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宿縣恰格拉克鄉(xiāng)第一小學 843100)
2012年教育部將“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提上議案,全國各地全面貫徹落實此議題。加快農村基礎教育信息化是當務之急。在“農村中小學現(xiàn)代遠程教育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設和政策推動下,我國農村基礎教育信息化取得了顯著進展。隨著面向農村基礎教育的信息化基礎設施體系初步形成,信息化教育資源不斷豐富,信息化教學的應用不斷拓展和深入。小學數(shù)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學好數(shù)學知識對學生的終身教育與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農村基礎教育較薄弱,將信息技術運用到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中,能優(yōu)化教學方法,降低教學難度,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1]
“信息化”即“信息技術化”,指信息技術在更大范圍和領域中得到應用和推廣;“教育信息化”則是指信息和信息技術在教學和教學管理中的應用和實踐。20 世紀中期以來,我國開始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在基礎教育階段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全面實施“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工程,以期通過信息化帶動基礎教育的全新變革。信息化對農村基礎教育有著很重要的作用?!稗r村教育”,顧名思義就是農村里的教育,這里更大程度上是區(qū)分城市教育 ;“基礎教育”是指全日制的普通中小學教育,尤其是指各級政府機構所屬的公辦中小學校等;“農村基礎教育”的范圍較大,是指除了大中城市之外的所有區(qū)域,即指縣級和縣級以下中小學教育。信息技術對農村基礎教育教學起到很大作用。信息技術的應用讓教學呈現(xiàn)出網絡化、智能化、個性化的趨勢,同時能夠達成師生之間的交流,滿足小學生對教學知識的多元化需求。信息技術運用到小學各科教學中,提高了師生教與學的興趣,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信息技術的運用將推動農村小學各科教學的發(fā)展,加快了農村基礎教育信息化的進程。[2]
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學以它色彩鮮明、立體感強的特點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化抽象為具體,使學生有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課堂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梢赃\用信息技術,將生活中的例子融合到數(shù)學教學中,并通過多媒體 PPT 進行演示,內容具體而生動,容易引起學生的關注,達到師生互動的效果,從而學生理解更加容易,對學習產生極大的興趣。學生在不知不覺從數(shù)學的學習中覺得快樂,從而學習變得主動而積極。
傳統(tǒng)的數(shù)學教學和其它課程一樣需要四十分鐘,教學需要板書,對一些重點內容定理和公理等,必須通過板書進行詳細的講解,學生才能理解。然而通過信息技術的運用,在課堂上通過 PPT演習重點內容,一方面節(jié)省了板書的時間,另一方面教師和學生間產生互動,使用網絡教學,直觀效果好,不受時間、地點、時空的限制,有針對性地解決實際問題,在講解中能夠突出重點和難點,取得傳統(tǒng)教學無法比擬的教學效果,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從而提高了課堂效率。
小學數(shù)學知識具有一定抽象性,小學生學習與接受數(shù)學知識具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技術,通過 PPT 演習數(shù)學的內容與知識點,通過直觀形象的動畫刺激學生的感官,學生能夠愉快地接受知識。另外,信息技術可以將數(shù)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相聯(lián)系,例如讓學生在購買書本或文具時,進行網上購物,進行實際對比,通過計算出有哪些途徑能網上購買所需物品等,通過信息技術讓學生自學探究學習,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質量。
農村地區(qū)小學校分布較為分散,學生數(shù)量差異很大,教育資源落后,教學基本上都是圍繞書本教材展開的傳統(tǒng)式教學,信息化可以為農村教改提供大量的、優(yōu)秀的、科學有效的教育資源。同時,信息技術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方式,信息化提供的網絡環(huán)境讓學生有了更多的機會去實現(xiàn)新課改中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學習方式。要正確認識信息化對教學的促進作用,加強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
現(xiàn)階段農村小學中專業(yè)型的信息技術老師是極其缺乏的,其他學科老師的信息化素養(yǎng)也不高。所以農村教師應該有提升自身信息化素養(yǎng)的使命感。盡可能每所學校配有一名專業(yè)的信息技術老師從事教學,針對性對各學科教學,包括數(shù)學教師進行培訓,對專業(yè)老師要定期進行信息化知識的培訓。雖然農村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教育資金緊缺的情況,但教師的培訓工作仍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要引起教育部門的重視。信息化時代只有老師提高了自身信息化素養(yǎng)水平,才能將更先進的文化知識傳播給學生。因此,教師要學習并掌握各種信息工具的使用,提高計算機操作水平和信息處理的能力,提高信息素養(yǎng)。[3]
基礎教育信息化的城鄉(xiāng)差距是教育信息化的一個瓶頸,經費投入不足是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呼吁有關部門資金投入方面多關注到農村學校和偏遠地區(qū)的學校的基層建設和硬件配備。盡量爭取在資金方面減少城鄉(xiāng)差距,增加農村小學多媒體教學設備,加快農村基礎教育建設的進程。各相關教育部門與上級主管部門更要關注農村小學的教育,爭取更多的經費投入到基礎教育中,促進農村基礎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