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慧慧
(日照市嵐山區(qū)嵐山頭街道海州灣小學 山東日照 276807)
“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智力得到發(fā)展,能力得到提高,受到思想品德教育。”這是我國現(xiàn)行的小學數學大綱對數學教學提出的要求。它明確地指出了在數學教學中德育發(fā)展的重要性。以前大家普遍認為德育應該是品德上的內容,其實數學課堂也應該成為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是一項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迫切的工作,結合工作實際,淺談一些德育滲透的方法。
不少教師認為,德育是語文課、品德課的內容,數學是自然科學,沒有必要進行德育,數學學習內容也大多以數學、定律等為主,沒有德育的條件,因而在教學實際上,忽略了對德育的滲透。數學教師應改變這些想法,要充分地認識到數學教學中德育教學的重要意義。在教學過程中不能舍棄德育,也不能單純地為了德育滲透而教學,要整合數學教學的本質以及目的,充分地融合二者,在相關數學規(guī)律中融合德育理念,進而基于數學內涵開展德育教學,在各種數學知識的探究與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與德育品德。
小學數學教材中的內容多是按學生身心成長規(guī)律編制的,且與學生日常生活聯(lián)系密切,為德育的滲透提供了有利條件。教學前,教師應深入教材,挖掘教材中德育內容,認真鉆研并將其貫穿于課堂教學中,在學生掌握相關數學知識的同時,還可以無形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比如在《認識時間》的學習中,除了讓學生掌握相關知識之外,還滲透著珍惜時間的觀念。我們應以此為契機,對學生進行德育,鼓勵學生珍惜時間,珍惜美好生活,把精力放在有意義的事情上;在《雞兔同籠》的學習中,生動有趣的古代數學情境、巧妙的解題方法無不體現(xiàn)了古人的智慧,這樣的設計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感受中國古代數學文化,也激發(fā)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在《計算工具的認識》的學習中,學生了解到算盤這一種中國勞動人民發(fā)明的世界上最早的“計算器”,它不僅有計算功能,更能開發(fā)右腦啟迪智慧,即使在當今的計算機時代,仍然有它的一席之地,以此為契機,還可以介紹我國其他的數學家,他們?yōu)樯鐣奈拿骱瓦M步貢獻著智慧,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好素材??傊畬W生的教材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內容,我們要著力挖掘出來,但不能硬塞,不能貼標簽,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滋養(yǎng)學生的靈魂,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課本中的數學情景與孩子們的現(xiàn)實生活相差較大;創(chuàng)設的一些問題情境純粹是為了解決某一問題而虛擬的場景。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針對教學內容創(chuàng)造性的設置生活情境,滲透德育教育。從而不僅讓學生掌握教學內容,也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內在品質。
比如在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時,創(chuàng)設一群小朋友分蛋糕的情境,這里我借助了多美滋的小廣告,最初是兩個小朋友饞饞的盯著一塊蛋糕,他們都想吃蛋糕怎么辦?學生感受“分享”這一概念,那怎樣分合適?學生提出平均分,初步體會“公平”這一理念。而后是八個小朋友來分蛋糕,每人都得到了八分之一,這個時候晚到了一個小朋友,看到每人手里都有蛋糕很沮喪,接著另一個小朋友將自己的蛋糕掰成兩瓣分給他。在此過程中學生對“公平”和“分享”有了深刻的認識,德育目標在潛移默化中達成。在《測量》一課的學習中,提前要求學生準備尺子、繩子等工具,然后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桌子有多長”這一教學情境,如:“同學們,我們的桌椅已經比較陳舊,現(xiàn)在學校準備為我們的換上新桌椅。但是不知道應該給我們準備多長、多寬的桌子,你能測量自己的桌子后告訴他們嗎?”學生得出測量結果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請你看看自己的桌子,有沒有亂涂亂畫、破壞桌面的現(xiàn)象?如果你有了新桌子之后你會怎么做呢?”以此培養(yǎng)學生愛護公物、保護公共財產的意識。
數學教學離不開教學活動,而德育教育也不能局限于課堂。因此,教師可以定期根據不同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開展不同的教學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根據數學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學情為學生滲透相關的德育教育,讓學生在數學知識的學習與應用中,形成良好的品德。
比如在“統(tǒng)計”這一部分的學習中,其教學目標是為學生通過對數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的體驗,可以初步的了解統(tǒng)計的意義,并會用簡單的方法去收集、整理數據。教師在講解完這一教學內容之后,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家庭塑料袋使用統(tǒng)計”活動,讓學生對自己家里一星期所用塑料袋數量、功用等數據進行收集、整理,之后做出統(tǒng)計,制作條形統(tǒng)計圖。統(tǒng)計之后讓學生查閱資料,讓學生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讓他們提出建議,提出解決方案,認識到環(huán)保的重要性。通過實踐活動不僅使學生的智力得到發(fā)展,人際交往、思維方式,行為規(guī)范等方面也得到鍛煉,同時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熏陶。寓教育于學習之中,寓教育于活動之中。再如實踐活動《我們去春游》:某班要去當地三個景點游覽,時間為8:00~16:00。要求學生設計一個游覽計劃,包括時間安排、費用、路線等。這個問題的難度較大,要解決就需要學生主動與同伴合作、積極與他人交流。在這樣的實踐活動中,不但增強了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信心,而且意識到自己在集體中的作用,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觀念,養(yǎng)成與他人合作的意識。
數學不是數字符號的堆砌,不是點、線、面的連接,不是干巴巴的計算,她是一副副栩栩如生的圖畫,一篇篇是聲情并茂的散文,一把把打開智慧之門的鑰匙;他是一位智者,在講述知識的同時,啟迪你的心靈。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就應該將德育本身的因素與數學學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德育內容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逐步內化為學生個體的思想品德,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我們應不斷探索,讓德育教育在數學教學中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