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琴
【摘? ?要】? 當今世界正在飛速向前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育體制已經(jīng)難以適應今天的教育發(fā)展步伐。由于初中語文教育是多層次且較有深度的教育,因而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新課改為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標準要求,為了應對這一要求,我國語文教育勢必需要做出進一步的改革,應用新的方法和途徑來提高學生的審美情感。本人在本文中利用課例,主要研究了如何提高初中語文課程中審美教學這一問題。
【關鍵詞】? 初中;語文;審美教學;濟南的冬天
傳統(tǒng)的教育體制在中國被實施多年,除了留下了僵硬的體制之外,還使語文教學累積了許多問題,如教師觀念比較落后、對審美教育不夠重視、教材內容較雜,不夠精細、只為了盲目完成學業(yè)目標而忽視了學生的培養(yǎng),致使學生缺乏審美能力等。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挖掘出教材中所蘊含的審美,讓學生在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中努力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初中語文教學內容應該包含各種各樣的經(jīng)典作品,而老舍的《濟南的冬天》就是一部廣為人知的范文佳作。
一、利用教材精美文本,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應和著新課改的節(jié)律,新教材不斷涌現(xiàn)。新課本包含許多作家的許多作品,里面蘊含著許多審美知識,也有豐富的審美對象。教材充滿科學性、文學性和審美性的文章,這些元素都是審美的有效載體,學生們在學習后甚至只是閱讀后就可以感受到其中蘊含著豐富的美,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想象力。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開展多項活動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產(chǎn)生美的感受。
例如,《濟南的冬天》作者是大名鼎鼎的老舍先生,這部作品也一貫的大受好評。在課前,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對學生講解老舍先生的生平以及這部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以故事的形式加深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這篇文章最大的特點就是情景交融,這不僅僅只是一個寫作手法,更是通過這個藝術手法表達了老舍先生對濟南冬天的由衷熱愛,使整篇文章都洋溢著作者真摯的情感。在授課前,教師可以找到比較優(yōu)秀的有聲朗讀材料,在課上播放給學生,并留出一定的朗誦時間,讓學生學習并仔細其中蘊含的感情,在課后也可以選擇朗誦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到講臺做展示,進行鼓勵與夸獎,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重視教師引領技能,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初中學生接觸最多的就是教師,且與教師在一起的時間往往比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還要多,由此可見,教師對學生的影響重大,教師的言行舉止都可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著一定的影響。那么,在學生提高審美能力的過程中,教師也同樣擔任著很重要的角色,教師自身對于美的追求也直接影響到學生自身對于美的追求。一個教師應該有豐富的閱歷和教授經(jīng)驗,同時也要擁有廣闊的知識面和深厚的知識儲備,及一定的鑒賞能力。因此,教師在傳授知識進行引導組織的時候,應該更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成為學生的表率。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引導能力,深入開展審美活動。讓學生富有感情地進行語段朗讀,可以給學生分享一些優(yōu)秀案例來學習。其次教師應該重點引導學生理解關鍵句與關鍵詞,可以通過情景設置或者其他活動形式,加深學生對文章的深入理解。
例如,《濟南的冬天》一文中運用了許多寫作手法,主要有比喻、擬人、對比烘托、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教師對此都應該熟識和了解。在文章中,在寫濟南的晴天與薄雪覆蓋下的山時,作者并沒有直接寫山,寫山各種各樣的特點、景色之類,而是通過擬人、比喻的手法,描繪其具體的大小和形狀還有質感,從而引發(fā)讀者聯(lián)想,感覺非常生動形象。教師在教授這部分知識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學習這類寫作手法進行造句訓練,并且鼓勵學生將這類手法應用到自己的寫作上面。
三、根據(jù)學生具體需要,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學生作為受教育的主體,因為學生自身也各有各的特點,因此,教師在教授過程中應該很好地滿足學生各方面的需要,并根據(jù)他們各自的需要,進行不同方面的講解。有的初中生好奇心比較強,因此在教授過程中,可以采取多種方法以及設置情景的辦法來吸引學生興趣,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有的學生想象力比較豐富,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自己設想成作者,達到設身處地的效果來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
例如,《濟南的冬天》一文有許多特點,如善用口語,這被那些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所喜愛,其次,在文章中北京味和普適性有著完美的融合,老舍老家位于北京,對北京話較為熟悉,但是正因為熟悉,如果不加選擇地應用到文章中會使其他地方人讀的時候產(chǎn)生隔閡,不能夠做到輕松愉悅地理解文章,老舍作為一名語言大師,對北京話進行改造,使每個人都能欣賞到其中的韻味。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審美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這對學生終身學習將會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通過開展審美教育,使得閱讀語文課文變?yōu)橐环N美的享受,學生在學習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以及發(fā)展想象力,促進全面發(fā)展。而且審美教育也有利于學生價值觀的培養(yǎng),對學生的一生影響至關重大。
【參考文獻】
[1]賈洪毅.品味閱讀教學之真,感悟閱讀生活之美——當前中學語文創(chuàng)新性閱讀教學實踐初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4(02):78-79.
[2]董春華.語文教材中經(jīng)典名篇的大眾性與獨特性研究或審美意蘊[J].語文建設,2013(12):3-4.
[3]李國斌.語文因美而立,閱讀教學因審美而不惑——初中語文課內閱讀的審美教育探微[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2(04):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