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桂平市第一中學 廣西桂平 537200)
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課堂的結合,為學生提供了更為直觀且豐富的教學資源,使語文課堂的教學模式、教學氛圍、教學策略都有了巨大的轉變,基于網(wǎng)絡化背景,語文教師完全可以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與教學方法;但在認識到優(yōu)勢的基礎上,也要看到網(wǎng)絡化環(huán)境為高中語文課堂帶來的影響,從而做好充足的準備,有所發(fā)揚、有所規(guī)避,切實的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上有所收獲。[1]
首先,網(wǎng)絡化環(huán)境下閱讀教學的方式實現(xiàn)了轉變。傳統(tǒng)高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主要是通過泛讀、朗讀、領讀、默讀、講讀等方式進行,但這些方式都是單純的通過語言進行學習,教師與學生通過逐字逐句對文章進行分析,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但是無法保障閱讀品質。以課本內容來講,其文章內容是經過我國教育專家精挑細選而呈現(xiàn)給學生的,文章內容與學生年齡以及情感需要相符,辭藻大多通過精挑細琢,對提升語言表達的精準性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但是學生只能依靠文字的內涵與意思在腦海中勾勒畫面,調動個人的情感。而在網(wǎng)絡化背景下,教師可以直接播放與教材內容相關的視頻或圖片,利用更為直觀的內容引導學生,使學生更易理解,并融入更多的情感,從而加深對文章內涵的理解,提升閱讀品質[2]。例如,在學習《故都的秋》這篇散文時,教師可以在網(wǎng)上找到朗讀的視頻,配合專業(yè)朗讀者優(yōu)美的語音語調,讓學生從視覺、聽覺等多重感官感受故都的秋的悲涼美感,從而體會散文背后的故事,切實對學生的個人情感產生作用與影響。
其次,網(wǎng)絡化環(huán)境下閱讀教學的渠道得到了豐富?,F(xiàn)階段,從閱讀教學的實際情況反映出,學生對參與閱讀教學的積極性不強,很多學生因教師強制閱讀而產生抵觸情緒,而有些學生只閱讀自己喜歡的內容,與教學不同步,這主要是由于學生未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網(wǎng)絡化背景下,教育資源得到了豐富,教師可以讓學生涉獵更廣泛的話題,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3]。例如,高中生的思想已相對成熟,但是出于好奇心,更喜歡新鮮事物,在閱讀中體現(xiàn)出對科技類的文章較為感興趣,教師可以廣泛的找取我國國家科研雜質優(yōu)秀的文章與學生一同分享,這種方式體現(xiàn)了對學生興趣的尊重,讓學生基于個人喜好對閱讀產生興趣,從而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而在傳統(tǒng)的教學條件下,由于教育資源渠道過于閉塞,這種方式難以實現(xiàn)。
最后,網(wǎng)絡化環(huán)境下閱讀教學更具特色。閱讀教學并不是單純的教授學生一種讀書方式,其中還有一部分內容需要學生細心傾聽,讓文字在腦海中產生更多的畫面,從而影響學生的情感,幫助學生記憶知識點。例如,在高中語文教材中收錄了《竇娥冤》、《雷雨》等戲劇題材的文章,這些文章在我國劇目舞臺上以有所呈現(xiàn),但是傳統(tǒng)的教學條件下,教師只能通過朗讀、學生泛讀等方式讓學生感受文字,而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教師可以直接播放舞臺劇的畫面、或為學生伴奏,使閱讀形式更為豐富,更調動學生的聽覺感官,不僅讓學生了解了戲劇形式,也使語文課堂的氛圍更加濃厚,使學生更加感興趣。
文章以《離騷》為例,對網(wǎng)絡化背景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進行具體分析。首先,在課前:教師要做好充足的準備,明確語文閱讀教學目標是全方位的,不僅要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還要鍛煉學生的能力與綜合素養(yǎng)。在明確教學目標基礎上,要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法,《離騷》是一篇古文,文章內涵深刻、用詞犀利,但是與學生生活年代相距甚遠,對文章的理解將會成為教學的一大難點。因此,教學中應采用微課、問題引領式、小組討論式、情境創(chuàng)設式方法的結合,讓學生融入到文章情境中,對文章內容進行準確理解。教學方法確定后,要對教學活動進行合理設計,由于文章學習存在一定難度,教師要在課前做好引導設計,通過微課的方式將相關資料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先對學習內容有大致的了解,并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同時,利用微課向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而關于探究的結果則需要在課堂上檢驗;課堂上需要合理安排時間,用簡短的時間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提出問題指導學生展開討論學習,最終做好課后總結,并根據(jù)文章主題內容,為學生提供課外閱讀的相關資料,強化學生知識的掌握。
其次,在課中:這篇文章是一首抒情詩,讀來朗朗上口;而且文章的作者也與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的淵源頗深,教師可以利用這兩點與教學課件中視頻的配合,引導學生進入文章情境中,讓學生簡要的了解屈原的生平,從而引出出于何種處境讓屈原寫出了這首情感豐富的詩,從而讓學生針對這個問題進行簡短的討論,對文章情感內涵有更深的了解之后,便于學生理解文章中的字詞;在字詞的解析上,教師要制作豐富而有趣的課件,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并對于一些較難理解的詞匯,通過圖片幫助學生分析;字詞的理解后,教師可以利用Author ware軟件為學生制作課堂小測試,了解學生對字詞的掌握情況,測試可以以小組搶答賽的方式進行,答對的小組積一分,最終根據(jù)結果,由輸?shù)舻男〗M為勝利的小組提供獎勵,從而使學生廣泛的參與到測試中。
最后,做好課堂總結工作,明確課后加強學習的重點,并可以向學生提供相關主題的文章,讓學生對《離騷》中的愛國主義情操有更好的理解。
綜上所述,網(wǎng)絡化環(huán)境下,語文閱讀教學資源得到了豐富,使更多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得以實現(xiàn),并且便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但是教師要端正自身對信息化教學條件的態(tài)度,不能過于依賴、也不能主次不分,利用其優(yōu)勢,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閱讀資源與更完善的教學服務,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能力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