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區(qū)紅光小學 重慶 404100)
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進寫作能力的提高和思維發(fā)展,所以加強對低年級學生的說話能力的培養(yǎng),是小學低年級教師的一個重要任務。要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說話能力,就應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在訓練學生說話的過程中,要求學生“說”時態(tài)度大方,聲音響亮,說得流利,吐詞清楚,能用普通話。那么如何教學生能有好的收效呢?我經過二十幾年的教學實踐認為:
從新生入學第一節(jié)課就注意說話訓練,使學生對口頭表達具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對新入學的一年級小朋友,為了讓他們之間熟悉快些,同時也便于加深對學生各方面情況的了解,讓學生作自我介紹,讓他們一個一個地走上講臺介紹“我”是誰?今年幾歲?在哪個學校讀幾年級?家中有幾口人?爸爸、媽媽是干什么工作的?在學生介紹中出現了幾個多余的“我”字,這時,教師就指出了學生語言欠簡練的缺點。在教師誘導下,接著再讓學生說一次。這時,學生就能正確地說出我是××,今年6歲,在望江小學讀一年級,家里有三口人,爸爸是工人,媽媽是農民。這樣第二次比第一次說得流利多了。這時小朋友紛紛舉起小手要把自己介紹給大家。對說得好的,聲音響亮的學生給予及時表揚鼓勵,從而充分激發(fā)了小朋友的說話興趣。
教給學生觀察方法,是培養(yǎng)說話能力的第一步。小學語文第四冊課文《雷雨》這一課,是作者細心觀察后寫成的。本文作者抓住了夏天雷雨的特點,形象地寫了雷雨前、雷雨時、雷雨后的不同自然景象。雷雨前,作者選了烏云、樹葉、蟬、蜘蛛等景物的描寫,突出雷雨前的悶熱。雷雨時,抓住閃電、雷聲,突出雷雨的特點。雷雨后,抓住清新的空氣、太陽、彩虹、蟬、蜘蛛、青蛙,突出雨后環(huán)境的舒適。如果作者不通過仔細地觀察,就寫不出如此好的文章。那么如何教學生去觀察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有目的的觀察。預先對學生提出要求,對周圍事物細致觀察。例如:看圖說話,按順序進行觀察,按順序說;看實物說話,按物體的形狀、顏色、質地、大小的特點說;看人物說話,要注意觀察人的外貌、神態(tài)、語言來說。另外還要指導學生認真細致地觀察,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即先看什么。再看什么,要讓學生懂得觀察要從上到下,從遠到近,從部分到整體。在觀察的同時,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讓學生不僅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而且言之有理。
2.隨意觀察。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興趣。學生的著眼點不同,觀察的結果也不同。一次,我?guī)W生出去找春天。一路上,同學們都像一只只剛出籠的快樂的小鳥,歡歌笑語,這兒看看,那兒瞧瞧,對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很感興趣?;貋砗?,我用一節(jié)課時間讓他們說。有的說:“道路兩旁的樹,春風吹來,這些樹好像向我們招招手說:‘小朋友,歡迎你們的到來’?!庇械恼f:“春天的田野真美??!有粉紅色的桃花,有雪白的梨花,還要金黃的油菜花,要是我有照相機,一定會把這美麗的景色拍下來?!薄瓕W生們把自己所觀察到的并加以想象,交談得十分有趣??墒窃谡f話當中,有些學生出現語言欠正確,有的甚至說土話,經過教師的指導,并糾正以后,在重新說話當中就能正確地用普通話說了。
這種方法要求發(fā)揮范文的作用,訓練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運用學過的字、詞語、句子,進行恰當地表達,能夠用同一個詞語說出幾句長短不同、內容各異的話。比如,用“喜歡”說話。老師問:“誰知道喜歡是什么意思?課文講誰喜歡誰?誰能用‘喜歡’說話?”學生就說:“我喜歡爸爸。”“我喜歡唱歌。”“我喜歡畫畫?!币贿B幾個學生都說“我喜歡什么”。教師接著引導:“除了我喜歡之外,還要誰喜歡呢?為什么喜歡?”學生受到啟發(fā)后,紛舉手說:“哥哥喜歡打籃球,打籃球可以鍛煉身體?!薄安纪尥薅嗫蓯?,我的小妹妹非常喜歡?!?/p>
又比如:由字擴詞,用詞說一句話,再圍繞這句話指導說一段話。教師在黑板上板書“洗”,由學生擴詞洗衣服;再說一個句子,奶奶在河邊洗衣服。最后指導學生說一段話。這樣既復習了字和詞,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說話能力。學生說話時,鼓勵學生敢學敢說,在敢學敢說的基礎上,逐步達到善說;做到說話態(tài)度大方,吐字清楚,快慢適當,聲音不高不低;逐步培養(yǎng)學生用詞連成句,說長句子的表達能力。
總而言之,有了說的內容,激發(fā)了學生的說話興趣,又教給學生說的方法,這樣就能逐步提高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從而促進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