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永兵
(重慶市第七中學,重慶)
初中物理是物理學習的入門階段,雖然物理的五大模塊都有所涉及,但大多只是在知識的表皮層面,且許多知識都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內容淺顯易懂,只要認真努力,學習起來難度不是太大。但是到了高中,物理的學習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上完全上升了一個層面,知識內容非常抽象,在生活中很難找到具體的實例予以對應,甚至許多知識都無法用儀器操作進行實驗,物理的學習主要靠教師語言的描述和學生的想象。另外,高中物理作為一門理科學科,對學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識圖能力、運算能力等,要求較高,這恰恰是學生平時最欠缺的能力,所以學生學習起來難度很大。
其實在高中階段,所有理科學科的學習都要求教師的講解做到清晰、細致,這個問題在物理的教學中體現(xiàn)得更為明顯。教師講課思路不清晰、條理不明確,學生就會出現(xiàn)解題思路混亂、解題過程不完整的情況。教師講解粗枝大葉、囫圇吞棗,學生學習欠缺思路,實際做題過程中細小的問題就會成為學習上的攔路虎。一些高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到思路的完整,會條分縷析地寫明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的解題步驟,但是卻忽視了物理是培養(yǎng)學生分析能力的一門學科,沒有為學生講解清楚為什么要這樣做、什么樣情況適合這樣做。這樣的教師屬于會自己做題但不會教學生的情況,這樣教出的學生大都學習死板,與例題類似的習題套用模板還可解決,一旦題目稍微有些變動學生就會難以應對。物理習題靈活多變,所以這樣教出的學生成績大多不太理想。另外,有些教師的講解雖然整體清晰明確,但是細節(jié)方面不夠到位,也會造成許多問題。例如在學習力學相關知識時,教師的分析比較透徹,思路也很清晰,明確地告訴學生先做出力的正交分解,然后為學生在黑板上進行簡單的演示,標好角的位置關系,再進行深入的解題。這個過程看似無懈可擊,但也存在一些細小的問題,如角的位置關系是怎樣對應、轉化的。教師,尤其是教學時間較長的教師,他們對這一學科的知識已經(jīng)融會貫通,許多知識對他們來說都十分簡單,他們也就認為學生學起來也比較簡單而忽略一些細小的細節(jié),但是對于初次接觸的學生來說學習起來并不簡單,這些小問題常會成為學生學習中的絆腳石,所以在學生初次或前幾次接觸新知識時,教師不能放過任何一個解題過程的細節(jié),不要把學生想得太厲害。但是,這也并不是要求教師事必躬親,比如單純的計算問題可以留給學生自己完成。
在物理的學習過程中常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上課教師所講例題學生可以聽懂,但是一到自己做題就沒有思路。其實這種情況并不只是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出現(xiàn),例如我們經(jīng)常覺得一篇文章無論是構思還是語言方面都極其精彩,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也都能看懂,但是自己卻寫不出這樣高水平的文章,這也就說明能看懂和會做是兩碼事。聽懂只代表學生處于理解層面,而會做說明學生處于應用甚至創(chuàng)造的層面,這兩者之間存在很大差異??炊坏扔跁?,這就要求學生轉變自己的認識,擺正自己的態(tài)度,不要把聽懂當成會做。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會做呢?
首先,學生要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預習不是把課本上的內容進行簡單瀏覽,而是要認真閱讀并對書中的物理定理或公式進行研究,并嘗試獨立解決課后習題,不懂的地方進行標記,這就是課上要認真聽講的重點。通過預習,把被動變成主動,為掌握知識打下良好基礎。
其次,認真聽課是學好一門功課的重要保證。課堂內容是教師在多年教學經(jīng)驗中總結出來的凝聚著教師心血的精髓,也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所以課上一定要仔細聽講、積極思考,并做好隨堂筆記。
再次,課后復習是對課堂內容的重要鞏固。聽課之后,大腦中的知識點就像一個個散落的漂亮珍珠,復習則是把它們串成美麗項鏈的線。課下先對課堂內容進行回憶,記憶重要的公式、定律,并對照隨堂筆記梳理自己的思路。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這樣不但不會耽誤時間,還會使后面做題的效率大幅度提高。
最后,課后習題是保證。課后習題不僅是對課上知識的鞏固,也是對課堂學習情況的檢查,更是學生從理論學習到獨立運用的重要過程。學生在做題中積累經(jīng)驗,熟能生巧。但是做題并不意味著搞題海戰(zhàn)術,題型應該是多變,題量應當是少而精,學生在做題中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的解題方法,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物理的學習不僅在于學習物理知識本身,更重要的是通過對物理的學習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理解能力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希望通過對物理學科的認識和教師與學生雙方面的努力,把物理學習變成一件比較輕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