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頤 張益兵
摘要:調查研究了紅花楗木等小灌木移栽的成活率受多種因素制約的原因,結果表明:無論是在正常季節(jié)還是反季節(jié),容器苗的移栽成活率最高,土球其次,裸根苗最低。在正常季節(jié),瓜子黃楊、大葉黃楊、金邊黃楊、紅葉石楠、金森女貞可施行裸根苗移栽,并可獲得較高的移栽成活率。唯獨紅花楗木不可用裸根苗移植。只有適齡苗(1.5~2年生的)方可獲得最佳的移栽成活率。苗從起挖至移栽的時間間隔越短越好,以保持小苗的保鮮度。土壤的質地也是制約小苗的成活率及成活后小苗生長勢的重要因素。小苗移栽后規(guī)范的養(yǎng)護是確保成活率及成活后盡快形成景觀效果的關鍵。
關鍵詞:紅花楗木;小灌木;移栽;成活率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8)03-0082-03
1 引言
就上海地區(qū)而言,小灌木在園林上的應用已有悠久歷史。20世紀80年代之前,小灌木通常用于快、慢車道的隔離帶、公共綠地亭園的綠籬及行道樹林下植被,品種有瓜子黃楊、大葉黃楊、金邊黃楊、海桐、小蠟、珊瑚等。這些品種非常適合上海及華東地區(qū)栽種,并有很強的抗逆性,故又稱之為鄉(xiāng)土品種。20世紀90年代初人們將這些小灌木栽植成塊狀或片狀,以替代價格昂貴的一年生草花。隨著紅花檵木(紅色)、金森女貞(黃色)、紅葉石楠(紅葉)先后引入,園林設計利用本地和上述引進品種葉色差異,拼栽出各種圖案,形成了賞心悅目的景觀效果而大受人們的歡迎。從那時候起,無論是住宅、學校公共綠地到處可見到大大小小的小灌木色塊。由此,苗木供應商及使用單位將這些苗木統(tǒng)稱為“色塊苗”。至今為止,這些所謂色塊苗覆蓋面之大,用量之多,已達到前所未有之水平。鑒于這些品種均為常綠品種,葉色差異可勾畫景觀圖案,一次投資至少可維持10年以上,且養(yǎng)護簡單,故它們在園林綠化的地位越來越高。
然而,隨著反季節(jié)的綠化施工的常態(tài)化,色葉小灌木種植技術的規(guī)范尚未建立完善,由此往往造成移栽成活率低下,甚至全軍覆沒的現(xiàn)象,不僅造成了苗木資源的極大損失,而且直接影響到施工方的經(jīng)濟效益。如何規(guī)范這類小苗的種植技術規(guī)范,文章結合了多年綠化施工的實踐和調查,就小苗帶土類別等5個方面與移植成活率之間的關系做了梳理,并就容器苗在提高小苗移栽成活率的作用方面做了重點的討論。
2 材料和方法
調查時間:2015年,2016年,2017年。
調查地點:上海嘉定喜來登賓館,上海嘉定江橋進口水閘,蘇州昆山華潤九里。
調查苗木品種:瓜子黃楊,大葉黃楊,金邊黃楊,紅花檵木(大紅袍品種),紅葉石楠,金森女貞。
苗木帶土量形式類別的解讀:裸根苗:苗根部基部不帶有明顯的土壤。土球苗:在苗圃挖掘小苗時帶土.然后將土捏緊形成土球。容器苗:將幼苗移植于再生塑料杯內,杯子分為大杯16cm×14cm(直徑×高)、中杯15cm×13cm、小杯12cm×10cm,本文涉及為小、中二種類型。
小苗來源:浙江蕭山。
移栽成活率測算:隨機抽樣3組樣本,每組樣本300~500株,成活率為3組的平均值。
反季節(jié)和正常季節(jié)的界定:正常季節(jié):指植株腋芽萌動或略萌動之前的季節(jié),本文主要是指3~5月中旬。
反季節(jié):本文主要是指盛夏的7~8月。生長勢的界定:從定植至株、行間距之間封隴所需時間。
3 調查結果
3.1 小苗帶土類別與移栽成活率間的關系
3.1.1 正常季節(jié)小苗帶土類別與移栽成活的關系
多地多年實踐和調查表明每年3~5月為小灌木移栽的最佳季節(jié),除了紅花檵木品種外所有調查品種即便是裸根苗,其成活率均可在80%以上。而紅花檵木裸根苗成活率僅為60%,容器苗(中杯)可達100%,詳見表1。
3.1.2反季節(jié)不同帶土類別苗與移栽成活的關系
上海地區(qū)7-8月為盛夏期,白天溫度可高達38~39℃。調查表明:瓜子黃楊、大葉黃楊、金邊黃楊的裸根苗移栽成活率有所下降;其中大葉黃楊下降不明顯,而紅葉石楠、金森女貞裸根苗的成活率較正常季下降較為明顯;紅花檵木的成活率下降幅度最大,成活率僅為20%,而它的容器苗成活率仍高達100%,詳見表2。
成活率平均值由表2可見,帶土球苗除紅花檵木品種外,其余的成活率均達8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小苗種植農(nóng)戶很少將瓜子黃楊、大葉黃楊和金邊黃楊制作成容器苗,在他們看來土球苗制作方便、成本低,也有較高成活率。
通過調查表明:容器苗中因容器的大小而導致了苗木質量存在很大的差異,目前產(chǎn)地大致供應有大、中、小3種杯苗,由此價格上也存在著較大的差別。小型杯苗,其苗齡通常在一年或不到一年,而中型杯苗多數(shù)在1.5~2年;無論是從根量還是地上部分的生長勢,中杯苗均明顯優(yōu)于小杯苗。實踐發(fā)現(xiàn)在移栽前解除杯殼時,小杯苗中土壤容易從苗根脫落進而影響移栽成活率;反季節(jié)小杯容器苗較中杯容器苗成活率低10%~20%,故在這類季節(jié)種植時不應選用小杯苗而應選用中杯苗。
3.2 苗齡與移栽成活率的關系和生長勢
無論是裸根苗還是容器苗,只有適齡苗方能達到較高移栽成活率和良好的生長勢;這一點已為多年實踐所證明。調查表明:這6個常用色塊品種的最適苗齡為1.5~2年;若低于這個苗齡則須根量偏少,根須在杯土中未形成網(wǎng)絡,一旦脫杯,杯土極易散落脫根而傷害根系;主莖的木質化不夠,易折斷。若大于這個苗齡,則主根生長過旺,抑制了須根生長。若是容器苗,則常出現(xiàn)主根竄出容器進入表土,起苗時不得不剪斷主根,方可移栽;這些均將影響移栽成活率。通俗的說,嫩苗不利成活,老苗也不利于成活后的生長。調查表明,一年生的小杯紅花檵木,即便在正常季節(jié)種植其成活率也只有65%~70%;若在反季節(jié)定植則成活率更低;3年生老苗的金森女貞定植以后株行距間枝葉封隴時間,較適齡苗要晚1.5~2個月。
3.3 小苗保鮮程度與移栽成活的關系
多年多地實踐表明,小苗從起挖到移栽定植之間隔時間越短對苗的保鮮度就越好、對苗的成活率也越高。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會出現(xiàn):①起挖后因多種原因沒有及時運至種植現(xiàn)場,滯留時間少則數(shù)天多則長達半月;②為節(jié)省運費,一次裝運量過多,路途時間又長.造成株間發(fā)熱;③苗送至工地以后未作遮蔭、噴水,未及時栽種等現(xiàn)象,所有這些均會導致葉片萎嫣、脫落和根系的萎縮,造成小苗移栽成活率急驟下降。例如,在2015年一供應商將起控小苗滯留一周的金邊黃楊送至種植地塊,小苗葉片明顯萎焉,盡管采用一系列搶救措施,但移栽后成活率仍低下,詳見表3。
3.4 土壤質地與成活率之關系
土壤質地低下也是常見的現(xiàn)象。一些綠化施工工地所進的土并非種植土而是深層土,粘性極強,有的甚至摻有很多建筑垃圾;假如不作任何處理,則優(yōu)質苗也不可能獲得較高成活率;即便成活,小苗生長長期受抑,也成了僵苗,短期也形成不了良好的景觀效果。若遇到這種地塊,則務必清除建筑垃圾,再行處理土壤;若次年定植,可充分利用冬季低溫條件,給僵土潑水作凍化處理,然后來年用旋耕機多次作業(yè),使土壤粒徑1.5cm。對于深層粘土而言,欲達到這樣的土壤粒徑往往是十分困難的;通常可鋪設黃沙或人工介質等辦法,填充土粒之間的空隙,由此改善土壤物理性狀。實踐表明,此法是行之有效的,詳見表4。與土壤有關聯(lián)的影響小苗成活率因素還有地塊地形。種植地塊若有局部低洼,易造成雨后積水,導致死苗。為防止此類問題發(fā)生,將地形做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這些舉措是十分必要的。
3.5 水分管理與移栽成活率之關系
水分管理應該貫穿于種植到養(yǎng)護的全過程,而重點又在小苗剛定植時的第一次澆水,人們稱之為“定根水”。實踐表明第一次澆水對移栽成活是至關重要的。澆水原則:及時澆水,一次澆透。定根水在反季節(jié)裸根苗定植時尤為顯得重要。澆水不及時或未澆透而造成小苗死亡現(xiàn)象并不少見。
4 討論
(1)提高小灌木成活率是系統(tǒng)作業(yè),任何環(huán)節(jié)都不可失誤。提高小苗成活率和成活以后生長勢,是有機結合的系統(tǒng)作業(yè)。任何一環(huán)節(jié)失誤都可能造成苗木的死亡。實踐中某一地塊一旦產(chǎn)生批量小苗死亡,往往會出現(xiàn)補苗還是推倒重新種植進退兩難的選擇。若采取前者則會影響景觀的整齊度;若采取后者,則成本加大。
(2)容器苗的廣泛使用是必由之路。只有容器苗方可在任何季節(jié)確保高位移栽成活率。然而使用的容器苗仍有一些不足:①部分容器容量太小,由于土體容量少而嚴重限制根系的生長,根量受到限制;②容器內載培介質有待改進,容器內栽培介質多半為苗圃的園土,由于多年取土,土壤質地僵化,不利小苗長根,移到種植地塊后小苗根系伸展受阻;另一種情況是土壤缺少適度粘性,當小苗移栽定植剝除杯殼時容器內土壤容易從根系上散落,根系受損,影響其成活率;③容器內介質土的配置有待進一步研究和施行。④容器苗施肥的控制,過度施用氮肥增加了小苗長勢和銷售亮點,但卻降低了其抗逆能力和成活率。
(3)容器苗與土球苗在移栽成活率及成活以后的生長勢,未做有何差異的詳細調查。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土球苗受土體粘性程度的制約,若不具備一定粘性土質是無法制作土球苗的。
(4)小苗種植、養(yǎng)護的標準化和規(guī)范化目前仍處在起步階段,要真正實現(xiàn)之有待科研、生產(chǎn)、經(jīng)營共同做長期的努力。
參考文獻:
[1]周 敏.反季節(jié)種植技術在園林綠化施工中的應用探討[J].上海 同林科技,2015( 11).
[2]王洪宇.苗木質量及種植技術對綠化施工成本影響分析[J].上海 同林科技,2015(6).
[3]許偉華.上?;春V新方M合容器花卉景觀布置形式探討[J].上海 同林科技,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