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海蓉
【內容摘要】在當前的教育中,思想品德課程往往容易被忽視,上課的過程刻板無趣,教師也缺乏有效的教學手段,導致思想品德課程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不夠緊密。因此,提倡思想品德的生活化教學,將思想品德生活化教育內涵融入教學過程,有效促進思想品德課程的提升和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本文針對此問題,提出幾點有效策略,以期對實踐工作提供理論指導,為同行提供經驗借鑒。
【關鍵詞】初中? 思想品德? 生活化教學
前言
初中階段,正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階段,加強對其思想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思想品德課程在初中階段眾多的課程中,是一門與生活緊密相連,對學生價值品德的教育發(fā)揮重要作用的課程。對于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在應試教育背景的影響下,通常過于機械化與灌輸化,對于教學內容經常讓學生死記硬背,脫離了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本質,更難以將其運用與生活。因此,加強思想品德課程的生活化教學分析,與學生日常生活緊密結合,具有實踐意義。
一、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學的必要性
思想品德課程是老師和學生一起探索,樹立價值觀與人生觀的一門課程,這種具有重大教育意義的課程,本應該是各抒己見,勇于表達,富有活力的一門課程,但是在當前的實踐教學當中,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方式明顯滯后,教師在課堂上以教案講授為主,課程缺乏活力與創(chuàng)造力,教學內容照本宣科,形式單一,學生學習興趣不高,也難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更難以進行深入思考。根據(jù)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探索其生活化教學的有效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采用生活化教學方式是一種新的嘗試,突破原有教學模式的束縛,對傳統(tǒng)的教學課程進行創(chuàng)新,這樣的嘗試是值得肯定且具有意義的。
其次,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學就是將書中的內容搬到現(xiàn)實中來,讓刻板無趣的教學內容與生活緊密結合,這種生活化的轉化促使學生去觀察生活,并結合課本內容展開深入思考,使得學習更加積極主動,同時也培養(yǎng)其獨立探索的學習精神,從內心來說喜歡這門課程,并在這門課程的學習中有所收獲,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一舉多得。
最后,思想品德是生活化教學是一種將理論付諸實踐的良好舉動。古人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習也是一樣的道理,思想品德教育課程課堂上的教學始終是簡單的,要想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推動教學方式與時俱進,增添富有創(chuàng)造力和生命力的教學內容,重要的原則就是結合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認知,并在實踐中踐行,規(guī)范自身行為,提高自身修養(yǎng),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學的有效策略
1.巧設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
思想品德課程的性質,本身就是和生活聯(lián)系比較緊密的,課程教學中的問題也常常與生活相關。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巧設問題,加強引導,創(chuàng)設情境。問題情景法是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通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設置多種現(xiàn)實問題情境,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體驗,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與充分交流,減少課堂的枯燥感和老師的說教,充分發(fā)揮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聯(lián)系生活情境的主動思考,提升應用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主動尋找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辦法。
2.重視環(huán)節(jié),加強體驗
在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中,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通常以老師自身為主,按照備課的內容將教學重點和難點將給學生,要求學生記憶或者是背誦某些定義或是道理。這種方式具有明顯的局限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融入自己的思考,只是機械的完成老師的要求。因此,重視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改進,加強生活化教學的體驗,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實踐經驗,積極從書中的知識與理論去思考,培養(yǎng)發(fā)散性的思維,并加強在課程中的體驗,缺德事半功倍的效果。
3.以身作則,重視情感
思想品德課程的生活化教學,其實不僅僅是課本內容的生活化,更重要的是授課教師的以身作則,通過其自身對課程的掌握與融會貫通,將重要的課程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通過自身的行動將課程的核心精神展示在生活當中,學習會不自覺的學習和模仿。在課堂上,教師是學生的老師,在課后,教師應當成為學生的朋友,亦師亦友,深入學生的內心,以情感來打動學生,通過情感鼓勵學生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改正自己的小缺點和小毛病,積極的接受和主動的學習思想品德課程中的精神,并且勇于實踐在自己的行動當中。教師通過這樣生活化的教學,也能夠真正的感受到教書育人的快樂,將自身融入學生集體,與學生共同思考與共同進步,在教師的帶動下,形成開拓思維,共同學習的局面,從而深化生活化教學的內涵。
結束語
思想品德既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思想品德不僅僅是一門課程,還是生活的藝術。思想品德凝聚了幾千年來生活智慧的核心。是對生活優(yōu)良品德的反思與提煉。作為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思想品德的生活化教學放在核心位置,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將優(yōu)良的品德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知行合一,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生活能力。
【參考文獻】
[1] 惠學銘. 關于思想品德課應用案例教學法的課例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2014(35).
[2] 黃丹娜. 思中悟 品而行——談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模式[J]. 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08).
[3] 張立軍. 淺析思想品德課在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J]. 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1(15).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市第八十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