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科技大學 齊 新
對外漢字教學的總目標是培養(yǎng)外國留學生用漢字進行閱讀和交際的能力。我們常把掌握《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中的甲級字視作初級階段的漢字教學目標。目前初級階段的漢字教學目的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一是關于漢字字數的掌握。二是培養(yǎng)學生對漢字書寫的熱情、興趣和信心。
對于漢語教師本身來說,我們需要提高對漢字知識的掌握程度,包括漢字筆順的書寫、漢字的演變過程等等。我們有很多教師不是對外漢語專業(yè)出身,如果這些教師不刻苦,自然對一些漢字的書寫規(guī)則以及漢字的演變、結構、性質不太了解,這樣既不利于自身文字修養(yǎng)的提高,也會影響對外漢語漢字教學。如“康”“綠”等字,這些字的下半部分是點、提、撇、捺,而不是“水”;再如“這”字的部首寫法應該是點、橫折折撇、捺,而我們中的很多人都不會寫這個字,點完點之后往往是一筆寫下來。如果我們了解漢字的“六書”,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我們就可以運用漢字的構成講解漢字的寫法。例如“人”“日”“月”等字,我們可以用圖形演示這些字,使?jié)h字形象化。這樣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對于部分漢語學習者來說,他們本身不太重視對漢字的書寫,學習態(tài)度存在問題,需要老師勤于管理,及時監(jiān)督。再有,他們中的大多數都認為漢字難寫,對漢字的書寫存在畏懼感,特別是非漢藏語系的學生。他們覺得每個漢字就是一幅畫,沒有什么規(guī)律可循。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第一次接觸表意文字,面對結構復雜、筆順眾多的漢字,他們只能比著葫蘆畫瓢。正如他們的書法練習,雖然有《博雅漢語》這本教材,但他們本身不重視,所以當進行書法練習時,他們不知道如何下筆。比如他們寫“白”這個字,筆順應該是撇、豎、橫折、橫、橫,而他們總是橫折和橫一起寫,先封口再寫里面的橫。他們對于橫、豎、橫折、豎鉤等這些沒有概念,部分留學生基礎知識需要提高。
初級階段的教材編寫重在基本字和常用字,要求寫、用的字量相對少,識字的方法主要是圖形和索源,注重在詞和句子中的練習識讀,而且注重單個字詞的正確寫法。教學中教師應該增強漢字教材的趣味性和實用性,圖文并茂,結合時下流行元素講解漢字。再有,因為留學生來自不同的國家,自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對外漢語教師在講解漢字時,一方面要兼顧自己的教學內容完成教學計劃,另一方面要考慮到學生國家的禁忌文化、學生的宗教信仰、家庭狀況等多種因素,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文化沖突,這就要求我們盡可能多地了解每位學生。
總之,我們要想改變對外漢字教學的現狀,必須在教學策略、教師本身、學習者以及教材編寫等方面進行改進,充分利用傳統(tǒng)的文字學理論和現代漢字學研究的新成果的同時,投入相當的時間和精力,來研究對外漢字教學的理論,使之更系統(tǒng)、更科學,在此基礎上編寫出科學且便于實踐操作的對外漢字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