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航飛行學院 四川 廣漢 618307)
在語言教學中,影響語言學習的情感因素有很多,常見的情感因素有動機、焦慮、自尊與自信、個性特征、態(tài)度、移情、忍耐心等。
動機是影響第二語言習得的主要情感因素。動機是激勵人去行動的內(nèi)部動因和力量,它是個體發(fā)動和維持行動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外語學習動機應包括四個方面:學習這種語言的目標、學習中做出的努力、達成學習目標的愿望和對待語言學習的正確態(tài)度。
學習者的個性因素與外語學習的成效有關。教育心理學將學習者的性格分為“外向型”和“內(nèi)向型”兩種性格。兩種不同的性格對外語學習也產(chǎn)生影響。一般認為外向型性格有利于第二語言習得,內(nèi)向型性格不利于二語習得。但研究證明并非如此,事實上不同性格的學習者在處理不同的學習任務時運用了不同的學習策略。外向型性格的學習者,比較善談和善于反應,有利于獲得更多的輸入和實踐機會。
社會文化環(huán)境包括習得者的社區(qū)對操目標語者以及對習得該語言的文化期望值。如果習得者的社區(qū)對目標語持積極肯定的看法,將有助于其習得該語言,否則就妨礙其習得該語言。社會文化環(huán)境將決定情感因素影響第二語言習得的程度。
學習者在第二語言習得過程中的語言焦慮主要表現(xiàn)在:(1)交際憂慮。在用目標語進行交際的過程中,因不能很好表達自己的意思而呈現(xiàn)出的焦慮。(2)測試焦慮。學習者如果不害怕測試,其第二語言學習成就則大些??荚囍械慕箲]能阻礙習得者正常發(fā)揮水平。(3)課堂焦慮。在課堂中,由于教師和同學的參與,使得某些學生會有焦慮感,因為他們害怕在教師和同學面前丟臉。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在學習者習得外語的過程中,情感因素對二語習得有重要影響,它們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學習者語言習得的效果。為此,第二語言教學中教師應采取如下教學策略:
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語言環(huán)境,減少學習者的語言焦慮,在輕松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習者不會感到拘束,能夠在一種活潑的學習氛圍中形成不斷探索知識的愿望。
充分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興趣是一種特殊的認識傾向,人在面對感興趣的事物時思維活躍、想象豐富、記憶牢固。學習者在科學合理地安排學習內(nèi)容的同時,如能在學習過程中保持積極飽滿的熱情和健康的情感,能正確處理第二語言習得中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心理現(xiàn)象,那就會給語言學習提供良好的情感背景。
總之,情感因素對第二語言習得有很大的影響。在教學中,教師應正確看待情感因素,并充分認識到情感因素對教學的影響,采用相應的教學策略,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因素和參與的積極性,促進第二語言的習得,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1] 影響外語學習策略系統(tǒng)運行的各種因素評述[J].文秋芳,王立非.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09)
[2] 外語教學與外語習得中的“輸入”及“情感障礙”[J].吳丁娥.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06)
[3] 論中國學生外語學習中的情感過濾[J].劉建達.外語教學.1996(04)
[4] 二語習得前沿研究國際學術會議(2017)“理論與實踐:第二語言習得當代重點問題研究”征文通知[J].東北亞外語研究.2017(01)
[5] 母語對二語習得的正面影響探析——評《第二語言習得研究》[J].謝詠梅.新聞與寫作.2017(10)
[6] 第二語言習得中的情感因素[J].張光云.海外英語.2017(03)
[7] 二語習得前沿研究國際學術會議(2017)“理論與實踐:第二語言習得當代重點問題研究”征文通知[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