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紅梅
(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云集中學小學部 湖南衡陽 421131)
在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中,教師站在講臺中滔滔不絕,手中的粉筆在黑板上書寫不停,但是這在小學生的眼中卻沒有一點吸引力,導致小學語文課堂壓抑的氣氛,教學效率的低下。趣味化的教學方式符合新課改的精神,能夠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熱情,喚起學生心中的表達欲,從而形成良好的教學效果。以下是筆者根據(jù)自身的教學實踐所總結(jié)的教學經(jīng)驗,希望能夠為廣大教師提供具有參考價值的教學建議。[1]
游戲本身具有一定的娛樂性,總是能夠輕而易舉地吸引小學生的目光。在小學語文的課堂設計中,教師可以為教學內(nèi)容披上游戲的外衣,從而將小學生的課堂學習精力凝結(jié)在一起,最終完成教學目標。游戲的形式多種多樣,但是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因此教師在選擇游戲時,需要考慮到它的復雜程度,會不會喧賓奪主,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與此同時,游戲的形式一定要與教學內(nèi)容相契合,適合小學生的智力發(fā)展,才能夠調(diào)動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掌握語文知識。比如教師在課堂的伊始,可以采用游戲教學的方式來迅速轉(zhuǎn)變學生的上課狀態(tài),提高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如“大西瓜小西瓜”的游戲,當教師說大西瓜的時候,學生需要用雙手合成一個小圈,當教師說小西瓜的時候,學生需要用雙手合成一個大圈。教師通過該游戲來調(diào)動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反應能力,從而提高學生本節(jié)課的學習效率。[2]
例如,教師在教學《田忌賽馬》的時候,可以組織學生一起還原“賽馬”的整個過程。首先教師將班級中學生分為兩個陣營:男生隊與女生隊。兩個隊分別有三匹馬,等級為中、上、下,但是男生隊每個等級的馬都比女生隊每個等級的馬要強一點兒,此時女生隊為了贏得最后的勝利,開啟了排兵布陣。首先女生隊用下等馬對陣男生隊的上等馬,故女生輸。然后女生用上等馬對陣男生隊的中等馬,故女生隊贏。最后女生隊用中等馬對陣男生隊的下等馬,因此贏得了最后比賽。通過這樣一個競賽游戲調(diào)動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興趣,同時又提高了對本篇文章的理解。
故事教學的方式對于小學生來說,同樣具有很強的吸引力,但是它與游戲的不同點就在于故事本身往往蘊含著豐富的哲理。對于小學生來說,生動活潑的主人公、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總是能夠牽動學生內(nèi)心的情感發(fā)展;對于教師來說,故事所傳達出的內(nèi)容以及哲理是語文課堂中所需要的營養(yǎng),因此故事教學方式是打造趣味“營養(yǎng)”課堂的重要方式,教師應該提高對故事的運用能力,讓故事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中發(fā)揮出最大的功效,為學生帶來更多的體驗。寓言故事通常運用反諷、借喻等多種形式,來體現(xiàn)教育主題或者是深刻道理,同時它還有一個明顯的特征就是簡單易懂,符合小學生的語文理解能力,同時也能夠促進小學生理解力的發(fā)展,比如《掩耳盜鈴》、《守株待兔》用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來告誡人們不要欺騙自己,更不要想方設法地掩蓋漏洞百出的事實;不要死守狹隘經(jīng)驗、不知變通。
例如,教師在教學《小兵張嘎奪槍記》的時候,可以利用課下的時間,搜集一些關于小兵張嘎的故事,然后搭配上多媒體的圖像,為學生講述一個“視聽結(jié)合”的故事。比如,教師提前將整篇文章進行朗讀錄音,然后搭配上視頻或者圖像內(nèi)容,制作成一個電子課件播放給學生觀看。此時學生會關注于播放的內(nèi)容,對整個故事進行大概的記憶,了解文章大意,形成預習的效果,從而在接下來的文章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力。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根據(jù)文章的內(nèi)容進行故事的展開,豐富課堂的教學資源,為學生帶來更有趣的故事內(nèi)容,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發(fā)展。
語文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后再反饋到我們的生活之中。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中,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境,能夠增加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親密感,從而提高對語文學習的熱情。與此同時,當教師將生活引入到我們的課堂中時,也能夠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應用能力,最終作用于學生語文綜合實力的提升。比如教師可以將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廣告語引入到課堂中,帶領學生分析廣告語的特征,并要求學生創(chuàng)作廣告語,既能夠增長學生的語文知識,也能夠促進學生創(chuàng)作思維的擴散。比如雪碧是小學生比較喜歡喝的一種碳酸飲料,它的廣告語——“晶晶亮,透心涼”。賞析:“晶晶亮,透心亮”有純潔、清涼的含義,使人在炎熱的夏季里聯(lián)想到一片紛飛的白雪,一潭清澈的碧水,頓時有一種清涼之感,產(chǎn)生“擋不住的誘惑”。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進行創(chuàng)作,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
例如,教師在教學《快樂的暑假》時,發(fā)現(xiàn)它是一篇描寫童年生活的詩歌,是對生活的總結(jié),因此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同觀看“快樂的暑假”相關視頻,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真實的快樂暑假情境。同時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讀后感的寫作,讓學生將自己的暑假生活進行表達,最后教師可以選出優(yōu)秀的文章進行獎勵。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去觀察生活帶給我們的美好。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校園游,為學生講解他們所不知道的校園故事,然后讓學生根據(jù)本次實踐活動,寫一篇感想。生活是鍛煉學生綜合能力的最佳場所,語文是提高學生綜合實力的最佳學科,因此教師應該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總而言之,趣味化的教學方式為語文課堂注入了新的生機,調(diào)動了學生積極性,因此教師應該加以重視,并積極地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從而為學生帶來更新穎的學習體驗。同時我們也要注意,開展趣味化的教學活動絕非一件簡單的事情,教師不僅要考慮教學形式,教學內(nèi)容,班級的秩序,還要關注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等問題,將各種因素結(jié)合在一起,才能夠設計出具有科學性、合理性、趣味性的小學語文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