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陽 姚宏波 孫麗慧 張海燕 郎尉雅 王月靜 李林
以團隊為基礎的教學法(team-based learning,TBL)最早在2002年由美國Oklahoma大學教育學家Larry Michaelsen,在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革創(chuàng)新,提出的新的教學法,并在此后逐漸興起[1-2]。TBL教學法以學生為中心,重點強調基于小組為基礎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溝通能力和合作能力等綜合素質[3-4]。目前組織胚胎學實驗教學仍主要采用“以教師為中心,以驗證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嚴重地阻礙了學生上課的創(chuàng)新性和積極性。TBL教學法不但能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培養(yǎng)了學生團隊合作精神。
2017年3—6月選取我校2016級口腔醫(yī)學專業(yè)1~4班學生進行對比教學,將其隨機分為SBL組和TBL組,每組都是81名學生,年齡(18.35±1.46)歲,男生女生都有,性別隨機,均為2016年高考統(tǒng)招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完全一致,具有可比性。
1.2.1 前期準備 TBL組選取組織學與胚胎學中的兩個章節(jié)進行TBL教學,每個實驗室4~5組,每組4~5人。每組成員構成并非隨機安排,組員構成根據(jù)以往的學習成績搭配分組,每小組中有1名學習優(yōu)秀、組織和協(xié)調能力強、有責任感的學生擔任組長,有1名學習成績一般、學習態(tài)度不夠積極的學生,其余學生為中等。另外分組時要注意小組間的性別均衡,不能全是同一個性別的同學。SBL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
1.2.2 TBL教學實施 根據(jù)《組織學與胚胎學實驗教學大綱》中教學大綱的要求,在上實驗課前1周,將本次實驗課的學習內容下發(fā)到每個小組,由組長組織組內成員完成預習,鼓勵學生自己制作幻燈片等以備課堂陳述。
實驗教學地點安排在我校的微形態(tài)實驗室,實施過程分為5個階段:(1)課堂個人測試:共計10分鐘。上課時,按小組下發(fā)切片,每組4種切片,每人一張切片,每人詳細辨識各自的切片,然后將切片名稱寫在試卷上,并由教師進行評分。(2)小組討論:共計30 min。組長領導小組內成員共同討論學習這4種切片,包括詳細的切片結構等。教師在整個討論過程中可給予適當?shù)闹笇?,并且記錄實驗中出現(xiàn)的問題。(3)小組測試:共計30 min。每組推薦一個成員講解一種切片,具體講解哪種切片由老師隨機安排。在同學講解結束的時候,如有需要補充的地方可以由其他隊員予以補充,如果其他組成員有異議可以以互相辯論的形式進行討論和提問。(4)應用性練習:共計15 min。課堂所討論的內容以結合本章節(jié)的基礎知識進行病例分析為主。各組同學可以在組內討論后對病例中提出的問題以搶答的形式進行回答,對于有不同意見的同學可以相互辯論。(5)反饋評價:共計5 min。上課最后,教師根據(jù)每組講解切片的優(yōu)缺點和小組討論以及病例討論時的表現(xiàn)進行點評,并給各小組進行評分,同時各小組內自評隊員對團隊的貢獻進行組內互相評分。發(fā)放調查問卷,反饋同學對TBL教學方法的評價。
1.2.3 測試與對比 對兩種教學模式教學效果的評估方法采用問卷調查和成績考核的方法。(1)問卷調查:對兩種教學方法采用問卷調查形式進行評價,了解TBL教學方法對培養(yǎng)學生自身綜合能力方面的作用。(2)成績考核:對SBL和TBL 兩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組織學實驗考試成績進行比較。
1.2.4 統(tǒng)計學處理 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課程結束后,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對教學方法進行評價,結果顯示TBL組有77名同學認為TBL教學方法很好,占本組人數(shù)的95.0%,明顯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團隊協(xié)作以及口頭表達能力。SBL組有68名同學認為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一般,占本組人數(shù)的83.9%,同學上課時不是很活躍,討論不激烈。
課程結束后,教研組對兩組學生進行了實驗考試,試題由題庫抽題,監(jiān)考老師隨機安排,教研室老師流水統(tǒng)一閱卷。結果顯示TBL組平均成績(85.6±3.2)分,SBL組平均成績(72.4±3.4)分。結果可以看出,實驗成績TBL組明顯高于SBL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通過教學實驗可以得出結論,TBL教學法相比于傳統(tǒng)的“講—聽—背”直線型教學模式,除了可以顯著提高學習成績之外,還可以全面提升和培養(yǎng)學生的多項能力。
在上實驗課前1周,將本次實驗課的學習任務下發(fā)到每個小組,由組長組織組內成員完成預習,并告知他們要進行個人測試。這樣就可以促進學生在課下利用圖書館、教材、參考資料、實習指導、校園網等多種渠道查閱資料和文獻主動學習。不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使學習的方式更加多樣化,使形態(tài)學上那些繁瑣的知識點不再枯燥乏味,學習更有效率和趣味[5-6]。
上課時,組長領導小組內成員共同討論學習,還可對典型圖片進行拍照或者利用顯微鏡中的指針向組內其他成員示教自己分到的切片等。其他人學習并提問補充,相互討論交流,并做好筆記,顯著提高了團隊合作能力。教師在整個討論過程中可給予適當?shù)闹笇?,也能提高團隊合作解決問題的效率[7-8]。
上課時,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提出問題,這有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討論學習之后,每組推薦一個成員系統(tǒng)講解切片。在同學講解結束后,如有需要補充的地方可以由其他隊員予以補充,如果其他組成員有異議可以以互相辯論的形式進行討論和提問,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9-10]。
總之,TBL教學法是“基于小組為基礎的學習,以小組學生合作學習為主”的教學模式,通過團隊小組成員之間的協(xié)作和團隊的集體智慧,使實驗課教學能在傳授給學生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和語言表達能力等[11-12]。因此,我們應當在今后的組織胚胎學實驗教學中大力提倡應用TBL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