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國家對于教育的關注是有目共睹的,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對職業(yè)教育的不斷改革,中職教育也越發(fā)受到重視,在中職語文教學當中引入項目教學法,有利于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轉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與學習方式,使中職語文真正做到提高學生的職業(yè)素質的作用。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中職語文教學;應用
近些年來,我國經濟不斷的發(fā)展,使得教育教學層面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們不斷地更新了其對于教學方面的理念,尤其是近些年來國家對職業(yè)教育的不斷關注。對于中職教育而言,其對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就是培養(yǎng)更多專業(yè)化的人才,以適應社會對于職業(yè)人才的需要。而中職語文教學能夠提高學生各個方面的素質,這對中職的整體教育非常重要。將項目教學法引入中職語文教學當中,提高學生發(fā)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最終有利于中職學校教育目標的達成。
一、 項目教學法的概述
項目教學法指的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獨立地處理一個項目的過程,在整個學習過程當中,讓學生獨立地安排學習的方式方法,獨立解決在學習當中遇到的所有問題與困難。項目教學法能夠提高學生對于教學活動的參與程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積極性。項目教學法符合當下我們所倡導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
二、 中職語文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
(一) 欠缺相對獨立的中職語文教學法
從當前我們的中職語文教學來看,由于很多的中職教師都是來自于普通的中學,他們都接受的是正統(tǒng)的師范教育,因而他們對中職院校學生習慣性地采用普通高中的語文教學方法。但是,中職學校與普通高中對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是不相同的,因而普通高中的教學方法通常也并不適用于中職院校。因而,中職語文實際上是缺乏相對獨立的語文教學方法的,而且也很少有人專門去研究中職院校對語文教學應采用怎樣的教學方法,這就致使中職院校的語文教學從實際上來說已經背離了其應有的教學效果。
(二) 教學內容重復高中教材
長期以來,中職語文的教學內容都是依照高中教材進行的,教學內容仍然沿用著高中的教學內容,中職教師照搬普通高中的教學大綱對中職學生進行授課,這就從本質上導致了中職語文教學的教學目標與中職教學相背離,忽視了中職學生的特點,從而導致中職學生對教學內容完全不感興趣,因而教學內容與他們的實際學習沒有關系,學生打不起精神來學習。
(三) 中職學生本身的底子薄弱
中職學校的學生本身的基礎相較于其他層次院校的學生來講相對較弱,另外中職院校本身對于學生在技能方面的培養(yǎng)也要大于其在文化知識層面的培養(yǎng),對語文這類文化課程的不重視,使得學生也對這樣的課程并不感興趣,并不重視,從而很多學生在上課的過程當中選擇逃課,或者做其他無關的事情,最終導致語文教學的教學本質并未凸顯出來。
三、 將項目教學法引入中職語文教學的意義
首先,項目教學法的引入能夠促使學生自覺地進行學習。項目教學法就是要發(fā)揮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能夠從自身出發(fā),在解決項目的過程當中,激發(fā)自己的潛能,引發(fā)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比如在教學《北京胡同》一課的時候,就可以將學生分組,讓學生進行分工合作,根據地圖設計胡同游覽的路線圖,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整體的思維能力與表達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其次還能夠促進與專科課程的相互滲透。語文教師在備課的過程當中要與其他專業(yè)課教師合作,并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這樣才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學《敬業(yè)與樂業(yè)》一課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與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教師合作,培養(yǎng)學生認識敬業(yè)樂業(yè)的意義所在,讓學生認識到敬業(yè)與樂業(yè)的職業(yè)精神,這樣與其他專業(yè)課程相互滲透,幫助學生了解敬業(yè)、樂業(yè)的職業(yè)精神,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方位的提升。
四、 中職語文教學中項目教學法的應用
(一) 設置項目目標
項目教學法實施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先確立一個項目的主題,只有確立了項目的主題,項目才能夠展開。在設置主題的過程中,要注意項目主題的適度,要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這個項目當中來,項目的設置不能夠過難或者缺乏可操作、可執(zhí)行性。比如,語文教師可以將語文教材當中的內容根據學生的學情進行重新的優(yōu)化整合,按照適宜學生的方式重新規(guī)劃主題,設置相關的情境,如可以設置辯論賽、旅游路線等等方式幫助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學習。
(二) 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項目教學法的最本質特點就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項目當中來,使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教學的機會,并在這個過程當中,幫助學生養(yǎng)成積極思考、主動解決困難的能力,幫助學生學會學習。中職語文的教學目標是要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因而,在進行項目的過程當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和鑒賞的能力,要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進來,從而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分析與解決問題,提高語文課程的實效性,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三) 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我國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一般都是以教師為主體地教學方法,教師在講臺上照本宣科地教,學生在下面被動地學。這樣的教學方式非常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因而我國在不斷的教育教學的改革過程當中提倡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項目教學法作為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當中來,讓自己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不再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而是一個主動學習的建構者,自己積極地進行學習,進行知識的建構,這樣就從本質上提高了學生在教學當中的參與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與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婷婷.項目教學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考試周刊,2017,(34):51.
[2]鐘鈺.項目教學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外語文,2017,(13):50.
[3]池蘇蘇.探析項目教學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07):174.
作者簡介:
許軍,河南省新鄉(xiāng)市,新鄉(xiāng)市職業(yè)教育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