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上杭縣實驗小學 福建上杭 364200)
近年來,我縣在五六年級開展了“先學后教,高效課堂”課改實驗研究。導學案是全面貫徹先學后教、打造高效課堂的有效載體,是用于指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案,是學生自主學習的線路圖、方向盤、指南針,也是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案。因此,優(yōu)化導學案的設計極其重要,是走向高效課堂的前奏,那么如何優(yōu)化導學案的設計呢?我從“遵循導學案設計原則和把握導學案設計要領“兩個方面說說自己的認識,有不當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交流探討。
1.主體性原則:師在編寫導學案時要從學情出發(fā),注重和培養(yǎng)和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將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相結合,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導學性原則
在導學案編寫過程中,要突出體現(xiàn)“導學”,將學法線貫穿始終,要以“教會學生學習”為目的,重在引導學生學習,通過由易到難階梯式學習內(nèi)容的呈現(xiàn)和有序的學習內(nèi)容的安排,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進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3.探究性原則
導學案的設計要有啟發(fā)性,有些比較難的問題我們還可以適當提示,幫助學生突破難點,把握課文主旨。從而提升語文能力。
4.參與性原則
導學案的設計問題難易有梯度,深淺有層次,課堂上人人參與,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成。享受學習帶來的快樂。
要注意以下四點:標表述要明確具體?!跋葘W”任務要精簡易做。研讀問題要簡練有效。精煉反饋要分層達標。
導學案中的學習目標猶如一條船航行的指南針,指明了航行的方向。目標導向清楚了,學生們課前才能有的放矢進行自主學習。那么,該怎樣編制課時學習目標呢?我們先來看一位老師為新課標人教版五年級上冊《地震中的父與子》第一課時導學案擬定的學習目標:1.自學生字詞,利用工具書理解課文中的新詞;2.讀通課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3.品讀語句,感悟地震中的父親的“了不起”,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應該說,課時學習任務的制定是妥當?shù)模偨o人生硬、籠統(tǒng)、抽象之感。導學案的使用對象是學生,因此在編擬學習目標時,要做到心中有生,宜使用親切可感的第一人稱“我”敘述。如第一個目標就可以改為:我能正確讀寫、理解生字新詞。加了個我能不僅感覺親切,而且也促進了學生的主動參與。另外,在制定學習目標時,內(nèi)容陳述要具體、明確、可操作,要寫明學什么、怎么學即運用什么方式、方法達到什么目標,如第三個目標若這樣:我能通過品讀文章描寫人物細節(jié)的語句,感悟地震中的父親的“了不起”,并會學以致用。這樣表述就更具體,學生一目了然,操作起來也更容易了。
“先學后教”課改的終極目標就是構建高效課堂。高效率就是讓學生在課堂上樂學、會學、學會。有些導學案的預習作業(yè)設計,老師可謂用心良苦,從認識作者到學習字、詞、句、篇諸方面應有盡有,但凡能想到的或自己認為有必要訓練的都詳盡地設計,題量過多導致學生預習負擔過重,讓他們望學案而生畏、生厭,嚴重背離了高效課堂的初衷。
“先學”作業(yè)應基于學生的學情、學段目標、單元目標、課時特點,不僅精簡內(nèi)容,還要滲透學法,這樣簡單易做,而且便于課堂上檢查,也便于老師快速把握學情。
“研讀探究”部分多以問題呈現(xiàn),是學生語用學習和訓練的重要載體,是學習共同體合作探究、思維碰撞的主陣地,也是實施高效課堂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那么,該怎么設計“研讀”問題呢?
如:廈門翔鷺小學連淑珍老師設計的《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的導學思考題
(1)請默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想想哪些語句讓你感受到“景色的奇麗”?抓住關鍵詞,展開想象,聯(lián)系生活,批注感受。
(2)并想想作者是怎樣寫出景色奇麗的特點的?
這樣的問題設計,立足文本,立足于啟發(fā)學生的思考,讓學生體會到思考的快樂,促進語文能力的發(fā)展,即使比較難理解的文章也能上得有聲有色。
“反饋”是高效課堂一個重要的學習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對一節(jié)課學習效果的自我檢測,同時也是老師檢驗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平時的導學案編制中,我們常犯的一個錯誤是讓孩子吃大鍋飯——設計統(tǒng)一習題檢測孩子的學習效果。在同一個班級中,孩子的語文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不盡相同。因此,“反饋”習題設計應盡量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要讓學習基礎弱的學生能“跳一跳摘到果子”,中等學生受到激勵,優(yōu)秀學生接受挑戰(zhàn),也就是讓每個孩子都在課堂上得到發(fā)展,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分層練習,按梯度設計,既面向全體,又關注差異,可供學生根據(jù)自己學習能力自主選擇,在帶動基礎薄弱學生提高語文能力的同時,又為學有余力的學生創(chuàng)造了提升空間,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習興趣和增強學習自信。
每位小學高年級語文老師在設計導學案時,要遵循導學案設計原則,不僅做到心中有文本,還要有生本,應牢記讓學生“樂學”“會學”“學會”的宗旨,把握導學案設計要領,精心設計出滲透課標理念和彰顯兒童本位理念的語文導學方案,讓每個孩子在學案之船上,通過大量語文實踐,輕松、快樂、高效地進行良好語文學習習慣習得、語文學習方法獲得和語文素養(yǎng)提升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