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忠勛
摘要:在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語文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是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于是將閱讀教學與寫作相結合就產(chǎn)生了隨文練筆。隨文練筆能充分發(fā)揮閱讀材料的教學作用,它不但能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鑒賞文章的能力,還可以使學生的寫作水平得到提高。接下來,本文將探討在閱讀教學中進行隨文練筆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隨文練筆;策略
引言:
隨文練筆是在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基礎上進行寫作的過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巧妙地將文章進行改寫、擴寫、縮寫等寫作訓練,用閱讀推動寫作,以寫作帶動閱讀,二者合二為一,有效地提升課堂效率。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老師要不斷發(fā)覺閱讀文章的作文訓練點,拓寬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不斷尋找新的策略,為學生搭建良好的訓練平臺。
一、增強學習的趣味,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是隨文練習設計的基礎性工作。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學生感受到了寫作的趣味,教學課堂的質(zhì)量才會提高。在閱讀材料的選擇上可以多選擇趣味性強能給學生充分思考空間的文章以便讓學生有話可談,從而推動隨文練習的開展。另外,教師在課堂中要抓住文章的“興趣點”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可以巧妙利用文章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設計令人深思的問題,以達到引人入勝的目的。長春版六年級上冊的《網(wǎng)上呼救》一課中,單從文章的標題來看就十分吸引讀者的興趣,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本篇課文神奇的故事情節(jié)來引導學生們的思考,可以讓同學們談一談自己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情況,也可以寫一寫如果是自己遇到這樣的情況該如何處理??傊?,在開展隨文練習之前一定要將學生的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依據(jù)課文的特點,采取不同的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二、模仿文章,積累語言,掌握寫作方法
語言的積累是語文教學中的主要課題之一,在新課標中再一次強調(diào)了學生語言積累的重要性。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語言的積累主要是從日常的課文學習中獲得,但是課文中的語言有限,因此教師一是要鼓勵學生多讀課外書;二是充分發(fā)揮隨文練習的巨大應用價值。隨文練習中引導學生模仿文章中運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例如一些排比句、比喻句、擬人句等等,在模仿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加深了對課文的賞析,也會積極地從課外材料中尋找素材,從而拓寬了學生的閱讀面,學生接觸到了更多的語言素材,為他們的語言積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不僅如此,在模仿文章的隨文練習中,可以學到作家的寫作技巧,例如如何使結構嚴謹,如何刻畫人物等等,這些寫作的方法會使學生的文章增色不少。以長春版六年級為例,在《賣火柴的小姑娘》一文中,許多刻畫人物和環(huán)境的方法值得學生們的借鑒和模仿,作家安徒生運用一系列的動作描寫、外貌描寫、神態(tài)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為我們刻畫出了賣火柴小女孩的悲慘的遭遇,又加上環(huán)境的層層渲染和一些暗含的對比,使得文章的主旨突出,作者的感情流露自然。因此,教師不妨開展隨文練習,要求學生運用這些手法來刻畫一個人物或是描述一件事情。這樣的隨文練習的針對性、可操作性很強,學生在模仿文章的過程中學到了寫作的精髓,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因此,隨文練筆中模仿文章是一個良好的教學實踐,使學生積累語言,掌握寫作方法。
三、基于文章內(nèi)涵進行隨文練筆
閱讀教學包含三個步驟,預習課文,賞析課文,鞏固課文。在目前的教學中預習課文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常常敷衍了事達不到預習的效果。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寫下初感的隨文練習來充實預習課文的過程。學生基于文章的初讀,寫下自己的感受或是談談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段落加以初步的賞析,還可以就文章寫作的時代背景、作者寫作的目的、作者的一些人生經(jīng)歷等等方面自由選擇題材進行簡短的寫作,因此這樣的隨文練筆的方向性很強,學生們的隨筆為課堂的教學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在寫作之時鍛煉了學生抓住文章的重點的能力,也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提問、自主思考的能力。
當一篇課文解析完后,教師要充分發(fā)揮經(jīng)典課文中隨文練習的價值點,讓學生基于文章的內(nèi)涵進行隨文練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寫下自己的讀后感,體會人物的情感,也可以讓學生寫下對自己最難忘的段落的深層賞析,給自己的人生的思考與啟示。以長春版六年級上冊中《“真美”與“真糟”》為例,“我”在母親的和藹的鼓勵和父親嚴厲的批評中不斷成長,這“兩股強風”使“我”在人生道路上有了許多的感悟。因此,教師可以抓住這篇文章中深層的哲理,讓學生自我思考與感悟體會人生的真諦?;谖恼聝?nèi)涵的隨文練筆不僅僅是對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上的訓練,還是一條啟發(fā)學生成長,讓學生體驗人生、思考人生的途徑。
四、發(fā)揮想象,與書中人物對話
在閱讀教學中,如果老師能引導學生與筆者達成思想情感上的共識,就說明學生已經(jīng)深入理解了課文。想象力是學生的寶貴財富,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循循善誘,這樣有利于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產(chǎn)生。隨文練筆為學生提供了與書中人物交流的途徑,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與作者或作者筆下的人物隔空對話,表達學生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對文本的擴寫是隨文練筆中的基本工作,擴寫是將文本中高度概括的抽象的詞語,描繪成一幅生動的人物場景畫,因此,學生的擴寫能力與學生的想象力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例如長春版的《蘇武牧羊》,這是一首詩,雖然篇幅不算太長,但是卻寫出了蘇武流落番外的艱苦生活。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他仍然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沒有一日不思念自己的國家,于是他忍辱負重,保持堅定的信念,最終回到了祖國。因此,學生可以對詩進行大膽地想象然后進行擴寫,設身處地地描繪蘇武的生活狀態(tài)或是心理狀態(tài),想象蘇武經(jīng)受了哪些痛苦,他又是如何堅持下來的,這些內(nèi)容都可以通過學生的合理想象,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充分感受蘇武的自強不息、忠貞愛國的民族精神。因此,發(fā)揮想象力,讓學生與書中人物對話是隨筆練習中的不錯的策略。
結束語:
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模式要不斷改變,不能將讀與寫分開,而是以讀帶寫,用寫推讀。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是思想成長的萌芽時期,在寫作能力上面也亟待提高,因此在閱讀教學中進行隨文練筆,既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力,又能讓學生在寫作水平上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王鐵軍.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與應用.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王守恒.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基礎.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