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古典舞是中國舞蹈中很重要的一種,其教學的目的旨在培育學生的表演能力和素質,加強學生四肢的協(xié)調性。不過,在當前的中國古典舞教學中,不少教師都沒有對學生表演素質的培養(yǎng)給予足夠的重視,這讓其教學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一些阻滯,亟需選擇科學合理的培養(yǎng)方略,更好地提升古典舞教學的質量?;诖耍疚闹饕獓@如何在古典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表演素質進行探討。
【關鍵詞】 古典舞教學;表演素質;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70 [文獻標識碼]A
所謂古典舞,是指以民間傳承下來的傳統(tǒng)舞蹈為母本,通過諸多舞蹈專業(yè)工作者的收集、提取、改良、加工和增刪,并通過長時間藝術實踐中的各種檢驗,最終流傳出的一種有著古典特征和典型意義的舞蹈。古典舞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有比較規(guī)范的體態(tài)動作、嚴苛的程式以及精妙的技巧。古典舞講求身韻審美,身韻指的是身法和韻律。所謂身法,就是外部的技巧,它屬于古典舞的體現(xiàn)形式,也就是基本功;韻律則是舞蹈的內在神髓。只有技巧而無內涵的舞者無法向觀眾傳達自己的感情,而這樣的舞蹈很明顯是難以讓觀眾有所觸動的。而古典舞最終要的就是“形神一致、身心投入、內外同一”,舞者只有將“身法”和“韻律”進行融合和滲透,才能讓古典舞的精髓得到發(fā)揚。不過,能否把這兩點進行完美結合,就涉及到舞者的表演素質了。本文主要分析討論古典舞教學表演素質的內容及其教學途徑。
一、古典舞教學中表演素質的內容
在古典舞中,舞者在登臺表演之前的準備階段,首先要對舞蹈有一個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這是舞者感官、思維以及各種內心活動結合的過程。下面就古典舞表演者的素質分幾個方面來論述。
(一)奇妙的構思和活躍的想象力
無論是何種類型的舞蹈,都要歷經(jīng)三大階段:首先是編舞階段,這是舞蹈的基礎創(chuàng)作部分,靈感大多是發(fā)自編導者的心理和思維;第二個階段是表演者的再創(chuàng)作階段,編導將自己的構想以導演的形式向表演者表達,而表演者根據(jù)編導和導演的意志,經(jīng)由自己理解加工出舞蹈藝術形象;最后一個階段就是觀眾鑒賞階段,觀眾在觀看舞蹈時,情緒被舞者調動,思想上受到啟發(fā),出現(xiàn)共鳴和想象加工。整體來看,舞蹈的形成可以說是一種從抽象到具體、從簡單到細致、從無形到有形的發(fā)展歷程。這三個階段中,編制者的新穎構思是舞蹈魅力的源泉,而從表演者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新穎構思就可以表現(xiàn)為豐富的想象力。藝術出自生活但并不是完全寫實生活,藝術真實不代表生活真實。藝術必須通過藝術構思,將生活中的元素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從而構成藝術上的真實,也就是轉化成藝術成果。所以舞蹈的表演者應該具有活躍的想象力。在編導闡述自己的構想時,表演者就要注意調整自己的思路,開始進行想象。在腦中描繪舞蹈人物形象的同時揣摩角色的情感變化,在表現(xiàn)有關情境和意蘊的層面,都要通過想象進行構筑場面。直到演出結束,舞蹈者才能停止在腦中的想象。只有這樣才能讓舞蹈的精髓得以詮釋,為角色注入新的活力,從而讓自己的表演保持其藝術的魅力。
(二)精準的情感表現(xiàn)
藝術審美上的表達,是基于藝術家自身的審美觀念、目標和志趣的,他們將現(xiàn)實生活內容進行了提煉和加工,再按照各類藝術形式的特征和規(guī)律來創(chuàng)作作品。舞蹈作為八大藝術之一,屬于一種蘊含并表現(xiàn)情感的藝術,能展現(xiàn)出舞蹈創(chuàng)作者對于生活的審美看法。這就需要舞者有著精準的情感表現(xiàn)力,如此才能將情感更好地傳遞給觀眾,從而更好地調動觀眾情緒,這一點在古典舞中體現(xiàn)的就更多了。古典舞不光涵蓋了編制舞蹈者本身的情感體驗,也有著比較深遠的文化意蘊。它是民族代代傳承下來的舞姿,凝聚了本民族數(shù)千年的歷史文明,在表演時,舞者也要注意到這一點,并將其中包含的文化意蘊表達出來。因而,在培養(yǎng)古典舞舞者的素質時,培育精準的情感表現(xiàn)能力是教學的重點。
古人云:“情為舞之心,情盈而舞生,情虛而舞死?!蔽璧刚呤紫纫苌羁填I會到舞蹈本身的意蘊,在拿到舞蹈劇本之后,要深入挖掘舞蹈靈感來源的文化背景和故事,以幫助自己更好地進入到的角色中,深入領會舞蹈角色應該表達的情緒。此外,基于上述的領悟,舞者也需要有出色的內心自制能力,精確地控制好自己在舞臺上的情感,最好達到收放自如,這樣舞蹈才能被充分地展現(xiàn)出來。鮑·葉·查哈瓦曾說過:“適中的感受力和自制力是好演員必須有的素質,而偉大的演員擁有著更強烈的感受力和充分自制力?!彼?,培養(yǎng)表演者身心的自制力在古典舞教學中也是比較關鍵的。
(三)藝術修養(yǎng)的積淀
舞蹈能不能調動觀眾的情緒、觸發(fā)觀眾的情感變化、讓觀眾產(chǎn)生共鳴,重點在于舞蹈者自身有沒有較好的文化藝術修養(yǎng)。文化屬于人自身的一種內在品質,是從內向外激發(fā)的,它構成舞蹈表演者的演繹風格,而這種風格會在舞蹈者登臺表演時被完全體現(xiàn)出來,對觀眾產(chǎn)生深層次的影響。所以,提升表演者的文化修養(yǎng)同樣是古典舞教學提升學生表演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
(四)敏銳的觀察力
每個舞蹈者都應該有良好的觀察力。通過觀察,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古典舞中的技術要領,當然這種觀察并非模仿,而是在觀察中獲取更多的技術動作點。所以,在古典舞教學時,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技能,通過觀察教師和別物種的表演來拓寬自己的思路和見識。觀察力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能夠幫助學生在生活中找尋合適的素材來豐富自己的舞蹈創(chuàng)作,讓自己的舞蹈表演能更有表現(xiàn)力,更能讓觀眾沉浸在舞蹈中。
二、古典舞教學中表演者素質的培養(yǎng)
(一)注重基本功的訓練
雖然舞蹈中“韻”很是關鍵,舞蹈中能精準地表現(xiàn)情感才能帶動觀眾的內心。而“形”則是“韻”的基礎,是情感表現(xiàn)的基本要素。若是表演者基本功不夠扎實,無法達成表現(xiàn)舞蹈的標準,那么就算舞蹈者有再多的情感,也難以準確地對其加以表現(xiàn),那么觀眾就難以明白舞者要表達的意思,更遑論引起共鳴了。因此,在包括古典舞在內的所有舞蹈的教學中,基本功都是重中之重。以中國古典舞為例,動作形態(tài)的要求在于體現(xiàn)出“圓、傾、擰、曲”的曲線感和“強健卓立、含蓄柔緩”的氣質美,此為古典舞大體上的形象要求。第二,身體的每一部分,包括“頭、頸、胸、腰、臀”,都有詳細的標準可供參考。比如秦漢時期的古典舞規(guī)定“塌腰蹶臀”,而唐朝舞蹈又以“三道灣”最為出名,膠州秧歌則要求“輾、擰、轉、韌”。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舞蹈教學時,一定要注重對其基本功的訓練,通過嚴格訓練,夯實學生的基本功,使其在做舞蹈動作時能更快地找到要領,滿足規(guī)范要求。endprint
(二)注重文化滲透
要達到“形神兼?zhèn)洹保璧刚咴谂_上就必須精確地表現(xiàn)出舞蹈的感情。那么在日常的舞蹈教學時,就要注意細致的講解和挖掘舞蹈中蘊含的文化內容,培育學生對舞蹈的感觸和領悟能力。第一,在觀看他人演出古典舞時,教師應首先講述明確此古典舞蹈的文化背景。所謂“知人論世”,講解舞蹈同樣遵循于此。教師應講解古典舞中含有的歷史文化韻味,比如舞蹈出現(xiàn)的時間、民族情況,該民族的信仰內容、當?shù)氐娘L土和社會背景、審美理念、舞蹈進化的步驟等,這能有效地提升學生對古典舞的理解程度,對提升其舞蹈感知力也有良好效果。第二,學生在觀看過舞蹈后也可以通過交流互動的方式來各抒己見。于此,學生的思路就會明晰,對舞蹈的感悟也就更為深刻,在臺前也可以更好地融進舞蹈中。
(三)創(chuàng)新式的教學組織方式
舞蹈本身需要舞者在自身理解的前提下對舞姿進行再創(chuàng)造,不斷完善角色形象和精神面貌,這樣才能讓古典舞保持其藝術上的魅力。這就需要舞者有比較豐富的想象力,而豐富的想象力是在創(chuàng)新的思維中誕生的。因為在古典舞的教學中,應盡可能以民主、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來培育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比如在某些高職學校的古典舞教學中,教師選擇通過和學生圍坐一圈的形式來進行授課,如此就會為教師和學生營造一個關系平等良好環(huán)境,讓學生不再有拘束感,創(chuàng)建出一種民主、開放的教學氛圍,如此學生就會更多地闡述自己的見解,并且通過每個人不同思維的碰撞,來消弭個人思維的定勢和局限。所以,不僅是針對學生,即便是對老師而言,這也可算作是能夠提升創(chuàng)新思維水平的途徑。
(四)豐富的課外教學活動
舞蹈者自身文化藝術修養(yǎng)的高低會使其顯示出與其他舞蹈者不同的個人魅力,進而能對觀眾在精神上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因而在古典舞的教學中,不能只是局限在教室中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教師也應帶學員到舞蹈劇院去,到文化宮、藝術館去,到所有有著較強文化氛圍濃厚的場所去,抑或是通過舉辦一些短時間的旅游,使得學生在文化氛圍的影響下,讓自己的文化藝術修養(yǎng)能夠得以提升。
(五)關注學生非智能因素對智能的影響
盡管個性發(fā)展并沒有被包含在素質培養(yǎng)中,但它同樣能對學生的表演素質起到極為關鍵的作用。智能因素一般是指理想、意志、自信等。從當前的教育發(fā)展態(tài)勢而言,絕大多數(shù)成功的舞蹈家都有著極高的探索精神,總是對未知的領域保持好奇的心態(tài),而若是舞蹈者總是畏首畏尾,就難以達到理想的藝術目標。因而,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個人心理素質是所有古典舞教師對學生進行素質培養(yǎng)時比較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此種工作和培育學生素質相比,要難上太多,也比較復雜,它大致上的內容可以包括:培育學生學習古典舞的興趣(提升課堂教學的闕趣味性)、豐富并補全學生科學合理的哲學三觀(在課堂講述時滲透這些內容)。可以說,這一工作能夠極大地影響學生表演素質的培養(yǎng)效果和學生的領悟層次。
小 結
表演素質的培育,能讓古典舞教學的質量獲得極大的提升,因此,在進行古典舞教學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注重加強對學生素質的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明確地感受到,古典舞不是一些動作的順序組合,而是一種表現(xiàn)自身思想感情的一種形式??傮w來說,在古典舞教學課堂上,舞者素質的培養(yǎng)涵蓋四大層面內容:奇妙的構思和活躍的想象力、精準的情感表現(xiàn)、藝術修養(yǎng)的積淀以及敏銳的觀察力。舞蹈教師要認識到并從這四大層面入手來培養(yǎng)學生的表演素質,提升其綜合能力,使他們能夠在舞臺上將古典舞完美地演繹,為古典舞的傳承和發(fā)展注入更多活力。
作者簡介:冼玉婷,福建藝術職業(yè)學院舞蹈系教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