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曉麗
摘 要: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是要讓學生知道為什么讀、怎樣讀,并促使其養(yǎng)成會讀、愛讀的好習慣?,F(xiàn)代語文閱讀教學應摒棄傳統(tǒng)應試教育中重分數(shù),輕技能的弊端,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彰顯語文學科獨特的魅力。
關鍵詞:語文教學;閱讀教學;能力培養(yǎng);作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8-0070-01
閱讀分析和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兩部分,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也對此尤為重視。如何有效開展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師一直在認真研究和探索的問題,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如火如荼的閱讀教學改革在華夏大地上開花結(jié)果,有力地推動了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要想提升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就要從教學的根源和目的入手,讓學生深入理解語文閱讀的重要性,同時結(jié)合科學的閱讀方法,讓學生真正愛上語文閱讀。
一、為什么讀
這是首先必須讓學生知道的事情,學生為什么要進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閱讀的重要性在哪?中國古語有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弊x書不僅能讓學生學到一些知識,明白一些道理,而且還能積累一些好的詞語,這些詞語是寫作的源泉,能幫助學生更準確地表達意思。一些千古名句也是通過閱讀來了解掌握的,學生讀懂了這些語句就能更好地了解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在寫作時也可以適時地加入一些名言名句,以提升自身的寫作水平。
二、怎樣讀
在學生了解了讀書的好處之后,教師還要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讀書技巧,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的人讀書,囫圇吞棗,一目十行,很快就讀完了,對書的內(nèi)容模糊的有個印象,但沒過幾天就忘記了,這種讀書的方法是不可取的。還有的人讀書采用快速瀏覽的方法,這種方法對整篇文章的大致內(nèi)容能夠有所了解,但對于細節(jié)就不能夠深刻把握了,致使許多細節(jié)都在快速閱讀中錯過了,讀過的書就像讀了故事梗概或是文章的縮寫,去的多,留的少。所以說,學生對讀書方法的選擇十分重要。拿到一本書后,至少應該讀三遍,第一遍為通篇瀏覽,對書的內(nèi)容有一個大致了解;第二遍則要細讀,仔細斟酌作者是怎樣通過詞句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第三遍要在書上做讀書筆記,如果書是借的,可以在筆記本上完成。三遍過后,大到書的體裁,小到書的內(nèi)容和細節(jié),都會了然于胸。不僅如此,學生還可以學習和借鑒作者的寫作手法,文中的優(yōu)詞好句也可以成為其日后寫作的素材,真正達到閱讀的目的。
三、讀與說相結(jié)合
讀書不能讀“啞巴書”,要把讀和說結(jié)合起來。目前的小學語文教材在每組文章之后的學習園地里設了口語交際欄目,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鼓勵學生在讀書之后能相互交流,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學生在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之后,還能傾聽別人的想法,相互借鑒、相互學習,對閱讀能力的提高能起到促進的作用。教師還可以開展學生“讀后說”活動,在學生閱讀之后說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并能引用原文加以輔證。學生在進行交流時不必要求其長篇大論,面面俱到,即便只是學會了一個好詞,知道了一個好句,也可以拿來交流。“說”是對“讀”的一個延續(xù),“說”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讀”,如果學生都能先讀后說,相信其閱讀分析的能力會有明顯提高。
四、讀與寫相結(jié)合
語言學習的最高境界就是“能說會寫”,文章寫得好壞是衡量語文學習水平的重要標準。教師在引導學生會讀書、愛讀書之后,要讓學生能夠?qū)W以致用,即“寫出來”。教師可以從讓學生寫讀后感和觀后感入手,一開始對于學生的要求不要太高,大多數(shù)學生有讀無感,大篇幅引用原文,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不要緊,“感”是在熟讀之后自然產(chǎn)生的。這時教師只需要加以適當引導,并做出一些提示,就可以使學生的感想由一兩句逐漸擴展到三四句、四五句,最終達到一段甚至一篇完整的文章。待學生熟練掌握寫作的技巧后,再引導學生嘗試其他體裁的寫作,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五、讀與想相結(jié)合
在讀過一篇好文章或一本好書之后,要及時進行思考,才能挖其根本,悟其精髓,把作者的觀點和文采真正變成自己的。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在閱讀之后勤于思考、善于變通,不能死讀書、讀死書,在閱讀訓練中要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例如,思考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如果讓我們來寫,會怎樣寫?作者這樣寫的好處與缺點在哪兒?這種做法不僅能提升學生思維的活躍度,而且也能夠拓寬學生的思路。“讀后想”看似簡單,但實際做起來并非易事,教師要在此過程中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將“讀”與“想”相結(jié)合,讓學生越讀越愛讀,越讀越聰明。
六、結(jié)束語
如果想讓學生能讀書、會讀書、愛讀書,教師就應當樹立榜樣,以身作則,這樣才能更好地指導教學活動,學生也才能通過耳濡目染,對閱讀由衷地產(chǎn)生興趣。為了提升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還要讓學生從根本上了解讀書的目的和讀書的方法,將讀書與“說”“寫”“想”相結(jié)合,并合理地加以指導,使學生在“讀”的基礎上感受語文學科獨特的魅力,提高語文綜合能力,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陸小平.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國教育學刊,2011(S1).
[2]李仁甫.閱讀教學:生成于真正的學情[J].江蘇教育,2016(19).
[3]代順麗,王榮生.語文閱讀教學有效問題的本質(zhì)特征[J].課程·教材·教法,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