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村
(沁陽市覃懷文化研究所,河南 沁陽 454550)
天下之水,若不成洪,必遵循有道而流。故河道者,水流有道路,謂之河道。水流之道,高之于水,可稱之為河。河中有流動之水,謂之河水,故而河與道實為水之載也。一言以蔽之,曰河者,河與水或水與道二者必同時兼而有之。
《春秋說題辭》曰:“河之為言,荷也。荷精分布,懷陰引度也。 ”①《釋名》曰:“河,下也,隨地下處而通流也?!雹凇犊籍愢]》曰:“河者水之氣,四瀆之精也,所以流化?!雹邸洞呵镌吩唬骸拔逍惺佳?,萬物之所由生,元氣之腠液也?!雹堋豆茏印吩唬骸八叩刂獨?,如筋脈之通流者。故曰:水具財也。五害之屬,水最為大。水有大小,有遠近。水出山而流入海者,命曰經(jīng)水;引佗水入于大水及海者,命曰枝水;出于地溝流于大水及于海者,又命曰川水也。”⑤《莊子·秋水》曰:“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⑥《孝經(jīng)·援神契》曰:“河者,水之伯,上應(yīng)天漢?!雹摺缎抡摗吩唬骸八臑^之源,河最高而長,從高注下,水流激峻,故其流急?!雹嘈旄伞洱R都賦》曰:“川瀆則洪河洋洋,發(fā)源昆侖,九流分逝,北朝滄淵,警波沛厲,浮沫揚奔?!雹帷讹L(fēng)俗通》曰:“江、河、淮、濟為四瀆。瀆,通也。所以通中國垢濁。 ”⑩《白虎通》曰:“其德著大,故稱瀆。 ”?《釋名》曰:“瀆,獨也。 各獨出其所而入海。 ”?
楊守敬門人熊會貞按:“齊召南《水道提綱》,巴顏喀喇山即古昆侖山,其脈西自金沙江源犁石山,蜿蜒東來,結(jié)為此山。山石黑色,蒙古謂富貴為巴顏,黑為喀喇,即唐劉光鼎謂之紫山者,亦名枯爾坤,即昆侖之轉(zhuǎn)音?!?
《昆侖記》曰:“昆侖之山三級,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閬風(fēng);上曰層城,一名天庭;是謂太帝之居。 ”?
《水經(jīng)注·卷一》載:“《禹本紀》與此同。高誘稱:‘河出昆山,伏流地中萬三千里,禹導(dǎo)而通之,出積石山?!础渡胶=?jīng)》,自昆侖至積石一千七百四十里,自積石出隴西郡至洛,《準(zhǔn)地志》可五千余里。又按《穆天子傳》,天子自昆侖山入于宗周,乃里西土之?dāng)?shù)。自宗周瀍水以西,北至于河宗之邦,陽紆之山,三千有四百里,自陽紆西至河首,四千里,合七千四百里?!?
欲知流經(jīng)懷川之大河,需溯流而上之其源。之其源而后知其源,知其源而后方能知其流。
大千世界,凡事莫不如此。
注釋:
①湖北人民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4月版 《楊守敬集》第三冊第4頁。
②湖北人民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4月版 《楊守敬集》第三冊第4頁。
③湖北人民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4月版 《楊守敬集》第三冊第4頁。
④湖北人民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4月版 《楊守敬集》第三冊第4頁。
⑤湖北人民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4月版 《楊守敬集》第三冊第4頁。
⑥湖北人民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4月版 《楊守敬集》第三冊第4頁。
⑦湖北人民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4月版 《楊守敬集》第三冊第4頁。
⑧湖北人民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4月版 《楊守敬集》第三冊第4頁。
⑨湖北人民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4月版 《楊守敬集》第三冊第5頁。
⑩湖北人民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4月版 《楊守敬集》第三冊第5頁。
?湖北人民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4月版 《楊守敬集》第三冊第5頁。
?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版《水經(jīng)注疏》第 7頁。
?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版《水經(jīng)注疏》第 1頁。
?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版《水經(jīng)注疏》第 2-3頁。
?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版《水經(jīng)注疏》第 3-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