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慶英
(山東省臨沭縣臨沭街道第一小學)
班級管理不僅需要策略,更需要愛心。班主任只有善用“愛心藝術”,關注學生的態(tài)度、習慣、思想和生活狀況等,才能更多了解學生問題形成原因,對癥下藥,做好班級管理工作。
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完全特殊的、獨一無二的世界?!卑嘀魅紊磉吤刻於紘@著四五十個孩子,班級就是一個豐富多彩而又變化不定的世界。在紛繁的班級事務中,班主任要做到留心、細心、用心,多聽聽學生的心聲,透過言行表象分析深層原因,才能處理好日常事務和突發(fā)事件,才能讓班級正常運轉(zhuǎn)起來。簡單粗暴的管理方式,只會拉遠師生心靈的距離。
有一次,門衛(wèi)通知我去領班里一個違紀的男生??粗鴤€頭高大、脾氣暴躁的他倔強的樣子,我知道嚴詞厲色沒用,就耐心詢問原因。原來是他沒帶學生卡被門衛(wèi)攔下了,心高氣傲的他竟然和門衛(wèi)頂撞上了。我和這個男生談心很久,讓他先反思自己的行為,然后教育他要學會尊重他人,合理解決矛盾沖突。這個桀驁不遜的男生在我的和顏悅色下慢慢消除了抵觸情緒,當晚在日記中寫下了行動反思和奮斗目標。
學生是一顆顆正在成長中的珍珠,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珍珠黑點”。而有些老師和家長卻想剔除這些“黑點”,苛刻地希望學生向著完美的方向發(fā)展。于是,孩子們被困于條條框框內(nèi),動輒得咎,如同驚弓之鳥。久而久之,不論做什么事,都不敢越雷池一步,童心和好奇心被成人的教育刻刀無情地剔除掉了,成了“裝在套子里的人”。
班里有一個矮小的學生,家境富裕,零食飲料從不間斷,中午經(jīng)常在超市里“請客”,因而“嘍羅”很多。聰明機靈小有智謀的他,成了各種事件的指使者和謀劃者,給自行車放氣,哄騙小同學,自習逃課去網(wǎng)吧……關于他的許多小報告像紛飛的雪片飛到了我的面前。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句話:“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我了解到這個學生的家長忙于生意,疏于對他關照,所以我決定不著痕跡地維護他的自尊,大而化小的處理他的故意“吸睛”的事件。讓他到辦公室?guī)臀遗淖鳂I(yè),拿著他的語言流暢、情感豐富的作文在班級中賞讀,和他討論班級活動,在放學后的操場上閑聊……在這個學生面前,從教十年的我竟像個無知的孩子,在教學與育人中蹣跚學步。
畢業(yè)兩年后,他寫給我一封長達五頁的書信。信中他訴說著自己兩年來的進步,感謝我曾經(jīng)的熱心和寬容,感謝我挽救了他的無知,愧疚自己曾經(jīng)的任性和幼稚,并保證用優(yōu)秀的成績來回報我的關愛,考入中國十大軍校就是他給自己定下的奮斗目標。手捧他的來信,欣喜激動感慨各種滋味縈繞在我心頭,淚水悄然滑落。還有什么能比學生的感激更令老師幸福的呢!
班里有個小男孩叫小凱,在家里倍受嬌寵。為了孩子的成長,家長不惜重金送他到市某私立學校學習。但成績不理想,大失所望之下又把他轉(zhuǎn)到我校來讀書。
開始,我發(fā)現(xiàn)他上課不認真聽講,總是在畫卡通人物。提醒了幾回,依然不見效果。后來,又發(fā)現(xiàn)他作業(yè)也是應付了事。我打電話找他家長到校來談話,大有告狀之勢。家長這時才吐露心聲,說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作業(yè)總是磨蹭到晚上10點多。就迷繪畫一項,家里墻上到處都貼滿了他的畫。對于這種癡迷程度,家長也是無可奈何,希望老師多加管教。聽了家長的話,我也無法再指責什么。孩子還小,往往分辨不清事物的輕重主次。喜歡繪畫,不是錯,關鍵是老師和家長該怎么引導。作為老師,我們不能把教育的責任全部推卸給家長。
培根說:“欣賞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開的花朵,漠視者冰結(jié)心城,四海枯竭,叢山荒蕪?!敝懒嗽?,我在時時刻刻尋找解決的路徑。恰巧班委競選,我提議讓小凱參加美術課代表競選;班內(nèi)宣傳欄更新,我讓小凱拿來繪畫作品貼上墻;班內(nèi)開設了每周明星專欄,小凱被評為“繪畫明星”。愛好有了練習的時間,特長有了展示的機會,一次次肯定和滿足,讓小凱的臉上溢出了甜蜜的微笑。慢慢的,課堂上他會聽課了,作業(yè)也能提前完成了,小凱的學習成績逐步上升。
教育是愛的藝術,愛心是理解、欣賞、寬容和激勵,愛心是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如今回首,我才悟出,在那些和學生共處的日子里,我何嘗不也在慢慢成長?遠去的那些喜怒哀樂故事,在光陰的潮汐里慢慢沉淀,驀然回首,獨成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