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復利
(日照市嵐山區(qū)嵐山頭中學 山東日照 276808)
一堂課下來,教師精疲力竭,口干舌燥,學生頭暈眼花,昏昏沉沉。有的教師倒是注意到了主體的參與,但是教學中教師超前提示多,等待思考少,學生不能深入思維,教師包辦多,學生有效參與較少,加重了學生的依賴心理。
也就是習題講解時,教師按題目序號依次講解,不分主次輕重,眉毛胡子一把抓,因為沒有習題講評的針對性,就沒有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看似雨露均沾、面面俱到,實際上講完之后如蜻蜓點水、學生印像不深,同類型的題還會一錯再錯。
教師對完答案直接講解錯題,而忽略了學生對問題的深究,忽略了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缺乏知識或思維的擴展,這樣不利于提升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只講解學生解題過程中出現的錯誤,沒有找出問題的根源,沒能從師生等各方面去找出現錯誤的原因,對學生的基礎了解不深,沒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缺少問題解決的針對性。
沒有更好的分析學情,查漏補缺,得以調整教學內容、方法和進程。
筆者覺得只有瞻前顧后方能更好的促中間,即習題課也要象新課一樣,把握好課前準備、上課、課后作業(yè)反饋三個環(huán)節(jié)。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闭n前準備是習題講評課的關鍵,課前要做好那些工作呢?筆者認為因從“閱”“查”“析”“選”等四方面入手。
(1)重視“批閱”——了解“癥結”所在
“批閱”就是“摸底”,教師在課前需要了解到不同層次的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情況,對方法運用的是否靈活,是否需要進一步加強訓練,從而根據具體情況設計習題課教案。解答題還要“閱”答題步驟和答題習慣?!伴啞钡馁|量要高,對錯分明,評判規(guī)范,不要出現錯批、誤批現象,這樣才能給學生營造出嚴謹、嚴肅、認真的氛圍。
(2)仔細“排查”——設計“治療”方案
①排查作業(yè)中錯誤集中題目,聯系題目涉及的知識點,總結容易犯的集中錯誤。②排查作業(yè)中正確率高的題目,聯系題目涉及的知識點,歸納總結解題方法,有效評價多種方法,對最好的方法在全班加以推廣。③排查重點知識、難點知識掌握情況,統(tǒng)計重點知識正確率,難點知識出錯率。依據兩率高低選擇講練比重。④排查典型作業(yè),找出錯最多的題目的共同解法,分析原因。對馬虎“點”要重錘敲擊,知識遺忘“點”應變換角度進行重新記憶,易混“點”要對比強化。
(3)縝密分析——構建講評目標
分析自己教學得失,分析學生錯誤的原因,分析學生錯誤的方法,分析學生錯誤的習慣,根據分析的結果制定習題課的教學目標,確立教學的重點及難點,保證習題課有的放矢。
(4)精心“挑選”——“滋補調養(yǎng)”
“挑選”也就是精心選好例題、鞏固題、補償題、反饋題。這也是瞻前環(huán)節(jié)的“核心”,題目選擇要有針對性,題的量不可過多,要少而精,要有“面”的覆蓋,也要有“點”的深化。一節(jié)習題課的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習題的選擇。因此,教師要認真篩選,精心安排,教師間的集體備課也顯得尤為重要。
(1)建立錯題本和積累本
數學的學習就是在“糾錯中提高,積累中進步”,不怕學生暴露問題,關鍵是如何解決落實問題,習題講評課后,要及時抽檢學生的答案訂正情況,一定要建立錯題本和積累本,保存好易錯題和典型問題,同時整理題的過程本身又是一次加深理解的過程,然后,教師可以在設計幾個針對性的練習題,作為矯正補償性練習,讓易錯易混淆的問題多次在練習中出現,達到矯正、鞏固的目的。
(2)分層布置作業(yè)
教師要用心挑選典型習題,要注意習題的層次性,也就是分層布置作業(yè),例如我們可以把作業(yè)設計為A型和B型兩個層次,A型題要求全體學生都要完成,以達到教學的基本要求,對于B型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盡力去完成。作業(yè)應盡量布置得少而精。
(1)要有一支紅筆握在手的習慣,俗話說“好記性永遠不如爛筆頭”,在聽課或積累糾錯中適時地紅筆做好圈點、批注、以及方法的總結、感悟等等。
(2)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數學的學習,無論課前還是課后都要有學生獨自思考的時間,經過不斷的鍛煉和積累,學生才能養(yǎng)成較好的思考習慣及掌握一些解題思路。俗話說“坐車不記路,開車才記路”,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的重要性,自己親自去體驗的才是印象最深的,也是最扎實有效的。
從下的功夫方面看,可能比一堂新授課還要多,只有瞻好前、顧好后這樣才不至于出現無的放矢、照本宣科的狀況。才能為落實高效習題課堂保駕護航!初中數學習題課應該是以問題為核心、以效率為目的的課堂。只有讓學生學的靈活,學的扎實,提高學習效率,學生學習數學才能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