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素質教育及新課程改革對老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老師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除了需要注重各種教學模式的有效應用之外,還需要通過這些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和不斷地提高教學效率,保證學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之內真正的掌握學習的精髓和內涵。本文以小學語文教學為切入點,具體分析教學效率提高的相關策略,以推動我國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提高方法
一、 引言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與教學效率的提升符合素質教育的實質要求,能夠為我國新課程改革提供更多的依據(jù)。為了能夠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小學語文老師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影響因素,積極地采取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策略和教學的手段,保障教學資源的合理配比,積極地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保障學生在主動分析和實踐的過程之中真正地掌握良好的學習技巧和學習方法。
二、 重視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對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行為習慣意義重大,作為課程新知識學習的自學準備,學生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的有效落實能夠為課堂效率的提升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和支撐。在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中,學生能夠對所需要學習的新知識有一個宏觀的認知和初步的了解,從而真正能做到胸有成竹,在課堂教學實踐時能夠將個人的主體精力放在一些疑難問題之上,保證聽課效率和水平的提升。因此,為了能夠充分地發(fā)揮課前預習這一環(huán)節(jié)的作用和價值,語文老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積極地為學生布置高質量的預習作業(yè),其中語文老師需要對教學大綱進行深入的解讀,明確預習提綱的實質要求,讓學生能夠在提高指導之下保證個人學習的正確性和高效性。當然,為了能夠在第一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老師還需要鼓勵學生抽出一部分的時間認真地閱讀語文教材,將自己不懂的地方標注出來,然后在課堂之中通過相互討論和交流的形式來進行主動地總結和分析。為了能夠鼓勵學生主動解答,老師需要注重教材內再聯(lián)系深入挖掘,分析教材內容之間的內部規(guī)律和邏輯聯(lián)系,保證學生能夠對知識的前因后果有一個深入的認知。在設置不同提綱時老師需要注重簡約性,盡量避免過于細節(jié),而是需要為學生提供一個方向上的引導,注重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檢查,及時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水平,通過開展經(jīng)驗交流會的形式讓學生積極地學習其他學生的優(yōu)秀做法,明白個人的不足,從而進行針對性的突破。
三、 加強閱讀能力的訓練
閱讀能力的訓練對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有著關鍵的作用,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邏輯能力意義重大,老師需要以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為切入點,積極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保障學生能夠主動地接受老師的引導。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相對比較緊密,為了能夠更好地體現(xiàn)語文的工具性、人文性,積極的實現(xiàn)語文與生活的緊密互動,老師需要主動地捕捉生活中的細節(jié),從語言文字入手,引導學生對不同的語文作品進行反復地品味和閱讀,給予學生更多的閱讀機會和時間,讓學生在主動分析和反復閱讀的過程之中掌握語文學習的精神和樂趣,真正地實現(xiàn)與作者在心靈上的直接對話,更好地體會作者的深邃思想。另外在引導學生進行細細品讀和反復朗讀的過程之中,學生還能夠真正地領會語文學習的精髓和要旨,從而結合個人的生活實踐經(jīng)驗,更好的在不同語文閱讀實踐的過程之中積極的提高個人的品位能力和感知能力。
四、 利用好課外活動
除了需要注重課堂實踐活動的大力落實之外,老師還需要將課外活動與課堂互動相結合,積極的開辟第二課堂。語文來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非常的緊密,如果老師能夠積極地開展不同的課外實踐活動,組織和引導學生在活動體驗的過程之中,積極的學習新的語文知識,那么就能夠更好地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首先語文老師需要注重對語文教材的深入解讀,了解學有成效的語文活動課的實質要求,積極的拓展學生的視野,鼓勵學生走出課堂、走向課外。其次,語文活動課必須要做到內容和形式的形象性和活動性,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加輕松的學習氛圍,要求學生在主動分析和實踐時真正的突破個人在語文學習中所存在的各類不足。需要注意的是,內容和形式的形象性和豐富性并不代表片面追求形式的趣味性,為了能夠盡量避免流于形式,老師需要注重針對性的指導,鼓勵學生對語文知識之中的重點和難點有一個更加深入的認知,在教學目的和教學大綱的引導之下結合個人的實際情況,采取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案,更好地實現(xiàn)不同活動的大力落實。最后老師需要結合各個階段的學生學習狀態(tài),引導學生扎實地掌握不同的學習內容,真正地獲得更多的收獲和參與體驗。
五、 布置好作業(yè)
課后作業(yè)的布置對學生思維的鞏固、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意義重大,復習是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關鍵延伸,為了能夠保證學生對課堂之中所學習的內容有一個更加深刻的印象,老師需要結合學生的記憶遺忘規(guī)律進行及時的鞏固和補充,鼓勵和引導學生在作業(yè)的引導之下進行自主學習和分析,真正的突破個人在課堂學習中所存在的不足,實現(xiàn)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的緊密對接,更好地掌握語文學習的精髓和內涵。
六、 結語
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對老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語文老師需要積極的突破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桎梏,選擇符合學生興趣的教學策略和手段,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水平為切入點,保證學生能夠在主動參與和實踐的過程之中真正地實現(xiàn)個人的個性化和全方位成長。
參考文獻:
[1]顏永平.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方法研究[J].新課程學習(下),2010(10):123.
[2]宋春艷.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與方法的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6(1).
[3]吳道平.新課改下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方法研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13).
[4]徐琴.關于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方法的探討[J].新課程學習(上),2013(6):111.
作者簡介:
葉祥平,四川省遂寧市,四川省大英縣蓬萊鎮(zhèn)紅林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