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菊
摘 要:在新課改深入推進的今天,微課已逐漸走進中小學教學課堂,它以多媒體技術為教學手段,以微視頻為載體,在信息化技術的輔助之下,注重知識的針對性,優(yōu)化課堂結構,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提高課堂效率,這是一種新教學模式的嘗試。目前,我國的信息技術課堂,尤其是西部農(nóng)村的信息技術課堂,還存在著諸如低效化、形式化等問題。微課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能夠幫助教師解決教學活動中存在一些難題。本文主要是對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有效應用微課的策略進行闡述,為打造信息技術高效課堂提供參考。
關鍵詞:微課;新課程;初中信息技術;應用實踐;教學形式
一、信息技術課上應用微課與其他科目的不同點
微課的全稱是微型視頻課程。從名字可以看出它的主要呈現(xiàn)形式是視頻,以視頻為載體,可以說微課是一個精簡的又精細的教學模式。他的經(jīng)典體現(xiàn)在是針對某一特定的教學行為進行的在控制條件下的學習。而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的課堂上,學生都是直面計算機進行操作。所以信息技術課的特點,是學生整節(jié)課基本上就有大量的自主學習和探究的時間。這就滿足了微課的學習條件。而信息技術課大多是實際操作的學習方式,微課通過視頻的形式,能夠更好的教授學生大量的操作技能。而微課視頻的又一點好處是學生可以反復觀看微課進行學習,尤其在操作不順時或者忘記操作時回看微課視頻是一個非常好的輔助學習手段。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也體現(xiàn)了微課的重要性,學生的學習水平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一些差異,那么微課的細致和可以重復觀看性,就給學習水平稍差的學生帶來了福音。微課可以代替課上教師,來解答學生不懂的問題,在課下進行查漏補缺,幫助他們完成不同層次的教學任務,從而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
二、運用微課教學來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課堂的有效性
微課由于具有高效且精簡的特點,在教學中起的深刻而獨特的作用。通常情況下微課的時間長度為十分鐘左右,通過極短時間的形式進行教學活動的展開,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利用零碎的時間進行知識的學習。
(一)信息技術與教學課堂相結合,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tǒng)意義上的信息技術教學,主要依靠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演示講解,通過教師講授的方式來達到學習的目的。然而,真正掌握初中的信息技術知識,需要進行大量的實踐性操作,傳統(tǒng)意義上的授課方式并不符合人腦認知規(guī)律。學生在老師的教課過程中并不能夠掌握具體的操作流程。大部分學生就會像走馬觀花似的,看過就忘了具體的操作步驟。這樣的學習形式大大的打擊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積極性。而信息技術教學具有連貫性的特點,前一環(huán)節(jié)的內(nèi)容,對于后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具有重要的影響,前一環(huán)節(jié)的缺失,對于后一環(huán)節(jié)課堂內(nèi)容的正確理解就有嚴重的影響。因此,傳統(tǒng)形式上的教學對于學生的接納程度要求較高。因此,微課教學形式的出現(xiàn)對于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具有很大的改革性意義。微課教學通過一種輕松的課堂氛圍,能夠讓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集中注意力到課堂中來,增加學習效果。教師可以通過微課把課堂知識點一一列出來。具有結構清晰,內(nèi)容簡潔清楚的特點,同時具有方便學生利用零碎時間進行學習的優(yōu)點。
(二)利用微課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微課的教學形式改變了傳統(tǒng)的課堂授課形式,體現(xiàn)了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維。通常情況下,人的注意力時間為十五到十分鐘,因此,微課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時間,很適合同學們利用短時間的注意力來學習知識點。通過學習、操作、再學習的步驟,進行教學重難點的學習。
相比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微課教學還有另外一個特點:對于同一個知識點,可以通過層層的分析,按照一定的步驟來對知識點進行講授。例如在教師在講授EXCEL中的函數(shù)應用時,通過微課的形式進行逐步的講解,可以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使學生能夠把握學習的重難點,深入學習課堂知識。
三、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微課教學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
(一)選用合理的教學微課模型
微課教學具有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按照教學方法的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幾類。知識講授類,幻燈片演示類,問答提問類等等。教師在準備設計課堂的微課時,應當提前選用適當?shù)慕虒W模型,來進行微課課堂的設計。信息技術的知識,并不是所有的知識點都需要采用微課教學的形式。例如,理論性比較強的知識則需要教師親自講解,這樣則會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而實踐操作性較強的課堂知識點,則可以采用微課教學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學生通過微課教學的形式,可以多次反復地進行實踐操作練習,進而達到重復鞏固練習的作用。通常情況下,信息技術教學可以采用以下幾類微課形式:課堂講授類教學微課設計,演示實際操作類微課設計,講解、推理類微課教學設計。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的微課教學形式來進行教學設計。
(二)微課的教學設計要精心準備
微課的設計流程具有科學的規(guī)范和統(tǒng)一的形式。在微課的課堂設計中,一般需要經(jīng)歷幾個階段。分為教學內(nèi)容的確定,課堂錄制腳本的設計,教學課程的拍攝,教學課程的上傳,微課設計反思與總結。只有在微課的設計過程中嚴密把關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制作,精心準備微課教學的設計過程,才能夠充分發(fā)揮微課教學的優(yōu)勢。
總結
當前國內(nèi)的微課教學設計仍處于探索階段,仍然具有許多值得探究和研究的地方。由于微課教學具有很好的發(fā)展空間,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得到廣泛的應用。要是在課堂中可以充分利用微課教學來發(fā)揮其優(yōu)點,更好地促進教學課程的有效推進。
參考文獻:
[1]戴蕾雪.微課在農(nóng)村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淺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6,10,(09).
[2]孫宏坤.淺談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6,(18).
[3]茶利軍.淺議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6,(10):50-5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