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葉玲
【摘 要】 隨著我國教學事業(yè)的不斷進步,在教學體系中正掀起了一輪緊張的教學改革,對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改善,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基于這樣的背景,小學語文教學既迎來了挑戰(zhàn),又迎來了機遇,教師必須要具備一定的憂患意識,能夠主動投入到教學改革中,幫助小學語文教學收獲更好的教學效果。本文主要從當前的實際教學情況出發(f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從多方面論述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的思考與實踐。
【關鍵詞】 小學語文;新課程改革;教學策略
將新課程改革的思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實踐,能夠有效地解決過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同時為其注入強勁的動力,推動小學語文的高效教學,促進學生文學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的提升。然而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并不是幾次簡單的思考和實踐,就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必須要從存在的問題出發(fā),進行深入的研究,找到針對性的措施,提升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有效性。那么我將針對小學語文教學,淺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學策略的思考與實踐。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會表現(xiàn)得更加投入,從而在學習過程中創(chuàng)造更好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必須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學習。教師可以通過有效的課堂導入來引導學生更快地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就以《美麗的小興安嶺》的教學為例,這篇文章主要向?qū)W生介紹了小興安嶺的美麗風景,讓學生感受作者對小興安嶺的獨特情感。如果進行開門見山式的教學,很難讓學生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不知道教師在講些什么。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系統(tǒng)加入一些直觀的素材,比如圖片、視頻等,讓學生可以直接看到小興安嶺的美麗風景,從而有了初步的認識。并且,看到了這些美景之后,學生想要對小興安嶺進行更全面的了解,對文章有了強烈的閱讀興趣,以最好的狀態(tài)進入到課堂學習中。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課堂上更加主動積極,從而獲取理想的學習效果。
二、改善機械的教學方法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填鴨式教學法是教師慣用的教學方法,而受到新課程改革的沖擊,這樣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不適應當前的教學環(huán)境,教師必須要改善這樣機械的教學方法。就以《丑小鴨》的教學為例,這篇童話主要引導學生了解其故事結構,并且懂得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道理,也引導學生知道心里美比外在美更加重要。因此教師不應該過分地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而可以通過多媒體系統(tǒng)加入更多的素材,創(chuàng)設一個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思考和感悟,收獲啟發(fā)。于是,教師借助情境教學法,將童話的故事結構和內(nèi)容直接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學生能夠較好地了解。同時,從視覺和聽覺同時刺激學生,讓學生進入文章的內(nèi)涵進行思考,能夠從丑小鴨的經(jīng)歷中受到啟發(fā),讀懂其中所蘊含的道理和情感。通過這樣的方式,改善了機械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從中思考和感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nèi)涵,也提升了學生的閱讀和理解能力。
三、組織有效的探究性學習
基于新課程改革的背景,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有著重要的教學意義,既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也能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就以《靜夜思》的教學為例,這首古詩主要引導了解詩人借月光抒發(fā)了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知道,月光作為一個意象,常在古詩中運用,寄托了詩人各種情感。于是,教師可以以“月光所寄托的情感”為主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讓學生來探究古人在進行創(chuàng)作時,月光往往寄托怎樣的情感。在探究性學習中,教師要為學生準備好充足的學習導案,能夠為學生提供重要的知識援助,并且提出一些簡單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其中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同時,其中還有很多描寫月光的古詩,引導學生進行研究,理解月光所寄托的情感,幫助學生在今后學習古詩的時候更好地分析和理解古詩中所寄托的情感。通過這樣的方式,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探究性學習,有效地鍛煉了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
四、落實合作學習思想
在新課程改革的引導下,合作學習思想受到廣大教師的推崇,并且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這樣的教學思想有著重要的教學意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來解決個人難以解決的問題。就以《少年閏土》的教學為例,這篇文章主要引導學生從魯迅先生的筆下了解這個少年。但是很多學生的理解能力非常有限,對于人物形象的分析總是不能夠做到很全面,于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對閏土這一人物形象以合作學習的形式進行分析。在合作學習當中,學生能夠從各個角度來提出自己的觀點,并且結合文章中的實際事件進行分析,更好地將最鮮活的人物形象直觀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理解其人物特點和寫作手法。通過這樣的方式,借助合作學習的思想,引導學生從各個角度進行探究,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效率,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總而言之,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說,新課程改革潮流的推進,既是一次發(fā)展教學的機遇,同時其中還隱藏著很多強勁的暗流,對教學來說更是一次挑戰(zhàn)。教師必須要從現(xiàn)存的問題出發(fā),找到針對性的策略進行彌補,同時結合新課改的思想,對教學模式進行科學的改善,更好地抵抗新課程改革的沖擊,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在今后的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認識到新課程改革的本質(zhì),仔細研究、大膽實踐,構建高效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熊開明等編著.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