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西方國家的感恩節(jié)傳到了中國,其中的感恩也是中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之一。對于學校而言,如何用感恩教育架起家校聯(lián)系的橋梁。筆者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如何用感恩教育架起家校聯(lián)系的橋梁,希望能給同行有所啟發(fā)。
關鍵詞:感恩;教育;家校;橋梁
教育的終極目的是讓人成為真正的人,讓孩子自己學會成長,走上成熟。教師要關注全體學生,加強家校溝通,走進學生的心靈,開啟學生的心智,不再把學生看成是“問題”學生,而是幫助學生解決他們的問題。
一、 感恩教育的意義
有一首歌叫《感恩的心》,這首歌想必大家都聽過。那么中華傳統(tǒng)美德中也有一個美德就是讓人學會感恩。尤其是現(xiàn)在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獨生子女的數(shù)量眾多,并且互聯(lián)網(wǎng)的不斷發(fā)展,很多學生的思想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特別是由于父母家人的過多溺愛,讓很多學生容易變得自私,做事情的時候不會考慮他人感受。當?shù)搅饲啻浩诘氖虑椋捎谏硇陌l(fā)展的特點,讓他們變得更加叛逆,讓家長和學校都會感到頭疼。所以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既需要感恩教育。要讓學生學會尊重他人,感謝他人對自己的幫助。學會感恩,首先就需要知恩,中國人講究的就是知恩圖報,所以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讓學生知道感恩是一種美德,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
感恩教育的意義是什么,意義如下:一、在校園內能夠開展感恩教育活動,有助于幫助更多的學生提高素質以及個人素養(yǎng),能夠培養(yǎng)學生更健全的人格,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責任意識、自立意識;二、開展感恩教育活動,讓學生知恩,然后幫助學生在人際交往中能夠擁有更好地面對未知考驗的勇氣,能夠讓學生與自己的家庭成員處理好關系,營造家庭和睦的生活氛圍;三、開展感恩教育,就是為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特別是社會價值觀這一方面,讓他們以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面對世間的一切。
二、 如何用感恩教育架起家校聯(lián)系的橋梁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教育理念發(fā)生著深刻的變化。如何構建一種良性的家校合作方式,使學校教育更健康地融入家庭、走向社會?如何用感恩教育架起家校聯(lián)系的橋梁?我個人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 明確感恩的目的
感恩教育的初衷和目的都是為了能夠讓學生擁有一顆感恩之心,擁有健全的人格,能夠與父母家人好好相處,能夠在處理人際關系上更加坦然和輕松面對。所以感恩教育不僅僅對學生有意義,對老師、學校、家庭、社會都是有意義的。感恩教育讓學生感謝老師的教誨之恩,然后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認真聽老師的話,自覺積極主動地配合老師的工作;對于家長而言,感恩教育在讓學生知道感謝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后,讓家長與學生的關系更加親密,這樣就會讓家長更加支持老師的工作,支持學校的工作,在今后的生活里與教師、學校保持密切聯(lián)系,這就是應用了感恩教育架起了家校聯(lián)系的橋梁,感恩教育活動的各種組織,都是學??梢耘c家長進行溝通聯(lián)系的,然后在雙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開展,在探討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就有了更多的溝通,更多的了解。
2. 給學生開展各式各樣的感恩教育活動
古人語:“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彼詫τ趯W生開展感恩教育活動是必要的,但是過多地感恩教育活動,并且陳舊的組織方式會讓學生感到厭倦,這樣就需要給學生開展各式各樣的感恩教育活動,從一味的主題演講、講座又或者是主題班會這種陳舊的組織方式需要轉換成比較新鮮的組織方式,可以讓學生在多媒體屏幕上觀看一些國外的電影,讓他們了解到西方家庭的歡樂或者是悲傷,讓自己對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而感到幸福和感恩,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成長,能夠讓學生對自己所處的現(xiàn)狀感到知足和滿意,讓他們回家對自己的父母表達感謝,這樣能夠緩解親子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和家長之間的溝通更融洽,消除親子之間的隔閡,能夠讓家長和學生友好相處。
3. 與學生家長保持聯(lián)系,保持溝通
大部分的家長對于學生在校的表現(xiàn)時十分關注的,所以想要讓感恩教育架起家校聯(lián)系就必須要與學生家長保持聯(lián)系,保持溝通。除了在家長會和學生的家長進行一定的會面交談之外,還可以通過微信和電話等方式與學生的家長進行學生情況的匯報和了解,在溝通的過程中注意了解家長與學生的親子關系,了解過后就可以根據(jù)不同的親子關系對他們提供不同的幫助。特別是對于親子關系比較差的學生和家長而言,那么就可以組織感恩教育活動,讓雙方在接受教育之后完成親子活動,在活動的過程中敞開心扉,學生體諒爸爸媽媽的辛苦,家長原諒學生一時的任性。諒解彼此,消除親子之間的隔閡,讓親子關系更加和諧。在活動之后,學生與家長的關系如寒冰一樣融解之后,才能夠在今后的家庭中良好相處,使得家庭和睦,幸福美滿。
4. 設立家長開放日,教師定期家訪
為密切家校聯(lián)系,增進親子關系,學??梢愿鶕?jù)自己情況設立“家長開放日”,讓家長走進學校,走進課堂;近距離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與老師親密接觸,調動全體家長參與學校管理的積極性,拓展家庭教育的空間。聽課活動可以由家長委員會組織安排。聽完后,學校要認真收集整理家長的反饋意見,并且校方與相關教師和家長認真溝通。另外,鼓勵教師家訪,在家訪中要樹立服務意識、主動意識和平等意識;要做到態(tài)度謙虛、誠懇,介紹全面、客觀,記錄詳盡、認真。主要介紹學生優(yōu)點,鼓勵學生。對貧困生、學困生等特殊學生家庭要經(jīng)常家訪,及時排解學生思想負擔和心理壓力,幫助他們克服困難、積極上進、健康成長。
三、 結束語
每一個學生的成長都離不開三個方面的環(huán)境:家庭、學校和社會。對于學生而言,學校和家庭是最重要的環(huán)境。如果缺失任何一方,我們的教育都是不全面的,學生的心理發(fā)展也是不健全的。所以我們必須跟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力求在教育方面達成共識,形成教育合力。感恩教育架起了老師與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更架起了家長與學校聯(lián)系的橋梁。
參考文獻:
[1]馬萍萍.架起家園共育的橋梁[J].四川教育,2015.
[2]張文愛.有效溝通:架起家園共育的橋梁[J].兒童與健康,2017.
[3]袁秀芳.用信息技術架起家園共育的橋梁[J].都市家教,2016.
[4]陶金麗.愛——架起家園共育的橋梁[J].新課程,2015.
作者簡介:
武婷卿,江蘇省昆山市,昆山花橋國際商務城中等專業(yè)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