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復合型人才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而小學數學中的應用題設置則是很符合這一趨勢,因為解答應用題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邏輯性思維,還能加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然而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影響,當前很多小學生在解答應用題方面的能力尚且不足,仍是繼續(xù)著“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局面,導致課堂效率不高。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根據實踐與學生情況采取更靈活的教學方法,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題;聯(lián)系生活;審題;畫圖輔助
應用題的解答是小學數學階段的重點難點之一,它既需要學生扎實的基礎知識,又要考察學生的審題和解題能力,能夠鍛煉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很多學生在教學部分學習狀態(tài)很好,但是到了應用題解答方面卻感到非常吃力,并不是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下降,而是因為學生解答應用題時方法不對所導致的。教師要改善這一點,就要從解答應用題的方法入手,找到最適合小學生的解題方法,從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學習效率。本文筆者就結合自身的教學經歷和課堂實踐,對小學數學應用題的解答方法進行一番研究,希望能對廣大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有所幫助。
一、 聯(lián)系生活,激發(fā)學生審題解題興趣
很多學生不喜歡學習數學的原因之一是覺得數學離我們生活太遠,實用性不強,在這一點上學生是大錯特錯的。當然,目前的教材中應用題目與現實生活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學生在解答應用題時只是在單純地解題,而不是全身心投入到題目中去,這就可能導致學生閱讀題目不仔細,漏掉關鍵信息等情況。教師可以將應用題的題目聯(lián)系到生活或一些學生熟悉的場景中去,以提高學生解答應用題時的專注度和正確率。
例如,在教授“100以內數的加減法”這部分內容時,課外書上有一道題是“小紅的媽媽在紡織廠上班,每天要完成50件衣服的縫制工作,今天小紅的媽媽已經完成了21件,請問還要完成多少件,小紅媽媽今天的工作才能完成?”學生在看到這樣的題目時并不會感到有興趣,只能是被動去解答。于是我將題目進行了簡單化和生活化處理,將問題變成了“再過50天學校就要放暑假,21天之后,你們還要再過多少天才能放暑假?”小學生一聽到放暑假便馬上來了興致,開始算得樂此不疲,正確率也很高。不僅如此,教師也可以將一部分的應用題信息進行系統(tǒng)的改編,比如一年級的小學生都喜歡看《小豬佩奇》這部動畫片,教師可以將一部分題目的背景都改成《小豬佩奇》中的場景,從而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可以在審題解題時更加專注。
二、 注重審題,提高學生信息獲取能力
審題是解答數學應用題過程中很重要的步驟,審題不認真就有可能出錯,導致整個運算過程重來,加之小學生容易粗心大意,因此審錯題在小學數學中是常常發(fā)生的事。教師可以為此專門設置一些具有混淆性的題目,讓學生進行訓練,加強學生審題時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審題時獲取關鍵信息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表內除法”這部分內容時,有一道題目是“小明去超市買鉛筆,買了8支,在超市中碰見了朋友小軍,問小軍買了幾支鉛筆,小軍說:‘我買的鉛筆比你多兩倍,請問小軍買了幾支鉛筆?”很多學生只注重倍數,給出的答案是16支,但卻忽略了題中信息,是“多兩倍”而不是“兩倍”,所以正確答案應該是24支。又比如同樣的問題,“小明去超市買鉛筆,買了6支,在超市中碰見了朋友小軍,問小軍買了幾支鉛筆,小軍說:‘你買的鉛筆比我多兩倍,請問小軍買了幾支鉛筆?”這一次學生的答案很多都是3支,學生的側重點還是在倍數上,忽略了“誰比誰多”的問題。顯而易見,倍數問題是小學數學中經常出錯的問題,其中“幾倍”與“多幾倍”“誰比誰多”都是很關鍵的信息,需要學生去解讀并思考?;谶@種情況,我又設置了很多這樣的題目,目的是為了加強學生的審題能力,讓學生可以快速準確地抓住關鍵信息。
三、 畫圖輔助,幫助學生明確已知信息
由于小學生的思考機制并不成熟,因此有些數學應用題的信息對小學生來講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困難,或者學生在閱讀后面的信息時將前面的信息漏掉,這些情況在小學數學應用題答題過程中經常出現。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畫圖來記憶題目中的信息,這樣一來已知信息會更加直觀和清晰,而且也不會發(fā)生遺漏信息的情況,讓學生解答應用題時更加高效,正確率也更高。
例如,在教授“分數加減法”這部分內容時,我首先讓學生學會用線段去表示分數,比如五分之三,讓學生將線段五等分,然后標出其中的三段,即五分之三。同理,在進行應用題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時,學生可以將題中的已知信息用線段進行表達,這樣會使已知信息更加直觀并且不容易遺漏和混淆,以此類推,還有很多應用題可以讓學生用畫圖去輔助解答。通過畫圖輔助,學生還能更深入地了解所學內容,對所學知識記憶更加深刻,從而提高小學數學的課堂效率和學生解答應用題的水平。
總而言之,解答數學應用題需要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而教師的任務就是讓學生擁有這些能力并完美地運用,可以在解答應用題時得心應手。學生在解答應用題的過程中能夠將所學知識進行復習和更高層面的理解,也能夠使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解題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教師要通過靈活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更好更快地解答應用題,達到提升學生數學水平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田軍.淺析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J].學周刊,2014(05).
[2]楊潔.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策略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6(26).
作者簡介:
朱志江,山東省膠州市,膠州市洋河鎮(zhèn)油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