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代英??
摘要:在高效課堂教學中開展小學合作學習模式,需要小組之間有效進行學習,并且對小組進行科學合理劃分,對學習任務進行精心設計,同時需要教師積極參與其中,對學生進行適當指導,最終需科學客觀地進行評價。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高效課堂
對于“在牢固基礎知識前提下對高效學習技能培養(yǎng)”的這一課堂教學形態(tài)而言,其集中表現(xiàn)就是教師能夠輕松教學,學生可愉快學習。這種教學形態(tài)就是將學生各個方面培養(yǎng)融合為一體。本文就結合自身教學體會,對小學高效課堂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進行簡單分析。
一、 科學管理小組合作學習
對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而言,其所指的就是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學生個體為能夠使共同目標得以實現(xiàn)而進行自愿結合,在相互之間協(xié)調配合的基礎上使共同目標得以實現(xiàn),最終保證個人利益以及集體利益均能夠得到滿足。在以往完成學習任務過程中,通常都是能力較強的學生完成所有任務,而能力較差的學生僅僅是單純抄寫作業(yè),最終無法真正學習知識。所以,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需要科學合理安排小組內成員,對不同角色進行合理分工,對不同學生能力進行較好培養(yǎng),從而使小組合作學習效果能夠得以提升。
1. 科學合理編排小組。對于小組內成員,教師應當依據(jù)學生不同知識水平及能力進行混合編排,對于不同小組內成員,應當保證在各個方面不存在較大差距,從而保證不同小組之間可實現(xiàn)公平競爭。
2. 明確分工。在小組中應當設置不同角色,包括組長、記錄員以及口頭報告員及資料管理員等,明確進行分工,且明確不同角色職責。另外,角色崗位應當經(jīng)常輪換,從而對學生能力進行全面培養(yǎng)。
3. 合作能力培養(yǎng)。對于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可分為不同階段進行。首先,熟悉了解階段,該階段主要就是小組內各個成員之間相互熟悉,從而相互之間能夠了解優(yōu)勢及不足;其次,合作學習階段,在該階段小組內成員已經(jīng)彼此了解,小組組長在接到學習任務之后,可依據(jù)不用成員能力進行任務分配,從而共同將任務完成;最后,獨立自主協(xié)作階段,在該階段小組內各個成員之間通過相互協(xié)作將任務自主完成。
二、 激發(fā)強烈的合作欲望是關鍵
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為能夠使小組合作學習得以更加有效開展,使學生在小組合作中能夠積極表現(xiàn),必須要使學生具備合作意識。
1. 在學生存在思維障礙時使其感受到合作屬于解決問題的必然需求
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合理設置疑問及懸念,創(chuàng)設“困難”情景,這種情況下學生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便會產(chǎn)生與他人進行交流與合作的欲望,也就能夠使其較好融入到合作學習情境中,最終保證合作學習能夠得到最理想效果。
2. 在實踐中使學生體會到在解決問題方面合作屬于有效途徑
在實踐活動中,若單純依靠個人力量,有些情況下無法使問題得到較好解決,在這種情況下可使學生產(chǎn)生合作欲望,而教師應當滿足學生合作的內在需求,使學生能夠真正體會到在解決問題方面合作屬于有效途徑。
3. 通過組間競爭使學生認識到在獲得成功方面合作屬于集體需求
學生均存在好勝心理特點,通過開展智力搶答及智力接龍等相關團體競爭活動,不但能夠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參與積極性得以提升,并且可使學生認識到自身與小組之間存在的密切關系,使學生認識到自身獲得成功需要依靠整個小組,也就能夠使小組內每個成員均積極完成任務,也就能夠得到良好合作學習效果。
三、 以學生為本,防兩極分化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防止學生兩極分化,避免學優(yōu)生夸夸其談,學困生漠然處之;防止小組合作的成果演變成個人才藝展示,而學生也由合作者轉變成為旁觀者,未能夠對重點知識進行認真思考,也未能夠對困惑積極質疑。對于一些學習基礎較差、性格較內向且語言表達能力較差的學生,應當積極幫助其突破障礙,在合作學習之前應當先使其獨立進行思考,在有自身想法之后再與其他同學之間進行交流探討,從而使問題得以有效解決,在此基礎上才能夠保證所有學生均參與到合作學習中,才能夠使合作學習目的得以真正實現(xiàn)。
四、 積極指導參與小組合作
在小組活動開展過程中,學生應當意識到每個學生均屬于小組內成員,均占據(jù)重要地位,應當為小組做貢獻,并且有責任保證小組內其他成員將學習任務完成,在所有學生將學習任務完成的基礎上,才能夠保證學習任務真正完成。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將激勵小組集體作為評價重點,在時間允許情況下,盡量使更多小組展示其成果及觀點,及時以激勵性語言對小組成果進行評價,從而使小組內每個學生均能夠感受到教師認可及尊重,使其體會合作快樂,使其合作學習積極性得以提升。另外,教師還應當指導每個小組漸進性明確分工,保證每個成員均能夠明確自身職責,保證每個小組成員均參與其中,從而使小組合作學習得以更理想地開展。
五、 科學客觀開展小組評價
在小組討論結束之后,教師應當科學客觀地對各個小組進行評價,這在合作學習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課堂討論效果的進一步延伸,在決定小組合作學習成功方面具有關鍵作用。
在評價過程中,教師應當進行較好指導,對各項評價表格進行合理設計,對于每個小組的每個日常項目均應當設置合理分數(shù),每周對小組得分進行統(tǒng)計,獎勵前三名小組,并且可與學校內陽光評價體系相結合,這些評價規(guī)則在小組合作學習均應當?shù)靡暂^好落實,從而可促使小組合作作用得以更好發(fā)揮,也就能夠使課堂效率得以提升。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有些學生雖然有時未能夠全身心投入,有時僅僅由優(yōu)秀學生發(fā)言。然而,對于所存在的這些問題,只要能夠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較好運用,不僅僅停留于形式層面,對實際效果加強重視,在實際教學中不斷探索,則能夠得以不斷完善,也就能夠使高校課堂得以更好實現(xiàn)。
作者簡介:盤代英,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桂林市,灌陽縣灌陽鎮(zhèn)寄宿制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