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云霄縣實驗幼兒園 郭懋臻
開展幼兒園軍事體育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充分落實素質教育的各項要求和理念,提升幼兒的綜合素養(yǎng),奠定他們的身體素質基礎,同時,實現(xiàn)我國傳統(tǒng)紅色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當代幼兒教育工作者,應該明確紅色文化資源的教育價值,積極承擔起開發(fā)和利用紅色資源的重任,真正實現(xiàn)紅色文化資源與幼兒體育活動的融合,全面推進革命老區(qū)幼兒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烏山位于云霄縣境內,是我國紅軍和游擊隊于1934~1949建立的閩粵邊革命根據地。地域紅色文化濃郁,深深引領著當地人的思維,指導著人們的行為。當地幼兒教育也是如此,為能夠更好傳承和發(fā)揚紅色文化,幼兒園教育工作者結合幼兒認知規(guī)律思維特點,合理設計了很多軍事體育活動,不斷開發(fā)著紅色文化資源,通過開展各種各樣的軍事體育活動,激發(fā)幼兒對體育的興趣,以及對中國紅色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在開展各項活動前,教師必須要做好準備,確保幼兒不再受傷害、不存在危險的情況下,實現(xiàn)教學目標。
比如:開展角色扮演活動——《烏山游擊戰(zhàn)》,教師首先要利用輪胎搭起堡壘、山坡、山洞的小烏山場景,在這個場景中,讓幼兒開展軍事體育活動。教師要交代清楚游戲的規(guī)則和方法,明確要求幼兒在進行“游擊戰(zhàn)爭”的過程中,不允許使用過激的方式,去攻擊他人,不能使用物體向他人投擲,一切都是虛擬作戰(zhàn)。這樣才能夠保障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安全性,奠定活動的基礎。
開展軍事體育活動,教師必須要有明確的目標,明確了目標之后,沿著這個方向組織幼兒開展教學。軍事體育活動與其他游戲活動不同,它除了要進行各種身體活動之外,還需要合理滲透紅色文化,在玩耍游戲的過程中,既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又能夠使學生感受到作為士兵的艱辛,體會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體悟到紅色文化的精髓與核心。
比如:《我是小小兵》的軍事體育活動教學,教師首先要明確“①發(fā)展幼兒協(xié)調能力。②體驗作為士兵的自豪感,提升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這兩個教學目標。在這兩個目標的指導下,通過學習身體著地,手臂彎曲,雙腳用力往前等動作的訓練,提升幼兒的協(xié)調能力,教學活動會更具針對性,對幼兒的目標培養(yǎng)會更加準確,教學效果也會更好。
幼兒身體各方面機能發(fā)育都不完全(要考慮身體有差異的幼兒),在開展軍事體育活動的過程中,需要教師的精心指導和示范訓練,每個動作、每個要領都需要教師率先進行標準的示范,這樣幼兒才能夠跟隨教師的節(jié)奏進行動作模仿。這個階段的幼兒模仿能力非常強,只要教師動作要領標準、正確,幼兒很快都會漸入佳境。比如:角色扮演游戲《烏山游擊戰(zhàn)》,在游戲中會涉及很多攀、爬、登、躲、藏、投、射、抬、滾、匍匐等動作。這些動作,教師必須要做好事前示范,教會幼兒動作的要領和技巧,然后才能夠進行基本動作訓練。在教師的精心設計與指導下,幼兒都會興致勃勃,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都會非常高。提升了幼兒的身體協(xié)調能力與體魄,培養(yǎng)了他們頑強的意志。
在幼兒軍事體育活動教學的中后端,教師應該做好活動拓展,通過活動拓展鞏固一節(jié)課所學習的知識,強化幼兒對紅色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奠定幼兒的文化理論與身體素質基礎。
在拓展訓練的時候,教師可以采取比賽、競爭的方式,將班級的幼兒分成幾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看看哪個小組的動作最標準、哪個小組的速度最快,告訴他們,一個部隊行軍打仗,依靠的就是團結協(xié)作,每個人都要以集體的利益為前提,只有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才能夠打一場漂亮仗。通過這樣的方式調動全班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以及集體主義精神與團隊協(xié)作精神。
比如:“行軍打獵”這個游戲,教師將幼兒分成若干組,每個小組分成四個小路縱隊,接龍去拿活動器械,看看哪個隊伍的組員交接得好,交接得快,哪個小組就獲勝,獲勝小組會由活動教師頒發(fā)小錦旗。通過這樣的方式,既鼓舞了幼兒的士氣,也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精神,提高了身體素質。
巍巍烏山,是革命的山,英雄的山!千百年來,為了追求自由與解放,烏山人民開展反抗的革命斗爭此起彼伏。刀槍劍戟,仿佛傳說中的石筍,直插天庭,刺向剝削階級,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壯烈樂章。作為當代幼兒教育工作者,應該充分利用和開發(fā)這些紅色文化資源,使其能夠充分發(fā)揮引導幼兒思想、引導幼兒行為的作用,從小奠定幼兒正確的三觀與愛國主義情懷。
[1]陳俊.對紅色文化教育現(xiàn)狀分析[J].黨史文苑,2014(10).
[2]周開麗.淺談紅色文化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J].祖國,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