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
摘 要:黨的十九大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fā)展新的歷史方位。新時代發(fā)揮文化育人功能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具有重大意義。堅定文化自信,強化理想信念教育,以之為指導,拿出新作為,形成新氣象,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育人管理工作面臨的重大課題。
關鍵詞:新時代;文化育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一、背景
黨的十九大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fā)展新的歷史方位。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zhàn)略任務。
青年學生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是時代新人的主體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強調了青年學生德才兼?zhèn)?、全面發(fā)展、與時代同心同向的系列要求,勉勵廣大青年堅定理想信念,注重價值養(yǎng)成,著力勤學苦練,錘煉意志品質,練就科學思維,勇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積極投身實踐,牢記責任擔當,為青年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前行路徑,激勵廣大青年以奮斗為底色,勇?lián)鷷r代賦予的使命和重任。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是教育事業(yè)堅持黨的領導、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必然要求。當前,高校落實立德樹人任務,就是要以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以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能力為核心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yǎng)成和制度保障。牢記民族復興之使命,牢記人才培養(yǎng)之使命,不忘立德樹人之初心,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曲阜考察時強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fā)展繁榮為條件。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這一系列重要論述,既深刻闡明了中華文化發(fā)展繁榮對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意義,也為高校堅定文化自信,傳承中華文化血脈,加強和創(chuàng)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新時代發(fā)揮文化育人功能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意義
一是更好堅定文化自信與做好文化育人工作的需要。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教育部黨組印發(fā)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中明確指出要“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堅定文化自信,強化理想信念教育,以之為指導,拿出新作為,形成新氣象,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育人管理工作面臨的重大課題。
二是更好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教育根本任務的需要。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黨中央的新要求轉化為做好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育人管理的光榮使命和政治擔當,落實立德樹人教育根本任務。
三是更好提升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育人管理效果與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發(fā)展變化,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三、促進文化育人功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中作用的發(fā)揮
一是全面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強化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引導學生深刻理解中國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歷史必然性,認識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不斷樹立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的信念和信心。
二是堅定文化自信。積極運用中華文化所彰顯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感染、武裝和鼓舞學生,重點開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把國家語言、歷史文化、革命傳統(tǒng)、時代精神作為重點內容,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全面客觀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
三是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學生努力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變成日常的行為準則,形成自覺奉行的信念理念。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開展道德誠信、安全法治等專題教育,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融入學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
四是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積極開展主題文化教育活動和文明校園的創(chuàng)建活動。讓校園文化深入人心。以文化藝術節(jié)和體育節(jié)為重點,組織開展各類學生活動。促進學院廣大學生積極參與,著力提升和豐富校園文化內涵,進一步打造校園特色文化品牌。
四、結語
堅定文化自信,強化理想信念教育,以之為指導,拿出新作為,形成新氣象,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育人管理工作面臨的重大課題。高校作為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排頭兵,理應增強使命意識,把文化育人落到實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要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下轉第000頁)文化育人為抓手,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同時,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育人管理工作與學生的實際需求相結合,進一步切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和育人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和精準性。
參考文獻
[1]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共產黨員網(wǎng)(http://www.12371.cn/2017/10/18/ARTI1508330185050793.shtml)
[2] 教育部黨組印發(f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新華網(wǎng)(http://education.news.cn/2017-12/06/c_129758619.htm)
[3] 朱方彬,陳瑞涵.高校文化育人要有時代性[J].重慶日報,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