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育課在中職院校眾多科目中備受同學們歡迎,可是我們經??吹皆谥新氃盒5捏w育課上兩極分化嚴重,男生酷愛體育課,而女生在體育課上的表現(xiàn)卻每況愈下,尤其是中職院校女生占大多數(shù),女生在體育課上的積極性不高直接影響了體育課整體的教學質量,本文試圖找出女生上體育課興趣不高的原因并提出相關的對策,以提高體育課的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
關鍵詞:中職院校;女生;體育課;學習興趣
一、 引言
我們經常會看到在體育課上相當一部分女生對學習表現(xiàn)得不主動、不積極,對老師布置的內容通常是敷衍了事,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有主觀的、客觀的以及中職院校的自身原因。但最主要的還是女生對體育課沒有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如何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課的學習興趣對教師是否能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至關重要。本文重在積極分析中職院校女生在體育課上興趣不高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使中職院校的女生都能主動、積極地投入到體育課中去,進而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
二、 影響中職院校女生對體育課興趣的原因
1. 女生自身的生理因素
中職院校的女生正值青春期,身體發(fā)育加快,隨之出現(xiàn)懶惰、害羞等特征,所以經常有女生找借口不愿意參加體育活動。而且女生在這個年齡比較開始注重形象,在衣著上經常有穿牛仔褲、緊身衣、厚底鞋等服裝,這些現(xiàn)象都非常不利于上體育課。
2. 體育課教學內容安排不合理
在中職院校體育課通常沒有統(tǒng)一的教材,都是教師自行安排教學內容,往往教學內容陳舊,不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尤其很多教學內容還比較傳統(tǒng),充滿了競爭性和劇烈性,大多數(shù)女生都不愿意參與。所以在制定教學內容時,盡量選擇適合女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女生比較感興趣的項目。
3. 體育場地器材的缺乏
中職院校的領導對體育課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對體育場地器材的投入少之又少,場地的缺乏,器材的陳舊讓學生對體育課漸漸失去了興趣。
4. 中職院校自身特點
中職院校的學生面對就業(yè)壓力比較大,在校期間把過多的精力放在擇業(yè)上面,忽視了體育鍛煉的機會。
三、 提高中職院校女生體育課興趣的對策和建議
1. 在體育課教學內容上新穎獨特,符合學生的性別特點
以往的體育教學內容枯燥乏味,內容單一,經常是足、籃、排三大球或田徑為主,還有一部分老師在準備活動跑步后就自行解散。這種一成不變的教學內容大大削減了學生尤其是女生對體育課的興趣。相比男生,女生一些特定的身體因素,比如身材發(fā)胖、膽小、懶惰等,所以女生并不喜歡競爭性比較強,太過劇烈的運動,我們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應多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尤其以女生為主的體育課堂應該在教學內容上多下工夫,將女生能夠接受的、動作比較優(yōu)美的、運動量適中的、趣味性又比較強的運動項目引入課堂內,比如一些民族、民間體育類項目,像武術、輪滑、打陀螺等,還有瑜伽、健美操也都比較適合女生的性別特點。
2. 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
體育教師要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業(yè)務能力,體育教師進修學習的機會很少,一些新興,同學們比較感興趣的體育活動在體育課堂上開展不起來,
因此,要多提供教師進修的機會。
3. 加大體育場地器材的投入,引進新興體育項目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體育課能不能順利完成,場地、器材是保障。但在走訪過程中發(fā)現(xiàn),大部分中職學校并不重視體育設施的投入,器材單一陳舊,場地多以籃球場為主,而大多數(shù)女生并不喜歡籃球運動。很多新興的體育項目,比如輪滑等沒有足夠的設備是很難開展的。所以加大體育場地器材的投入,引進新興體育項目才能激發(fā)女生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終身鍛煉的習慣。
4. 師生關系和諧融洽
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能建立學生輕松愉快的學習心理,能使課堂教學順利地進行,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作為體育教師,應該走近學生,了解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使課堂氣氛輕松融洽,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5. 大力宣傳體育鍛煉的價值,使學生認識到鍛煉的意義
在陰雨天氣室內課是宣傳體育鍛煉的大好時機,適當?shù)捏w育鍛煉不僅可以增強體質預防疾病,還可以陶冶情操,保持一個健康的心態(tài)。
四、 結語
總之,隨著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倡導,體育課是中職院?;A課之一,而中職院校以女生為主,女生對體育課的興趣直接影響是否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要培養(yǎng)中職院校女生對體育課的興趣,主要從思想上宣傳,教學內容的選擇,場地器材的投入,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等幾方面入手。讓女生從心里真正愛上體育課,真心愿意從事體育運動,才能真正促進女生的身心健康,達到終身體育鍛煉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國譜.女大學生體育興趣調查與分析[J].湘潭大學學報:社會科版,1994,18(2):117-119,23.
[2]王長粉.南京市高職院校學生體育態(tài)度的調查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7.
[3]陳欣華.中職體育教學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J].科技信息,2010(7).
作者簡介:趙婧,吉林省梅河口市,通化師范學院分院海龍分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