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宗蘭
(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qū)仁和小學)
在素質(zhì)教育不斷深化的今天,應運而生的情境教學成為現(xiàn)代教學的一種新型模式。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和內(nèi)容,結(jié)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征,通過多媒體、文學語言、音樂故事等教學手段,對教材內(nèi)容的情境進行再現(xiàn)。由此開展的情境教學能夠讓學生具有強烈的真實感,并產(chǎn)生積極的情緒反應。學生入境入情,情景交融,吸收教學內(nèi)容變得更為順利,理解力和滲透力增強。
小學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加上小學語文本身具有的人文性,易喚起小學生的參與意識,小學生的情感因素易被調(diào)動和激發(fā),從而讓學生在良好的情境氛圍中,產(chǎn)生積極的探究意識,不斷發(fā)展自身的語言運用能力。
我們知道,情景是客觀存在的,但是情境可以通過主觀來創(chuàng)設,學生在一定情境下學習語文知識,盎然的學習興趣,高漲的學習熱情,對學生繼續(xù)深入學習是一種促進和延伸。就是說,情境的創(chuàng)設為學生提供了更為真實而又投入學習境界的最佳途徑,學生借助情境充分挖掘潛能,豐富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又進一步促進了情境教育效果,從而培養(yǎng)和提升了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提高了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
在情境營造的氛圍中,學生更易感知、理解、體悟、欣賞文本,與文本的情感脈絡融為一體,情隨文動,文入心懷,所思所想的火花迸發(fā),與此同時,學生朗讀的激情一旦被激發(fā),除了對文本情感的整體感知和把握,會增強對文本內(nèi)涵的探究欲望,對文本進行內(nèi)化于心后外化為朗讀情感基調(diào)的收放自如,對文本物象繪聲繪色的有效表達,對情境的創(chuàng)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將進一步促進情境的教育功效,二者相輔相成。
情境的合理創(chuàng)設為朗讀提供了有利的氛圍。教師的范讀是創(chuàng)設朗讀氛圍的一種,通過運用契合課文內(nèi)容情感基調(diào)的范讀來創(chuàng)設情境,對課文整體文脈的把握和情感的拿捏,運用渲染的語言,進行有聲的描述,能夠吸引并感化學生進入到課文之中,教師用深情的語言演繹出課文所蘊含的情感,借此感染學生,撥動學生體悟課文的心弦。由此可見,教師語言情境不僅具有強烈的感染力,還具有鼓動性,是一種情緒式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如,在教學《十里長街送總理》這一課文時,伴隨著悲痛低沉的哀樂,教師用沉痛哀傷、緩慢的語調(diào)進行范讀,學生的神情變得凝重起來,憂傷似乎也彌漫了每一個人的心頭,學生從教師的范讀中感受到了一份悲痛,感受到了一份哀傷,這種悲痛與哀傷成為此時此刻最為真實的情境基調(diào),學生似乎看到了十里長街送總理的那種感人至深的場景,也似乎與課文中的人們一樣對周總理充滿了愛戴與不舍之情。教師通過范讀營造朗讀氛圍,使學生對課文朗讀基調(diào)有了認知,對課文的主旨有了感悟,使得學生領悟到人們對總理的無比愛戴和深切悼念之情,為后文的深化理解和感悟做了良好的鋪墊,也為學生自身進行朗讀奠定了良好基礎。
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能夠幫助學生找準朗讀的情感基調(diào)、語言的描述程度和感情色彩。而學生借助情境營造的氛圍則能夠充分感悟課文,沉淀自己的思想于課文之中,用自己所感所想所悟的語言對課文進行再朗讀,則會讓情境更為真實,更加接近文本所要體現(xiàn)的主旨,學生領悟文本內(nèi)容變得更加容易,而其中蘊含的思想感情則會讓學生更為順暢地感受到,從而幫助學生發(fā)揮自我的想象力,讓解讀文本變得更為飽滿。例如,教學《荷花》一文,教師播放一曲《采蓮》的音樂作為朗讀的背景音樂,一方面教師用啟迪式的方法引導學生一步步走進文本之中,用充滿情感的語言去體會作者對荷花的描述和贊美,無論是作者一連串寫下荷花的不同姿態(tài),如碧綠的大圓盤,如嫩黃色的小蓮蓬,如飽脹得快要破裂的花骨朵兒等,還是作者化為荷花翩翩舞蹈的共通體驗,都需要學生通過一遍遍的朗讀去理解、去體味。為了讓學生入境入情,教師的設計要巧妙而又充滿智慧。教師可以通過導讀、學生補充讀的方式引領學生體會和感受,師生共同創(chuàng)設情境,促進情境教育,隨著學生情感的火花不斷被點燃,想象力也會被激活,學生的精神世界得到熏陶和浸潤。
朗讀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對情境教育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多種形式的朗讀,不僅能夠讓學生挖掘出自身的情感因素,提高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還能夠讓學生學會從文本中尋找關鍵句子,學會對比、品析,從而展開豐富想象,使得文本中的各種物象變得更為具體和形象。如教學《劉胡蘭》一文時,教師播放了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了槍林彈雨的戰(zhàn)爭場景,介紹了劉胡蘭的生平,一番講解后,讓學生充分去讀,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有兩兩組合讀,有多人組隊讀,有個人與個人讀,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得學生在多媒體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情感沖擊更為強烈,劉胡蘭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在學生的朗讀中得到了更為鮮明的刻畫。學生朗讀的投入,感情的升華,靈魂的洗禮,使得整個情境教育作用變得更為積極和有效。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情境教育,朗讀則成為促進這一教育的一大載體,作為語文教師需要不斷在語文實踐教學中進行探索和研究,才能保證小學生朗讀的活力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