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鼎鐸 張登芳
(1.古浪縣第三中學 甘肅古浪 733103;2.古浪縣大靖中心小學 甘肅古浪 733103)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中學生的心理問題收到全社會的普遍關注。中學生因為心理問題在成長的過程中犯下錯誤、釀出苦果的報道屢見不鮮。這些真實的事件都向人們敲響了警鐘,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需要全社會共同嚴肅、認真的面對。同時, 這些報道也說明了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迫在眉睫,學校教育除了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更要注意學生的心理健康。之后健康的心理,才能讓學生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1]
中學生的學習壓力已經(jīng)開始增大,學校課程繁多,彼此之間的競爭激烈,加之父母的期望值過高,為學生帶來很大的精神壓力。同時,以學習成績的好壞來判斷學生的整體狀況,這種不夠科學合理的評價方式也使學生面臨著很大的壓力。在學校的時間,學生忙于學習,回家為了彌補學習方面的不足,還是繼續(xù)埋頭伏案于書堆,長期下去,學生的睡眠質量會大打折扣,導致在校期間無法取得較好的表現(xiàn),從而導致學生出現(xiàn)厭學的情況。[2]
中學生生處于第二性漸漸發(fā)育、性意識慢慢成熟的時期,這個階段他們的情緒相對比較敏感、容易沖動、并且對異性充滿可好奇與向往,與此同時,便會便隨著一系列的情感困惑的問題產生。但是就當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實際發(fā)展情況來看,其并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家長對于孩子的心理健康缺乏全面的認識。家校關注的重點是學生的成績以及升學率,并沒有將過多的精力放在相應的心理課程的開設上面。此外,學校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強制性手段,并沒有從源頭上尋找問題產生的根源,只重視對學生進行生理健康教育,忽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這對學生的成長極為不利。[3]
中學生在這一階段的特殊性,使得他們開始擁有秘密,且情緒起伏較大,同時由于教師和父母缺乏對學生的理解和溝通,他們過多的干涉學生的業(yè)余生活和正常交往,從而引起學生的困惑和煩惱。同時,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家庭以及婚姻理念的不斷變化,使得離婚率逐年上升,由此導致的家庭破裂對學生也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此外,與同學之間的關系也是這一時段學生需要處理的人際關系,都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
教師與學生進行溝通是學校對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教師作為學生在校期間的引導者,最清楚學生的日常活動,通過了解學生的日常,教師能就學生的心理活動作出初步的判斷,從而有助于教師找到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同時,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評價、以及周圍學生的態(tài)度都會影響學生的心理,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心理教育方式。由此可見,學校環(huán)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響,來自于學校的心理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氛圍、學習環(huán)境等,對于學生學校效果的影響顯而易見。
對于中學生而言,社會是一個相對寬泛的概念,社會對學生的影響主要借助于影視、新聞、輿論等手段施行,積極的影響如媒體對于勤奮者的贊許可以鼓勵學生努力學習,消極的影響,如宣傳金錢、色情、權利等影視作品則會歪曲學生的價值觀,扭曲他們學習的初衷。而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無形的,利弊共存的是,社會教育的影響作用要通過學生自身的價值觀念發(fā)生作用,因此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的學校效果就會產生不同的作用。
家庭對學生具有重要的影響,學生基本的價值觀念都是由于家庭因素而產生的,因此良好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能夠使學生感受到溫暖和安全,在良好的心態(tài)下學生的學校效果能夠得到提升。家庭對于學生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家庭影響學生進行全身心的學習,這也間接的影響了學生學習目標的實現(xiàn)。同理,來自不同家庭的學生,其學習目標以及學習投入度不一樣,這就造成了不同的學習效果。
中學生作為社會發(fā)展的希望,其心理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家庭、社會以及學校與學生心理健康產生著主要影響,因此要增強全社會對學生心理健康的認識,從各個層面運用恰當?shù)姆绞酱龠M學生心理健康成長,從而獲得理想的學習效果。[4]
[1]李玥茗.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習效果的作用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6(23):185.
[2]白杰.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習效果的作用研究[J].亞太教育,2016(26):141.
[3]楊坤. 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與教育對策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6.
[4]李朝奎.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性思考與實踐探索[D].西北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