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承玉
每帶一屆高一新生就總會發(fā)現(xiàn)有不少以前在初中階段語文成績還挺不錯的學生,到了高中后就出現(xiàn)了對語文學習不適應的“高原反應”,有些學生甚至逐漸失去了語文學習的信心。究其原因是我們沒有很好地做到初高中語文教學的銜接工作。筆者就此結(jié)合自己教學中的經(jīng)驗,談談如何做好初高中語文教學的銜接工作。
一、初高中語文教學的差異
認真研讀《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初、高中新課程標準對語文學習的要求是不一樣的,特別是初中《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有意淡化、弱化某些語文能力,而恰恰正是這些被淡化、弱化的知識使得使學生進入高中后無法適應高中的語文學習,出現(xiàn)了“斷層”現(xiàn)象。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現(xiàn)代文閱讀方面
現(xiàn)代文閱讀是中考高考必考的考點,但中考和高考對現(xiàn)代文閱讀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初中階段要求學生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瀏覽的方法,理解文章內(nèi)容;但高中階段的要求則是能根據(jù)不同閱讀目的,針對不同的閱讀材料,靈活運用精讀、略讀、瀏覽、速讀等閱讀方法,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和情感,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斷,學習從不同角度進行闡發(fā)、評價、質(zhì)疑。
2.在作文教學方面
作文教學是初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初中階段的作文教學要求學生能夠根據(jù)寫作表達中心的需要,選擇最恰當?shù)谋磉_方式,合理安排內(nèi)容的先后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想;但高中階段的作文教學要求學生的作文要觀點明確,內(nèi)容充實,感情真實健康,思路清晰連貫,能圍繞中心選材,合理安排結(jié)構(gòu),通過寫作實踐發(fā)展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分析和綜合等基本的思維能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
3.在詩歌教學方面
初中階段并不重視詩歌教學,對于詩歌學生能夠背誦,大概了解詩歌內(nèi)容就行了;但高中階段卻不一樣,要求學生背誦詩歌,而且還要通過分析詩歌中的意象,感悟意境,品味詩歌語言,感受詩歌中的情感,鑒賞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和結(jié)構(gòu)形式。
4.在文言文閱讀方面
初中階段對于文言文的要求是理解文章的基本內(nèi)容,淡化了語法、句法和修辭;但高中階段就要求學生不僅要理解文章內(nèi)容,而且還要掌握文章中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句式,審視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和思想傾向,對文章理解的要求也較為深刻。
針對以上初高中語文學習中的這些“差異”,我們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抓好初高中語文教學的銜接。
二、應對措施
1.調(diào)整教法,使初高中語文教學過渡自然
學生由初中升入高中,便是上了一個新臺階,所以教師必須要對學生扶一扶、拉一拉。教師要注意適時調(diào)整教法,引導學生盡快適應新教師、新教材。在教學中溫故知新,不妨從學生學過的知識內(nèi)容引出新知識。比如在教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前,可以讓學生回憶復習以前學過的《春》,這樣可以使學生能夠更充分地領會不同時期不同思想下“景”和“情”的關系。又如在教授文言文《燭之武退秦師》時,可以結(jié)合初中學過的《曹劌論戰(zhàn)》對《左傳》進行知識點的講解,將兩篇課文進行比較教學,以舊帶新,這樣給學生一種似曾相識的教學環(huán)境,在知識銜接的同時,知識的深度廣度也得到了發(fā)展。
2.重視實踐,培養(yǎng)學生語文的能力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特別注意指導學生的學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較強的自學能力。這就要從學習語文最基本的“讀、寫、說、聽”四個方面人手。
首先要多讀?!白x書百遍,其義自見?!闭Z文教學要建立在多讀的基礎上。讀的方式要多樣化,朗讀、默讀、精度、略讀,兼而有之。讀的內(nèi)容也要廣,課本要讀,輔導資料要讀,報紙要讀,科技文章也要讀,什么書籍都應有所涉獵?,F(xiàn)在的高中階段由于課程緊,時間緊,學生大多沒有時間去閱讀大量的名著,所以老師可以推薦一些品位高,篇幅又不長的文章給學生,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品位,增強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
其次要多寫。初中階段一學期按規(guī)定要寫六次作文,每次五百字,三年總計約兩萬字。到了高中階段更應該多寫,而且寫的方式也應多樣化,如日記、周記、筆記、感想,小作文、大作文等,老師要經(jīng)常鼓勵學生主動寫作,學生好的習作要在班內(nèi)進行交流。筆者一直認為好作文不僅是寫出來的,更是改出來的,這就要教給學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可互相評改,互相啟發(fā),拓寬思路。
再次要多說。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多強調(diào)老師講,學生聽,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雖然聽明白了,理解了,卻不能準確地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所以在語文課堂上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大膽說,可開展課前五分鐘演講、演講比賽、詩歌賞析等活動,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把自己的觀點、看法闡述出來,給學生提供說的舞臺。
最后要多聽。要教會學生會去聽,不光聽教師講,聽教師泛讀,聽課文朗誦錄音,也要聽廣播,聽別人談話。可以在課堂上進行聽讀訓練,將書面閱讀的形式改為聽讀訓練,老師讀一篇文章,學生認真聽,根據(jù)聽到的信息,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這樣既訓練了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同時也訓練了聽說能力。
3.及時總結(jié),調(diào)整學生的學法
教無定法,學也無定法。高一學生來自不同的學校,其學習語文的方法、習慣也是不一樣的。作為語文教師,應強調(diào)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及時指導學生歸納、總結(jié)、調(diào)整自己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科學的學習習慣。可以采取學習方法交流會等形式讓語文成績好的同學一周介紹一種學法,大家討論,取長補短,從中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主動分析成績、分析試卷的能力,教會學生如何從考卷中分析出自己的弱項,針對這些弱項制定相應學習策略,這也是提高語文成績的一條重要途徑。
總之,語文知識體系是螺旋式上升的知識體系,高中語文知識大部分學生在初中已經(jīng)接觸過,只不過到高中更深更廣更復雜而已。因此,我們的初高中語文教學的銜接工作也不能僅僅停留在高中第一學期,而應該貫穿整個高中教學的全過程。初中教師要多了解高中教材,高中教師要多研究初中教材,在前引后連的基礎上,還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使他們盡快地適應高中語文學習,不斷提高語文學習水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