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
?
“雙一流”背景下圖書館學科服務助力中醫(yī)內科學科建設之思考
張俊
河南中醫(yī)藥大學圖書館,河南 鄭州 450046
統籌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背景下,高校圖書館要根據高校自身特點,突出中醫(yī)特色,提供中醫(yī)學術評價;全面服務于教學臨床科研,夯實學科建設基礎;壯大學科館員團隊,明確穩(wěn)定研究方向;創(chuàng)新學科服務模式,強化學科服務網絡平臺建設,提高學科服務效能。圖書館學科服務應提供具有中醫(yī)特色的學科服務,助力中醫(yī)內科學科建設,為大學建設和學科建設做出應有貢獻。
“雙一流”;中醫(yī)內科;學科建設;學科服務;圖書館
2015年11月,國務院正式印發(fā)《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1],我國將統籌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對建設過程、建設成效進行動態(tài)跟蹤、動態(tài)分析、動態(tài)調整,扶優(yōu)、扶需、扶特、扶新,使“雙一流”建設定位合理、特色突出、差別化發(fā)展。
一流學科建設是一流大學建設之基礎,中醫(yī)內科又是中醫(yī)臨床其他各科的基礎,是最能體現中醫(yī)藥特色和優(yōu)勢的學科,需要遵循中醫(yī)藥自身發(fā)展規(guī)律,繼承、創(chuàng)新、發(fā)揚中醫(yī)藥特色,建成高水平的教學、臨床、科研結合的重點學科,形成穩(wěn)定的研究方向,擁有高層次中醫(yī)藥研究專門人才,構建符合中醫(yī)藥科研特點的科研激勵機制。而這一目標的實現,需要大量的有效信息支撐,需要專業(yè)的信息學人才的參與,需要及時追蹤分析學科發(fā)展動態(tài),基于此,應將圖書館學科服務融入中醫(yī)內科學科建設,發(fā)揮其掌握最新情報、擁有專業(yè)知識等特點,助力中醫(yī)內科學科建設。
圖書館學科服務是以用戶為中心,通過圖書館員嵌入用戶科研過程和場景,有機地將圖書館的資源和服務與用戶的需求相結合,主動地根據用戶的科研、教學需求,提供及時、有效、有深度的信息服務與知識,直接支撐用戶的科研與教學,與用戶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充分實現圖書館的功能與價值[2],是圖書館日常工作的延伸與拓展,具有積極主動服務的特點。
圖書館應該超越其文獻資源保障服務的基本職責,以學科服務形式參與學校學科建設[3],成為學科建設過程中的決策顧問者、政策規(guī)范者、教學參與者、科研推動者、臨床評價者,最終成為學科建設者。
中醫(yī)內科學是運用中醫(yī)學理論闡述內科所屬病證的病因病機及其證治規(guī)律,并采用中藥治療為主的一門臨床學科。是中醫(yī)學學科的主干課程,也是臨床其他各科的基礎,其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醫(yī)學的發(fā)展水平[4]。在中醫(yī)內科學科建設過程中,仍然需要保持、發(fā)展其中醫(yī)特色,完善中醫(yī)理論,指導中醫(yī)臨床。
學科服務需要利用其資源優(yōu)勢,針對不同章節(jié),收集、篩選具有中醫(yī)特色的理論、方藥、臨床醫(yī)案,進行相應總結、分析、分類,不斷充實中醫(yī)內科學,使其學科建設的方向明確、論述準確、結果精確。比如水腫,臨床可以由肝源性、腎源性、心源性、內分泌性、營養(yǎng)不良性等眾多因素導致,而學科服務應針對其中醫(yī)病因風邪外襲、瘡毒內陷、水濕浸漬、飲食勞倦、先天不足等收集中醫(yī)理論、方藥、病案,進行分析、分類,將具有中醫(yī)特色的學術研究進展及評價提供給一線教師,充實教學內容。
學科建設的目的是提高學術水平,而反映學術水平的核心是臨床療效[5]。好的學科建設,應該是教學、科研、臨床的全面協調發(fā)展。與此對應,學科服務首先應服務于教學,針對內科學科不同的專業(yè)方向,篩選、整理、提供不同專業(yè)的最新成果,應用于教學,使教學內容緊跟學科發(fā)展前沿,以此來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進一步培養(yǎng)高素質學科人才[6];其次,學科服務應服務于科研,從科研課題的選題、論證、申報、實施、結項、鑒定等不同的時間節(jié)點積極參與,提供詳細、先進、科學的理論支持、科研支撐,在實踐中完善學科服務,同時也進一步充實學科館員的專業(yè)知識;再次,學科服務應服務于臨床,目前,臨床方案的制定、實施及臨床療效的判定均需要大數據的支持,而這些不是一般臨床人員所擅長,恰恰是學科館員的優(yōu)勢所在,在重要臨床措施實施前,結合學科館員的大數據分析,可以提高臨床工作的準確性、先進性、科學性。相信有了圖書館學科服務的參與,學科的教學、科研、臨床工作均可以做到理論充實、證據充足,使一流學科建設的基礎更加夯實。
學科服務是一項長期的龐大工程,這項工程包括人才建設、團隊建設、平臺建設等,但歸根到底是人才建設,學科館員是高校學科服務的主體[7],要使學科館員在圖書館專業(yè)基礎上不斷完善充實學科專業(yè)知識,完成向學者型館員、學術型館員的角色轉化。
中醫(yī)內科學科作為中醫(yī)藥院校的最大學科,其學科人員多、學科專業(yè)多、研究方向多,如果沒有足夠數量的學科館員,學科服務無從談起。內科學科包括肺病、心病、腎病、腦病、脾胃肝膽病、內分泌疾病等眾多學科方向,不同方向的教學、臨床、科研需求也各有不同,所以,學科服務建設需要從學科館員人才團隊入手,不斷壯大館員隊伍,提高館員素質,明確、穩(wěn)定學科館員的研究方向,以一人一方向或者一人多方向模式來滿足學科服務需要,為學科建設做到精準服務,及時統計對口學科SCI、EI收錄情況,及時提供學科服務的指導和培訓,及時提供對口學科的最新文獻信息,及時開展對口學科實體與虛擬咨詢服務,及時解答信息知識方面的疑問[8]。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以及中醫(yī)內科學科研究方向的細化,學術數據愈發(fā)龐大,單一的面對面學科服務很難滿足一流學科建設的需求,所以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學科服務模式,更好地為學科建設、教學、科研、臨床工作保駕護航。
首先要強化學科服務網絡平臺建設,應在圖書館主頁的醒目位置顯示學科服務相關欄目,建立分級、分層次、細化的鏈接菜單,形成全新、便捷的智慧型資源門戶;其次,要加強網絡平臺的互動化服務,在網絡平臺建立參與機制,鼓勵學科用戶充分參與平臺建設并對學科服務進行積極反饋[9];再次,要加強智能化建設,突出學科資源云匯聚,加大用戶個人空間管理,增強聯盟移動學科咨詢和多角色交流互動等功能[10],學科館員也可以采取多種方式實現數字化文獻的定向推送;最后,要加強網絡平臺多樣化建設,利用移動科技,通過微信、微博等不同渠道,為用戶提供及時、有效的學科服務,使學科服務的時間、空間局限性最小化。
一流學科建設是一流大學建設的基礎,中醫(yī)內科學科建設是中醫(yī)藥院校學科建設之重點,學科服務的全面性、專業(yè)性、新穎性、多樣性、實用性、時效性建設是“雙一流”背景下學科建設的需求。圖書館要結合大學的發(fā)展定位和學科的專業(yè)優(yōu)勢,拓展和深化學科服務,提高服務效能和服務質量,為大學建設和學科建設做出應有貢獻。
[1] 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印發(fā)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的通知[EB/OL].(2015-10-24)[2018-03-01].http://www.gov.cn/ 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
[2] 初景利,孔青青,欒冠楠.嵌入式學科服務研究進展[J].圖書情報工作,2013,57(22):11-17.
[3] 吳玉玲.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滯后原因分析及改進措施[J].新世紀圖書館,2017(1):40-45.
[4] 周仲瑛.中醫(yī)內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7:1-3.
[5] 過偉峰.關于中醫(yī)內科腦病學科建設的思考[J].中醫(yī)雜志,2007,48(1):75-76.
[6] 乙青.面向一流學科建設的高校圖書館資源保障策略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7(10):25-28.
[7] 涂文菠.“雙一流”政策下的國內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探討[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17,35(3):62-64,78.
[8] 成舒云.“雙一流”背景下醫(yī)學院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的價值研究[J].圖書情報導刊,2017,2(7):40-43.
[9] 熊欣欣,李艷芬,周曉麗.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解決方案——LibGuides綜述[J].圖書館學研究,2011(6):33-36,32.
[10] 湯妙吉.圖書館智能化專業(yè)學科服務平臺建設[J].現代情報,2016, 36(6):100-102,107.
Reflections on Construction of TCM Internal Medicine Assisted by Library Subject Services under Background of “Double-First Class”
ZHANG Jun
(Library of 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450046,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ordin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world-clas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first-class subjects, librari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CM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rovide academic evaluation of TCM; Fully serve the teaching clinical research and consolidate the foundation of subject construction; Strengthen team of librarians and confirm research direction; Innovate the subject service model,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ubject service network platform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subject services. Library subject services should provide subject service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CM, help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l medicine, and make contributions to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subjects.
“double-first class”; TCM internal medicine; subject construction; subject services; libraries
10.3969/j.issn.2095-5707.2018.06.003
G252
A
2095-5707(2018)06-0009-03
(2018-05-02)
(2018-06-04;編輯:魏民)
張俊.“雙一流”背景下圖書館學科服務助力中醫(yī)內科學科建設之思考[J].中國中醫(yī)藥圖書情報雜志,2018,42(6): 9-11.
2018年河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河南省經濟學團體聯合會調研課題(SKL-2018-874)
張俊,E-mail: zjhnzyt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