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wèi)國
(湖南省衡南縣泉溪鎮(zhèn)中心小學 湖南衡陽 421171)
在小學數學學習中,應用題一直是學生學習的重點、難點,也是教師教學的重點、難點。學生怕做應用題,特別是進入三年級,題目結構稍一復雜,學生解答應用題的水平較差,導致學生成績便大幅下降。追根溯源,人們不禁要問,低年級學生解答簡單應用題是否真正過關了?那如何通過簡單應用題教學,以提高兒童的思維水平入手,切實為中高年級打好基礎。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應用題的學習才剛剛開始,抓好應用題的啟蒙教育,對他們以后應用題的學習有重要的影響。在教學中不難發(fā)現,不少學生在應用題學習方面還存在著較多問題和困難。那么如何培養(yǎng)二年級學生解決應用題的能力呢?下面就談談我的做法:
在學生的作業(yè)中發(fā)現,除少數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以外,多數學生做題往往只讀一遍題目,不做深入思考,憑著感覺做的。其中一部分是看數字猜出來的。如看到兩個數字加起來是一百多就不對了,肯定是用減法,因為二年級還沒學一百多的數。再如,學生學表內乘除法,看到有6和9就肯定用乘法。看到題目中有54和9就肯定用除法做。還有一部分人是看個別詞語做出來的,如看到“少”用減法,看到“多”用加法,看到“一共”用加法,看到“還剩”用減法。如果光憑數字和詞語猜不出來的時候,他就束手無策,胡亂地做一下。
對于低年級小學生來說,特別是二年級應用題的啟蒙教學,教師應該在平時數學教學中對應用題進行適當的滲透,早期鋪墊。二年級的應用題要從看圖說話和看圖計算→圖畫表示的應用題→有圖有文字的應用題→文字應用題的過渡。我認為可分為二個階段:
1.準備階段,在教學圖畫表示的應用題時開始準備。 先讓學生說說這張圖他們的怎樣理解的,然后教師幫小學生理解題意并了解題目中告訴了我們什么,求什么。再讓小學生敘述完整:“左邊有4個圓,右邊有1個圓,一共有幾個圓?”初步孕伏簡單應用題的結構,有效培養(yǎng)了小學生收集有用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引導小學生根據加減法的含義確定應用題計算的方法,然后列式計算,以培養(yǎng)小學生解決應用題的能力。
2.過渡階段,就是教學有圖有文字的應用題。要引導小學生懂得“已知條件”和“問題”等數學術語,進一步了解簡單應用題的結構,并能根據已知條件和問題之間的并系,聯系加法和減法的含義確定用什么方法計算,從而為以后學習文字應用題打好基礎。
如:加法表示合起來,一共的意思。如:我有2元錢,你有5元錢,我倆共有多少元錢?這就是用加法所表示的意思;減法表示用掉了、吃掉了、賣掉了、飛走了……..還可以表示誰比誰多多少、少多少、長多少、短多少、高多少、矮多少……如:樹上10只鳥,飛走3只,還剩多少只鳥?就是減法所表示的意思;乘法是表示求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如:植樹節(jié)每人植3棵樹,9人一共植多少棵樹?就是乘法所表示的意思,因此用乘法計算;除法是表示平均分和一個數里有多少個相同的數的意思,如24個輪胎可以組裝幾臺三輪車?這就是表示24里面有幾個3,就有多少臺三輪車,因此是除法所表示的意義。
為了讓孩子對算式有更深入的認知,我還讓學生根據數學算式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如:出15÷3,學生有的提出:15個數學練習本,平均分給3個人,每人分幾個練習本?也有學生提出:有15個輪胎可以裝幾輛三輪車……學生能否提出符合要求的數學問題,則與學生是否理解算式的意義,能否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或現實情境有很大的關系。從另一種意義上說,學生的數學問題提出狀況可以考查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幫助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也讓學生明白算式是表示一定具體的意思的,算式是什么,算式是會“說話”的是數學語言。
1.認真讀題。讀題是審題的前奏,題目中敘述的是書面語言,要想理解透題目的意思,就必須靠讀。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會學習,首先要學會閱讀,一個閱讀能力不好的學生就是一個學困生。如果在小學里沒有教會他迅速地閱讀,他日后學習中就會遇到無法克服的困難。”認真讀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把題目讀通順。二年級學生識字量少,閱讀能力差,必須要求學生會抓住題目的數學信息,通常情況指的是題目里出現的數字,還有題目里一些與數字有關的文字,比如,“同樣多,一樣”等。然后帶著數學信息去找所求的問題,什么是所求問題,也就是找?guī)в袉柼柕木渥印?/p>
2.列算式并算出結果。理清題中數量關系,根據數量關系列出算式,數量關系是指應用題中已知數量與未知數量,已知數量與未知數量之間的關系。只有搞清楚數量關系,才能根據四則運算的意義恰當地選擇算法,把數學問題轉化數學式子。但在教學中,我發(fā)現有些學生在列式的時候往往會將所求的數當作已知數來列算式,這就要求教師重點講解,強調必須用題目中所給的信息、數字來進行列式,在計算時,要求學生做到細心和認真,不能有錯。
3.寫出所求量的單位。題目中的數量與單位之間是互相關聯的,比如豬和花的數量都是10,如果我說10朵指的就是花,那么10頭則指的是豬。所以單位與數量之間存在指代關系。正因如此,單位的正確與否代表學生對題意的理解與否。
4.要對所求問題進行回答。 在教學中,有的小學生不重視寫答案,只是寫“是多少”就算完了的現象,其實,答案實際上是很重要,是一件事情的結束。我們做事要有好的開端,也得有好的結果,那才是一件完整的事。
應用題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上面是本人對低年級應用題教學的一點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