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義
(沭陽縣沭河中學 江蘇 沭陽 223600)
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教師必須將學生課堂學習的課本理論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結合起來,將課堂學習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構建學生感興趣的生活課堂,讓學生在體驗生活的過程中掌握知識,發(fā)展能力,即讓思想品德課教學生活化。
教師在初中政治教學過程中,大都是以教材內容作為主要的教學內容,然而,走進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卻發(fā)現(xiàn),學生對政治知識的需求遠遠不止于教材內容,需要新鮮、與時俱進并且具有生活特色的政治內容來提升自身的精神需求,因為教師對教材內容的講解,學生并不能有效地接納并且全部理解吸收,在這樣的課堂中,相信教師也不會有教學的成就感,反而覺得自己的授課十分失敗,所以,教師應針對這一狀態(tài),對政治教學進行思考,對政治教學做一些適當?shù)恼{整。
例如,在授課時,可以結合生活事例對政治知識講解,如,50年代,有一次,周總理和一位美國的記者談話時,記者看到總理辦公室里有一支派克鋼筆,便帶著幾分諷刺,得意地發(fā)問:“總理閣下也迷信我國的鋼筆嗎?”周總理聽了風趣地說:“這是一位朝鮮朋友送給我的。這位朋友對我說:‘這是美軍在板門店投降簽字儀式上用過的,你留下作個紀念吧!’我覺得這支鋼筆的來歷很有意義,就留下了貴國的這支鋼筆。”美國記者的臉一直紅到耳根。通過這樣的一些實際生活中發(fā)生過的有趣的小故事在課堂上的應用,勾起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時刻保持注意力集中,還可以有效地調動起學生學習政治知識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此同時,教師也提高了政治教學的課堂質量,促進政治教育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優(yōu)良的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教學不能成為一種說教,不能只讓學生成為聽眾,應組織他們多看、多做,多參與合適的活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使思想品德教學過程成為學生反復親歷體驗的過程。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
如在教學《禮儀展風采》時,可以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是乘客、導游、購物者、出租車司機、問路者等等,面對的可以是老人,小孩,陌生人,讓他們展示禮儀風采,包括語言,舉止等等。讓學生在親自體驗過程中獲得情感的渲染,達到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走出課堂,走向校園、走向家庭、走向社會。,教師也可以有目的地要求學生開展采訪、調查、訪問等形式的實踐活動。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又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了體驗和感悟,在體驗感悟中又發(fā)展了新的情感、能力。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民主、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里,在平等、友愛的師生關系中,學生的情緒容易受到感染,容易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讓學生自主參與課堂教學,自主大膽地進行探索。此時學生的思想開放、思維活躍,容易產生聯(lián)想、產生靈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容易獲得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成果。要達到上述目的,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民主、寬松、和諧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教師所采取的具體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尤為重要。
教學實踐表明: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依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個性差異特征,采用生活化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不但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深受學生的喜愛,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以《繽紛情感》一課為例,當師生共同進入新課學習后,師生之間就開始以聊家常的形式展開教學活動,圍繞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為什么要培養(yǎng)高尚情感,如何去培養(yǎng)高尚情感”這一主題,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談談各自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如何在做的,從中體會培養(yǎng)高尚情感的重要意義。在學生談的過程中,我也從中穿插講述鄧稼先、見義勇為青年故事,讓學生從內心真正體驗到自己和他人對祖國的各種感受和情感。整堂課師生始終是在一種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中進行的,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思想政治課來源于生活而最終又要服務于生活。新一輪課改彰顯了這樣一個重要的理念:在生活中學政治,到生活中用政治。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尤為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行為習慣、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是政治課教學的最終目的。于是,通過學生自身的實踐把政治課觀點在生活中體驗和內華,達到思想的提升和品德的形成。創(chuàng)造性地組織學生走進社會生活,把課堂知識學習和社會體驗學習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社會生活中體驗生活、體驗社會,從而促進知行統(tǒng)一,造就學生的生活本領。
例如,結合“銀行的業(yè)務和作用”、“稅收的性質和作用”,組織學生親自到銀行參觀訪問,并親自動手填寫定期的儲蓄存款單,見一見轉賬支票和匯票以及信用卡;到我地稅務局調查研究通過稅收是怎樣調節(jié)我地經濟的、我地當年稅收收入是多少,并幫助稅務人員計算個人所得稅。這樣將課堂上所學的理論與生動的社會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在實踐中去檢驗所學的基本理論。又如,為了探究新農村的建設,了解黨的支農惠農政策,感受到農民得到的實惠,我讓學生了解本村的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以及推進農業(yè)產業(yè)化經營情況后,寫一篇論文進行交流,從而真正理解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xiāng)差距,最終實現(xiàn)共同富裕等知識點。
總之,政治教學要立足于學生現(xiàn)實的生活經驗,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需求,把理論觀點的闡述寓于社會生活的主題之中,構建學生知識與生活現(xiàn)象、理論邏輯與生活邏輯有機結合的課程模塊,在初中思想政治課中體現(xiàn)“生活化”的理念,提高課堂的生活質量,滿足學生對“各種生活的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