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貽春
【摘 要】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信息技術早已覆蓋人們的生活,如何將信息技術引入課堂教學中,讓信息技術與學科高度融合,是現代化課堂改革的熱點。實踐證明,把信息技術應用到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對于提高教學有效性意義巨大,是傳統教學不能比擬的。信息技術與具體學科的整合早已經是大勢所趨,本文從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的整合出發(fā),從為什么要整合、如何整合以及整合時要注意的問題三個角度展開隨想論述。
【關鍵詞】 信息技術;小學語文;整合
隨著新課程改革愈演愈烈,小學語文教學內容也相應地發(fā)生了一些變化,把信息技術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對提高小學語文教學具有重要意義,即拓展了小學語文的教學范圍,這也意味著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培養(yǎng),同時還要指導學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因此,教師應該將教學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個性特征結合起來,有意識地將信息技術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從而使得學生能更好地與社會發(fā)展相適應。
一、為什么要整合
相較于傳統的“一支粉筆、一張嘴”的教學模式,信息技術的應用使現代教學多具備鮮明的特點和優(yōu)勢。網絡的普及給教學提供了巨大的資源庫,人們可以隨時從網上查找自己需要的資源,教師可以去查找優(yōu)秀的教學資源,讓課堂的內容更加充實。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上課的時候基本上都是教師不厭其煩地講,學生硬著頭皮聽,他們基本上沒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學生漸漸地就失去了學習興趣,這對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是極其不利的。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結合新課程改革的內容來徹底改變這種情況,有意識地將信息技術運用到課堂中來。多媒體提供了文本、圖片、影像、聲音等多種素材于一身的鮮活體驗,而眼、口、耳、手并用,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增強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實現教學互動,為學生學習提供最大的方便,增強其自主性。
二、如何整合
將信息技術運用于語文學科中固然是一件好事,倘若使用了恰當的方法和技巧,就會構建良好的語文學習環(huán)境,但是如果信息技術的運用和小學語文學科的整合不恰當,那么效果就會不理想。那么應該怎樣才能讓信息技術和語文學科在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中結合得更好呢?小學階段學生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對許多課文中的重點、難點難以應付,怎樣才能幫助學生突破重點、難點的大關,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這就成了課堂上教師必須解決的問題。
如在教學《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時,本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要引導學生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學生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雖然文字的描寫非常生動形象,記敘得也很細膩,但對于這種極少見且特別壯觀的場面,學生理解起來仍是很費力的。為了幫助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形象地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筆者事先在網絡上收集了與圓明園相關的音頻資料,通過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音頻資料,使圓明園更加生動、形象、直觀地展現出來。通過信息技術,筆者把圖片、影像、聲音資料與《圓明園的毀滅》一課高度結合,從而激發(fā)了學生們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了學生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整合的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徹底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把教學內容以及教學大綱結合起來,從而使得學生學習到更加全面的知識。不管是何種教學手段都不是萬能的,即使它有再多的優(yōu)勢,也要結合教學實際情況進行運用,如果運用不恰當,就會適得其反。在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相整合的過程中,以下問題需要注意:
1.教學流于形式,偏離目標
在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的整合過程中,有許多教師的課件內容是照搬書本上的,只是將書本上的紙質文字及圖片照搬到信息技術的平臺上。這樣的信息技術整合一點意義也沒有,與傳統的教學模式沒有任何區(qū)別,只是呈現方式不同而已。教學應該是多渠道、多層次的,我們不能把信息技術手段作為獲取教學信息的唯一依附,不要認為在上課用到了投影儀、用到了PPT,就算是采用了信息化教學手段,教學就會取得良好的成效。
2.教師的作用被弱化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要對課堂教學具有整體把握。然而,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許多教師都只是點點鼠標,給學生播放一段錄像,或者搜集一些信息和資源供大家瀏覽。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如果把文章的朗讀都交給了音響,比劃順序交給了軟件,問題答案交給了投影,那么教師就成了單純的機器操作者。
總之,把信息技術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是伴著新課程改革應運而生的,它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手段,對提升小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活躍課堂氛圍有極大的促進效果,但對于這種新型教育模式,我們教師對其中一些具體方面和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研究還不夠具體、完善,這就需要廣大教師共同努力,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以及教學特征來尋找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效果的新方法、新途徑。
【參考文獻】
[1]葉瀾.教育研究方法論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6).
[2][美]Patricia Wallace著,謝影等譯.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的整合[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3.
[3]楊小兵.現代教育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管見[J].新課程,2011.
[4]范學全.小學生信息素養(yǎng)養(yǎng)成策略[J].快樂閱讀,2011(2):15-17.
[5]李林麗.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J].成才之路,2009(29):10-11.
[6]李衛(wèi)東,解國棟.多媒體教學在小學認知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1(11):146.
[7]石秋玲.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模式的探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12):123—1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