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師范大學 云南 650000)
呂必松在1996年提出了漢字教學的根本原則及方法,最早建立了對外漢字教學理論體系。到1997年的“漢字與漢字教學研討會”后,漢字教學才逐漸受到重視。石定果、萬業(yè)馨老師(1998)最早提出了 “對外漢字教學”這一說法。卞覺非(1999)提出:“漢字教學,即對外漢語教學中的現(xiàn)代漢字教學,也可以稱為是對外漢字教學,是對外漢語教學的組成部分之一?!盵1]綜合對外漢字教學的方法,大概有以下幾種,如字本位教學法、筆畫教學法、部件教學法、形聲字教學發(fā)、字源理論教學法、字族理論教學法、理據(jù)教學法、趣味漢字教學法、認知教學法、系聯(lián)法等等[2]。
張朋朋(1999)提出“語文分開,先語后文,集中識字”的教學模式,這個教學模式在實踐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給予拼音文字母語者從拼音文字過渡到漢字的緩沖,學生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認識大量的漢字。但是這一種速成的教學模式,第一,需要獨立設漢字課;其次,先語后文,口語先行,然后識字教學;最后,集中識字,如果教學方法不當,容易給學生很大的學習壓力,或者讓學生產(chǎn)生畏難心理,就不想學漢字了。
江新提出的“認寫分流、先認后寫”的漢字教學模式。先認后寫的教學模式是要在語文分開的基礎上,認寫分流先認后寫?,F(xiàn)在國內(nèi)的小學識字教學都是采用多認少寫的教學模式,并且收到了成效。
華校的中文教育和中國大陸的教育基本同步,難易程度差不多,比較像我們國內(nèi)的語文課堂。孩子們從幼兒園開始學習漢字,從拼音學習開始,然后通過筆畫、筆順、部件、結構的學習,為今后的漢字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教師教授漢字的方法單一,每天讓學生一遍又一遍地抄寫漢字,并且每周都要聽寫生詞,達到記憶或者加強鞏固的作用。華校的學生們每天至少要抄寫兩頁(A4紙)漢字,多的時候是4頁。
金邊市大概有兩三百所國際學校,每所學校對漢字教學的方法、要求都不同,可謂“教無定法”。
1.幼兒園——對筆畫的認知
學生從幼兒園中班(4歲)開始學中文,這一年的學習聽說領先于讀寫,漢字教學通過筆畫的學習貫穿整個學年,比如第一周學習“橫”,第二周學習“豎”,一學年學完十多個基本筆畫。只要求學生認識、說得出筆畫的名稱,然后在幾個漢字里找出該筆畫,并涂上顏色。幼兒園大班(5歲)的漢字學習的要求提高了一點,要求會讀會寫筆畫,這一學年就把該學的筆畫都學完了,為小學的漢字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小學——注重筆畫、部件教學
首先是6周的系統(tǒng)的拼音教學,學生需要把英語字母和漢語拼音區(qū)分開來。然后,教學生寫漢短語。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在學完拼音后直接開始寫短語而不是單個的漢字。小學的課文都是簡單又有趣的對話,和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學寫的漢字是從易到難的。
柬埔寨金邊皇家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本科專業(yè)沒有專門開設漢字課,由于學生都有在華校學習漢字的基礎,教師們也不會把教學重點放在漢字上。學生書寫漢字出現(xiàn)偏誤較多的是“上下結構”的漢字,他們很容易把上半部分寫在橫線上,把下半部分寫在橫線下。究其原因,柬語也有所謂“上下結構”的單詞,而柬語的下半部分剛好就是寫在橫線下的。學生的母語的思維對漢字空間的感知發(fā)生了偏差,教師應該強調(diào)漢字都寫在橫線上,減少學生書寫漢字時在這方面的偏誤。
筆畫、部件是漢字教學必不可少的內(nèi)容之一,筆畫是漢字教學的基礎,部件教學也非常重要,據(jù)張旺熹統(tǒng)計,常用漢字當中包含了118個基本部件,而掌握好這些基本部件,“也就解決了1000最常用漢字中80%的部件書寫問題”。
現(xiàn)在柬埔寨的漢語教材大都是用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的漢語教材,這些教材對漢字書寫方面的練習很少,應該重視“描一描”和“寫一寫”等類似的練習。
教師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抄寫、死記硬背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漢字字形特點,用多種教學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漢字的興趣。比如,“形象聯(lián)想法”,“學”字,引導學生說出“學”下半部分是“子”,意思是孩子,然后問學生上半部分像什么;全身反應法,教師雙手平舉,雙腳交叉微微下蹲,這就是“女”字,然后讓學生跟著一起做;部件教學法,講解“男”字的時候,告訴學生漢字很神奇,像變魔術,可以把兩個字變成一個字,如“田”、“力”變成“男”,意思是男人,而男人就在田里勞作;還可以通過象形來畫漢字、玩游戲等等。
對外漢語教學界有關“字感”一詞的明確定義及使用并不多見,學者普遍采用“正字法意識”一詞。其定義有“學習者對漢字字形結構的認識”;“學習者對漢字組合規(guī)則的意識”等。初級階段的漢字教學應側重于對于學習者“字感”的培養(yǎng),擴習者與漢字接觸的頻率,培養(yǎng)學生對漢字形態(tài)及結構的感知, 她回復李某一紙條:你很帥,尤其是專心致志幫助別人的時候。
接下來是他瘋狂的助人為樂,掃地,擦黑板,打飯。處處有他的身影,因此我們班不斷被加分,大家不再質(zhì)疑我對他的夸贊。
又一新紙條:我喜歡《讀者》和《意林》,你呢?
走廊里再也看不到他追趕打鬧的身影。
通過半學期的努力,他上課開始認真起來,作業(yè)不僅工整也能按時上交,各科測試成績都有明顯的進步,與同學之間的關系也改善了,各科任老師都夸獎起他。我由衷地感到欣慰!
真心去愛,教育便不再是簡單的要求,強硬的命令。真心去愛,我們會把期待變成夸獎,把要求變成表揚,把說教變成行動。真心去愛,我們就更有耐心,更有智慧。
師者仁心。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愛好學生,更愛差學生,唯有如此,方能體現(xiàn)教育的價值和教育的力量,我想這其中的真諦就是將師愛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化師愛于無形,讓每個孩子的心靈都受到愛的浸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