)筆描繪,用不那么成熟的筆法來隨著自己的心意對周圍的景物進行描繪,使學生將對周圍的感知用最為直接的美術形式在一幅幅繪畫上表現(xiàn)出來,讓學生潛在與內心的美被喚醒、成長、壯大,此時學生的思想就會在不斷的練習中綻放出美麗的花朵。[4]
當然,教師在讓學生進行練習時,要對整個練習的過程進行把控,以便讓練習發(fā)生在一個可控的范圍之內,使練習的作用能被完全發(fā)揮出來。因此,教師要對學生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予以引導,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去進行創(chuàng)新,并讓學生就畫法進行有效的交流,讓學生的學習不僅只局限于練習的過程之中,而是要延伸到練習過后的“回味”中去,從而讓學生的美術能力得以順利的提高,進而使練習的效果能夠得到最大化的體現(xiàn),這樣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5]
高中美術教學效果的好壞,從某種意義上將,來自于教師對學生學習成果的綜合評價,而為了讓評價能夠對學生的美術學習起到更為積極有效的作用,我們多提倡教師對學生做出鼓勵性評價。也正是如此,在高中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學會將鼓勵性評價予以合理的運用,使其能夠發(fā)揮出最佳的作用,讓學生的能力在發(fā)展中被不斷的激活,令學生的潛能在不斷的挖掘中得到爆發(fā),是學生各方面的的協(xié)調發(fā)展得到有效的推動。因為,教師只有先對學生的潛能進行激發(fā),讓其得以充分的發(fā)揮過后,才能夠進一步的對學生創(chuàng)造之后的榮譽感和成功感進行協(xié)調,讓學生在教師的肯定、鼓勵、贊許中感動,令學生能夠以自信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高中美術的學習之中。所以,教師要在學生獲得成功后,及時進行鼓勵性評價,以此來讓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的調動起來,為學生的奮進提供有力的保障,使學生能夠在成功的良好體驗中變得更積極。
總而言之,高中美術教師要通過美術教學來豐富學生的感官,讓學生的聽覺、視覺、觸覺均受到有效的刺激,令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得以順利的發(fā)展,并將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美術實踐能力全面的激發(fā)出來,使學生能夠將自己的情感進行美術的表達。這樣一來,學生的審美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學生的人格才會逐漸趨于健全和完善,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才可以獲得明顯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