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qū)少棟
摘 要:估算是指為了達到解決問題的主觀意愿而選擇的一種無需準確計算并且快速得到結果的計算方法。通過對估算在低年級的教學實踐,淺析了估算在小學數(shù)學的地位,結合生活情景提出低年級估算教學的策略和估算方法。
關鍵詞:估算;生活實際;生活情境;估算策略;估算方法
估算是指為了達到解決問題的主觀意愿而選擇的一種無需準確計算并且快速得到結果的計算方法。估算在生活中的應用也非常廣泛,例如:估計某一類商品的價格;估算自己所帶的錢是不是能夠買到自己所需或所想買的東西;估計自己的身高、體重……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生在聯(lián)系生活解決問題時逐步感悟估算的必要性,體驗到估算的作用,從而讓學生愿意估算,樂于估算,形成自覺估算的意識。下面就結合我的教學實踐,淺談小學中低年級估算能力的培養(yǎng):
一、作為教者,要充分認識估算的地位
教師要正確理解《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關于估算的要求,在此基礎上參透其中的教學方法,并能夠運用到課堂之中。其在第一學段在知識技能領域的目標中提到:“在具體的情境中,能選擇適當?shù)膯挝贿M行簡單的估算”。第一學段在課程內容方面共有兩處提到估算內容,一是數(shù)與代數(shù)部分中關于數(shù)的認識的第四點指出:“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數(shù)的意義,并能進行估計”;二是數(shù)與代數(shù)部分中關于數(shù)的運算的第六點指出:“能結合具體情境,選擇適當?shù)膯挝贿M行簡單估算,體會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實施建議部分的教學建議中關于估算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設計適當?shù)膶W習活動,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嘗試、估算、歸納、類比、畫圖等活動發(fā)現(xiàn)一些規(guī)律,猜測某些結論,發(fā)展合情推理能力。
二、抓住估算的特征,判斷什么時候使用估算
估算的特征可以概括為三點:①無需準確;②追求簡捷;③達成意愿。這是估算的本質特性,也是判斷一個題目是否可以用估算解決問題的關鍵。
在教學的過程,碰到有“大約”詞義的時候,我們經常會想:“這道題是估算嗎?”可是沒有“大約”就不能估算嗎?那么,我們不妨舉個例子來說明一下,學校組織987名學生去公園游玩,如果公園的門票每張8元,帶8000元夠不夠?這個題目在整個表達中并沒有提到“大約”這個詞,所以在解答過程學生會不假思索地用精確計算的方法,即用987與7的乘積和8000元進行比較,可是這個題目的意圖真的是這樣嗎?此題的正確做法是:“把987人看做1000人”從而用估算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所以在教學估算解決問題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多審題,理解,在解決問題時,如果題目不需要得到一個精確的答案,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更快捷解決,確保這個解決方法能夠達到題目的要求,就可以使用估算。
三、指導學生結合具體的生活情景合理使用估算方法,形成估算技能
由于估算的主觀性特點,就導致估算方法的多元性和開放性特征。結合我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小學中低年級,估算方法可指導學生結合具體的生活情境合理使用取近似值法、平均估算法。
(一)取近似值法
在加減和乘的估算時,取近似值法主要是對算式中的數(shù)先取近似值,即引導學生使用“四舍五入”法,(即看個位0、1、2、3、4舍去,5、6、7、8、9進一)進行湊整十、整百的數(shù),然后再進行計算。在教學時,我們應結合具體的生活實際,多利用生活情景進行練習。例如,你媽媽想買一臺電風扇要199元,買一個電飯鍋要312元,她大約準備多少錢?結合生活情景,引起了他們的興趣,學生比較樂意去解決。這類題在解決時,要引導學生結合實際,帶錢買東西要相應把數(shù)進行估大,把199估成200,312就要估成320了,算出的結果是540元。所以引導學生在進行估算時,要結合相應的生活實際,解決問題時進行估大或估小的判斷。
(二)平均估算法
平均估算法適用于包含許多加數(shù)的加法運算,其中這些加數(shù)的大小又都比較接近,一個合理的平均值,然后乘以這組數(shù)的個數(shù),得到估算的結果。例如,結合學生在家中出現(xiàn)的生活問題:稱稻谷,小蘭家賣8袋稻谷,分別稱得如下的重量:45千克,47千克,43千克,46千克,44千克,46千克,45千克,44千克,小蘭家大約賣了多少千克的稻谷?如果學生第一時間進行精算,把8個數(shù)字加起來,連加7次的計算量是很大的,相對注意力比較低的三年級學生很容易出錯。其實仔細審題比較這些數(shù)字就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都非常接近45千克,那么就可以采用平均估算法,也就是把這十個數(shù)據(jù)都看作45千克進行估算,就可以求出總質量的近似值。這樣,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估算的訓練,學生學習既有興趣,又掌握了一定的估算方法。
低年級小學生的估算策略的形成,方法的掌握,由于受到年齡和生活經驗的限制,學生注定不可能一下就能掌握估算的教學內容。因此,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我們教師應不斷增強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興趣,綜合教學內容,教給學生一定的估算策略和估算方法,讓學生在掌握方法的同時,結合題目特點和生活情景,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正確科學地估算,有助于小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shù)感,從而更好地利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參考文獻:
楊玉軍.談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估算能力[J].才智,2018(1):4.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