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丹
(吉林省通化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第一小學)
什么是習慣?習慣就是需要長期養(yǎng)成的一種生活方式,學好語文不僅需要老師在課堂上進行教學,還需要學生在日常中和課堂上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習慣。在培養(yǎng)自主學習習慣的早期不僅需要家長的引導和監(jiān)督,以及學校老師對學生進行指導和學生間的相互督促。還需要學生發(fā)現(xiàn)學習中的樂趣,需要學生掌握正確的培養(yǎng)方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就需要學生對語文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因此可以從閱讀、練字、寫作三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在閱讀方面,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去學習小學語文。例如有的學生喜歡讀名人自傳,有的學生喜歡讀科學雜志,有的喜歡讀古文詩詞。不同興趣的閱讀,都可以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的習慣。可以從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開始,有趣的圖書以及生動的文字往往會使得學生自主去翻閱,因為學生可以在書籍中找到樂趣。老師也可以推薦給學生其挑選過的優(yōu)秀文章讓學生自己閱讀,家長可以督促學生的閱讀情況,既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書法練字方面,書法練字既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引起學生對書法練字的興趣,每天堅持練字,還能提高學生的寫字練字水平。有的學生喜歡寫毛筆字,有的學生喜歡寫鋼筆字,時常練字一方面可以寫一手好字,同時也可以學習新的字詞,將學生的自身愛好與自主學習相結合,才能真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在寫作方面可以通過寫日記、寫隨筆、寫讀后感或是觀后感等進行寫作練習。同時堅持寫作,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后,學生會對寫作產生濃厚的興趣。
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句名言就是“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里抬起頭來走路”。因為,在學習過程中,每一個學生其實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之間存在著差異,自主學習的意義在于學生的學習方法,以及學習過程和安排都是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制定的,老師和家長只是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起到輔佐和幫助的作用。在培養(yǎng)過程中,老師和家長都要參與進來,并且要知道小學生本身自主學習能力并不差,雖然在這一階段小學生心理上和身體上都尚未發(fā)育成熟,他們活潑好動,同時好奇心強,對新的事物的探究往往更加專注,但是老師的管教和家長的催促往往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因此老師和家長在對小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培養(yǎng)過程中,要掌握合適的方式方法,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合理利用小學生的好奇心探究力,引導學生進一步進行探索和學習。所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幫手:一是家長和老師,二是學生自身的興趣以及探索求知精神。
孩子的成功教育從好的習慣培養(yǎng)開始———巴金。同時好的習慣是需要堅持的,并且會帶來源源不斷的回報。小學語文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是一個需要學生長時間堅持的過程,同時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過程需要家長和老師都參與進來??梢酝ㄟ^以下幾種方法來進行語文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1.設立自己的學習習慣信條,比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或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等。好的習慣在培養(yǎng)過程中往往需要學生克服懶惰貪玩等負面情緒,因此在日常學習中設立自己的信條對自己進行鼓舞,往往會事半功倍。
2.在語文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過程中,學生需要家長的監(jiān)督以及老師的引導。
3.培養(yǎng)一個習慣貴在堅持。首先堅持閱讀,每天進行晨讀,其次堅持練字學習新的字詞,最后堅持寫作練習。
4.讓每一個學生成為主動者,學生根據自身學習習慣制訂學習計劃,對待老師的引導和家長的督促要積極應對。
語文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方法有很多。重點在于學生要用積極的態(tài)度去對待,同時有適當的監(jiān)督和引導,最后將語文的學習具體化、系統(tǒng)化,學習語文不單單學習語文課本,而是要培養(yǎng)出關于語文學習的各項能力,例如閱讀、字詞的學習能力、寫作能力等。
培養(yǎng)小學語文的自主學習習慣的方法有很多,同時需要學生、家長以及老師三方的協(xié)作才能夠進行。小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意義,在于通過學生發(fā)掘自身的求知欲,對語文知識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且學會享受這一過程。莊子說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也就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中去,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不僅僅在小學語文這一學科中用得到,對小學生的未來發(fā)展來說也具有重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黃全明,陳樹寶.小學教育科研[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張孔義,方龍云.教育科研導論[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
[3]陳玉秋.課程與教學論[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