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發(fā)展,當前各學科知識的教學模式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轉變,以小學語文為例,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就有意識地融入了游戲化元素,一方面滿足了小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另一方面也提高整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過,研究發(fā)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中游戲化教學的現(xiàn)狀并不容樂觀,鑒于此,本文將對此相關內容進行淺析,并為此提出更加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游戲化教學現(xiàn)狀;創(chuàng)新;進行淺析
一、 引言
小學生普遍對游戲化教學模式比較感興趣,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更是要充分發(fā)揮游戲化的優(yōu)勢,并為學生組織更多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而這實際上也是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的一大體現(xiàn)。不過,由于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存在,從而使得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模式效果并不樂觀,為了提高整體教學質量,促使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模式實現(xiàn)創(chuàng)新就顯得十分必要。
二、 小學語文教學中游戲化教學現(xiàn)狀
1. 游戲化教學的內容比較單一
整體而言,小學語文教學所涉及的內容本身不是很多,加上部分小學語文教師不愿意去開發(fā)新的課堂教學內容,所以,在游戲化教學模式得到廣泛應用的背景下,很多小學語文教師都會借鑒這一教學形式。
然而,不同的小學生具有不同的學習特點,其整體語文成績也存在巨大差異,如果教師采用的游戲化教學模式過于單一,且很可能不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長此以往,也會讓學生厭倦對語文知識的深入學習。
2. 游戲化教學的過程十分混亂
眾所周知,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對于正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游戲化教學模式正好滿足了他們的各項心理需求。
可是,在研究調查中卻發(fā)現(xiàn):35%的教師在開展游戲化教學活動的時候,都無法有效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主要在于很多小學生一旦融入到游戲活動中,就如同脫韁的野馬,甚至還存在學生在課堂上大聲喧嘩,打鬧等問題,而這也就導致游戲化教學活動和實際語文教學內容之間的距離變得越來越大。對于一些沒有太多經驗的教師而言,更是無法明確教學的重點,自然也就無法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三、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游戲化教學的創(chuàng)新
1. 構建情景游戲化教學模式
對于小學生而言,參與游戲化的教學活動更能激發(fā)自身的學習興趣,但如果教師還專門為他們構建情景化的游戲場景,則更能加強小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狐貍和烏鴉》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則能以此構建相關的教學情境,從而使得學生獲得身臨其境之感。比較常用的辦法就是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相關影視片段,且引導學生到臺前來扮演自己喜歡的動物,有條件的班級,還可以為學生準備好相應的面具和服裝等道具。除此之外,在一些細節(jié)地方也要尤其重視,比如:利用音效營造出烏鴉唱歌的聲音,從而使得學生身臨其境之感變得更加強烈。
總之,利用多媒體構建情景游戲化教學模式,既能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同時也能為學生營造出一個更加和諧友愛的學習環(huán)境。
2. 游戲化教學堅持“以人為本”理念
所謂“以人為本”教學理念的滲透和貫徹,則意味著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會更加關注學生的喜好、個性、需求等情況。尤其是采用游戲化教學模式的時候,一定會提前對班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進行分析,這樣也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并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
比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烏鴉喝水》這一課文的時候,相關游戲活動的設置就要充分考慮到一年級小朋友的理解能力,其中,“石子填瓶”這一游戲就能最大限度上滿足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即在課程開始前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然后給每個小組發(fā)放一個窄口瓶子,以及一些大小不一的石頭,接著就鼓勵學生按照烏鴉喝水的方法進行游戲,哪一個水位最先漫出瓶子的小組將獲得獎勵。
事實證明,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不但能夠從中感受到烏鴉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質,同時也能實現(xiàn)游戲化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性。
3. 豐富游戲化教學活動形式
小學語文教學中游戲化教學創(chuàng)新,還表現(xiàn)為整個游戲化教學活動形式的豐富且多樣性。所以,結合教學目標開展多樣教學活動,不但能夠讓學生深入課本知識學習中,同時也利于實現(xiàn)“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
比如:在教學《春曉》這首古詩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圍繞春天的主題思想來設計相關的課堂游戲,即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對春天的美景進行想象,并通過畫畫比賽挑選出最優(yōu)秀的繪畫作品。
除此之外,在教學時間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到戶外去感受真實的春光美景。
總而言之,豐富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活動形式,小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也將實現(xiàn)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
4. 創(chuàng)新不同題型的游戲化教學模式
小學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兩大題型是作文和閱讀。以往作文教學都是遵循的傳統(tǒng)模仿,講解模式,但是游戲化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之后,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也相應地發(fā)生了變化。
比如:某次作文訓練的要求是寫你最熟悉的人或物,對于語文基礎能力較差的學生而言,很難完成這一任務。為此,教師就可以將其改成一個名為“猜猜他、她、它是誰”的猜謎游戲,即要求每個學生都選一個自己最熟悉的物或身邊的人,然后通過描述肖像、語言、動作等內容,讓其他同學來猜。雖然這種教學形式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卻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久而久之,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也將得到明顯提高。
至于閱讀教學,其游戲化教學形式則和寫作完全不一樣,以《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教學為例,為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教師通常會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角色扮演,比如:A同學扮演小壁虎;B同學扮演小魚……
四、 結語
小學生天生就很喜歡游戲,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現(xiàn)游戲化教學,不僅滿足了學生的實際學習心理,而且也符合新課改要求。鑒于班級每個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都存在較大差異性,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就必須要對原來的游戲化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這樣也才能確保游戲化教學模式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董雪琴.小學語文教學中游戲化教學現(xiàn)狀與創(chuàng)新[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10).
[2]沈秀文.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哲學思考[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5(10).
[3]翟鄧艾.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淺探[J].學周刊,2017(06).
作者簡介:
吳雯,江蘇省昆山市,昆山開發(fā)區(qū)兵希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