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金香
(吉林省通榆縣瞻榆鎮(zhèn)義慈小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借合作學習之風,揚起了小學數學教學之帆。所謂合作學習,是指教師為了完成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通過將學生進行分組,形成組內合作、組外競爭的一種教學方式。
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許多小學數學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在該教學模式下,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學生的學習為輔,課堂氣氛沉悶、枯燥,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針對這一現狀,更新教學模式勢在必行。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信心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下面筆者將就這三方面闡述合作學習對小學數學教學的意義。
1.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放之四海而皆準,對于小學生學習數學來說亦是如此。想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需要對小學生心理、生理特點進行研究和分析,如此才能借助合作學習之風,揚小學數學之帆。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好奇心強、自制力差、注意力無法長期集中的特點,教師在運用合作學習時,應在學生共性特點上進行科學設計,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討論和交流,轉變了僵硬的師生、生生關系,為其學習營造了輕松、愉悅的情感氛圍,減少了他們在面對教師時的緊張感和壓迫感,使其更樂于與其他學生就某個問題進行交流和討論,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其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更是在合作學習中得到了潛移默化的提升。
2.提高了學生的教學效果
在合作學習中,學生通過交流和討論了解了他人的優(yōu)勢和自己的不足,從而取長補短,數學學習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對于改變他們對集體智慧的看法,增強其集體精神也具有重要意義。
3.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信心
小學生多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處于待開發(fā)階段,所以他們在剛接觸小學數學教學時,往往會產生諸多的不適應,導致其學習成績不盡如人意。針對這一現狀,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方式。在小學數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通過合理分配合作任務和人員,使不同學習基礎、學習能力的學生都能在小組中看到他人的優(yōu)勢、自己的不足,從而取長補短,逐漸恢復學好數學的信心。
1.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小學數學教師想要將合作學習成功引入小學數學教學中,就需要轉變學生的觀念,使其認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提高他們的合作意識。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應將合作學習理念和方式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其成為學生的一種自主行為,使合作意識、自主學習意識成為學生生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我在講解人教版“長方形和正方形”時,就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上課之初,我先將學生進行了分組,每組5個人,利用長方形和正方形學具,探討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第一學習小組的方法為:我們小組用折一折的方法,發(fā)現長方形的對邊是相等的;第二學習小組的方法為:我們小組用直尺測量,發(fā)現正方形的4條邊都相等;第三學習小組的方法為:我們小組用三角尺測量,發(fā)現長方形和正方形的4個角都是直角……第二步引導學生討論和交流,讓他們歸納長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征,然后匯報。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合作意識,使他們在頭腦中對長方形和正方形形成了比較清晰的認識。教師運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時,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其學習過程評價,以培養(yǎng)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讓學生在學習中更具競爭性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小學數學教學培養(yǎng)目標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不僅要教授學生數學知識和方法,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數學核心素養(yǎng)。為了達成這一目標,使學生更具競爭力,教師在采用合作學習時,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唯有此,才能激發(fā)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使其具備更積極、健康的競爭學習心態(tài)。教師在采用合作學習模式時,應科學分組,讓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與其他水平的學生分為一個小組,讓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擔任小組組長,負責小組任務的統一分配工作,帶領本組學生討論、交流,完成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小組內感受到競爭的氛圍,激發(fā)其競爭意識,感知自己的不足,了解他人的優(yōu)勢,從而取長補短,增強自身的數學學習能力。
總之,合作學習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方式,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數學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采用這一模式勢在必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科學使用這一教學模式,使其為小學數學教學帶來新的活力,使小學數學教學之帆在合作學習的強風下迎風招展。
參考文獻:
[1]費啟芳.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方法淺談[J].貴州教育,2015(12).
[2]賈春玲.小學數學合作學習的理性思考[J].云南教育,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