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曉明
(晉城市星河學校 山西晉城 048000)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主要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法律普及,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法治素養(yǎng)對其健康發(fā)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方法決定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所以,如何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體現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配合符合學生個性發(fā)展的教學方式,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是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核心問題。將情境教學運用到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以創(chuàng)設情境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引導學生克服教學難點,進而實現道德與法治的有效教學。
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情境教學法因其具有趣味性、生活性、實踐性的特點成為了初中教育中廣泛采用的教學方法。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利用情境教學法,教師應考慮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使學生在興趣中學習知識,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在創(chuàng)設情景的過程中教師應與時俱進,引用社會生活中最先進的生活元素,以變化的眼光來看待學生的內心世界,實現課堂與生活的融合。例如,在進行《走進法治天地——法律在我們身邊》教學時,教師需要通過法律時事來進行課堂情景的創(chuàng)設。教師可以選擇最貼近初中生生活的案例進行課前引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給學生講述“作家羅爾借助女兒生病進行炒作來賺取善款”的事件,并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判斷羅爾的行為是否是募捐行為,該行為是否違法等問題。如此以來,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法律知識,同時還幫助學生樹立學生的價值觀,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1]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使學生感興趣的事情,才能調動其主觀能動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一般采用填鴨式教學方法,學生長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造成課堂效率較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較差,學生在課堂上也不能真正學到實際應用性的知識,不能實現能力的提高,也不能培養(yǎng)其學科素養(yǎng)。所以教師在進行《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時,可以通過適合的情景進行課堂導入,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知識的積極性。例如,在教學《友誼的天空——友誼與成長同行》時,教師可以在課前講述自己與童年小伙伴的有趣故事,來吸引學生的興趣,然后請學生發(fā)言,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講述自己與小伙伴的有意義或者有趣的事情。然后教師根據學生的講述,說明友誼在我們成長路程中的重要意義,進而引出本堂課要講的重點知識。如此以來,將故事情境導入到課堂教學中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進而提高教學效率。[2]
在情境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情景教學的實效性,只有正確的適合的情景,才能對教學內容起到應有的教學效果。教師要根據課本的內容進行情景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通過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景了解到教學的內容,然后再進行知識的理解。例如,在教學《世界舞臺上的中國》時,教師就可以在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放映國家近年來的科技成就與外交成就的圖片,來吸引學生對本次課堂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不用再創(chuàng)設情景,以免學生對教師創(chuàng)設的頻繁的情景感到厭倦。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分配給不同的小組不同的任務,讓學生自主完成,然后在課堂上對學生自學的知識進行檢驗與掌握。如此以來,不僅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同時也潛移默化地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3]
情景課堂作為課改后的新型的教學模式,在各個學科的教學中都具有廣泛的應用。因為情景教學可以通過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景充分調動學生,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是形成和諧融洽課堂的必要基礎,當學生愿意參與到課堂中來,才能形成學生與教師之間良好的互動,學生與教師之間有互動,才能實現課堂的高效性,才能真正實現情景課堂的教學。為了更好地實現情景課堂的教學,教師要注意自身能力的發(fā)展與提高,只有教師對自身的專業(yè)知識足夠了解,對社會時事能夠進行及時的提煉并將其應用到教學內容中,才能夠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心理,適合課堂教學的情景,才能夠讓學生尊重教師,尊重教師的教學課堂,讓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樣才能夠呈現道德與法治的和諧融洽的課堂。例如,在進行《維護憲法權威——理解權利義務》一課的教學時,這一課的內容相對于初中生來說是比較難理解的,權利與義務的概念抽象,教師的講解以及初中生的理解能力可能無法很好地實現課堂的教學,所以,教師可以利用情景教學法創(chuàng)設情景,幫助學生理解權利與義務的概念。比如,教師可以根據課本的教材內容編寫小型舞臺劇,讓班級的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表演,這樣就實現了教學內容由抽象向具體的轉化。學生通過自身的親身實踐可以更好地理解概念的相關知識。同時,這樣充滿活力的情景課堂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課堂也變得更加和諧融洽。[4]
綜上所述,情境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合理應用符合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以及學生的發(fā)展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采用多樣化的情境教學手段,豐富學生的學習形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