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燕
(黑龍江省農(nóng)墾建三江管理局七星農(nóng)場第二中學 黑龍江佳木斯 156300)
說教材分析
《荷葉圓圓》是一首輕盈、活潑的小散文詩,課文描寫了圓圓的、綠綠的荷葉,是小水珠的搖籃,是小蜻蜓的停機坪,是小青蛙的歌臺,是小魚兒的涼傘。文章洋溢著童貞、童趣,有利于啟迪學生的智慧,激發(fā)想象創(chuàng)造,體驗夏天大自然的美好,本單元的課文是以“快樂的夏天”為主題編排的,《荷葉圓圓》位于四篇課文中的第二課,上承古詩《所見》《小池》,下跟《夏夜多美》《要下雨了》,是一篇從發(fā)展語言、發(fā)展思維入手的新課例。
說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初步認識了許多客觀事物,能說出他們的名字和一些現(xiàn)象,還能簡單地表達自己的意愿。部分學生有表達的自信心,能積極參加討論發(fā)表自己稚嫩的見解。個別學生則缺乏自信,較為膽怯,學習的主動意識不夠,對意愿的表達較為模糊。為了使他們正確理解運用語言,在課堂上我要聯(lián)系他們的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他們熟悉的生活情景,幫助他們學習、積累、感悟語言。
說教學目標
基于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我確定第二課時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想象和表演等能力。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受荷葉的可愛、夏日的樂趣。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體驗夏日的生機,激發(fā)熱愛保護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對語言文字的理解,重在讀,從讀中悟情明理。我把有感情朗讀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體會他們的快樂心情作為教學難點。
說教學方法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教學目標的定及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確定運用“創(chuàng)設情境,以讀促教”的教學方法。以“讀”貫穿教學,在讀中體會樂趣,以讀帶動學生的語言實踐,在讀書聲中,讓學生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激發(fā)起對美、對大自然的向往,也充分感受到語言的美。
說教學流程
1.激趣導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獲取知識,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思維的巨大推動力。我班學生喜歡畫畫,所以課前讓學生去畫夏天。上課伊始我先讓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就是為了使他們能夠身心愉悅的投入到學習當中。)
2.鞏固生字
然后出示我畫的荷葉圖引入課題《荷葉圓圓》,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題。揭示完課題我問學生:喜歡荷葉嗎?老師做了很多荷葉,而且給他們都起上了名字,誰能大聲的叫出他們的名字老師就把這片荷葉送給你做朋友。(我把呆板的文字和形象生動的荷葉相結(jié)合,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也達到了鞏固生字的目的。)
1.學習第1自然段。
學生興趣調(diào)動起來以后,我和學生一起走進文本,學習第一自然段,先聽老師范讀,再讓學生抓住荷葉的特點自主嘗試讀、最后自我展示讀。(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讓學生通過讀喚起對荷葉的喜歡,也為下文小伙伴們都喜歡荷葉做了鋪墊。)
2.學習2-5自然段
(1)接著我引導:多美的荷葉呀,不僅同學們喜歡還有很多小伙伴也都喜歡荷葉,他們是誰呢?讓學生邊看課文動畫邊思考。欣賞完動畫請學生用( )、( )、( )和( )都喜歡小荷葉。這樣的句式回答問題。我隨即貼圖。(這樣設計既讓學生對課文有了一個整體的感知,又訓練學生說話的能力)。
(2)接下來讓學生帶著問題自主朗讀。這些小伙伴分別把荷葉當做了什么?把它用筆畫出來。讀后讓學生到前面貼相應的詞語。(培養(yǎng)了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3)我先領著學生學習小水珠這段,我先讓學生讀,再讓學生抓住重點詞語“躺在、眨著、亮晶晶”匯報讀,體會小水珠的可愛與調(diào)皮。為了讓學生感受小水珠躺在荷葉上舒服的感覺。我配樂讓他們閉上眼睛:現(xiàn)在我們就是那一顆顆漂亮的小水珠了,躺在這綠綠的,圓圓的荷葉上。這時候,風姐姐輕輕一吹,我們就隨著風搖啊搖,像躺在搖籃里。(停頓)什么感覺?指名讀出舒服的感覺。(讓學生借助教師的語言描述和課件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讀,感悟小水珠的舒適與快樂。)我領著學生學習小水珠這段,我又扶著學生學習了小青蛙這段,還是讓學生自由讀、同桌讀、齊讀體會小青蛙的快樂心情,再讓學生做蹲的動作,然后讓學生給小青蛙創(chuàng)編歌詞,(這個設計既是對學生語言能力的訓練也是在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學習小青蛙的過程中我還插入了一段小青蛙的歌曲。(既讓學生放松了心情又讓學生再一次體會小青蛙的快樂)
(4)(新課程標準倡導新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學會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所以接下來我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還給學生,讓他們成為語文課堂上真正的小主人。)此時我出示學習方法,讓學生在小組里自主選擇小蜻蜓和小魚兒其中的一個小伙伴來學習。然后小組匯報。學生匯報時,我再加強朗讀的指導,讓他們在讀中體會小伙伴的快樂心情。
學生戴上頭飾上臺表演,其他同學做公正的小評委做出點評。(目的是為了激發(fā)了學生的朗讀熱情和美感,讀和演的能力在無形中提高。)
愛因斯坦曾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缎抡n標》也指出“激發(fā)想象和創(chuàng)造潛能”。在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全面理解后,我及時啟發(fā)學生想象:老師給你一片荷葉你會把荷葉當做什么呢?(這樣的話題,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積累,發(fā)展他們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力。)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我沒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直接背誦,而是運用直觀演示法看板書幫助學生背。我還插入背景音樂,使學生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得到美的熏陶。
一個好的板書,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把課文的思路,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融為一體。形象直觀地抓住重點詞語,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也為背誦有困難的同學理清了思路。
其實,整堂課教學,我始終把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在悅耳動聽的音樂中愉悅身心;在姿態(tài)優(yōu)美的動畫中欣賞荷葉的美麗;在聲情并茂的朗讀中感受語言文字的美妙。輔以“思、議、評、演”等手段,培養(yǎng)他們的能力,激發(fā)他們的情感,讓他們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會學習語文的方法,在親臨實踐的活動中激發(fā)學習語文的興趣,在情趣盎然的氛圍中體驗學習語文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