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strong
隨著強大的J79發(fā)動機點燃了加力燃燒室,從尾噴口噴出橙色的火焰,“鬼怪”們咆哮著沿著跑道滑行,加速沖入了潮濕的天空。重新匯合后,這些F-4進入海面上方巡航,準備執(zhí)行另一次任務(wù)。雖然今天早上的天空平靜安寧,但潛伏著一個致命的敵人。半小時后,“鬼怪”們在致命的空戰(zhàn)中遭受到了攻擊。一名年輕的戰(zhàn)斗機飛行員在無線電里興奮地大喊:“Fox Two!”,表明他剛剛發(fā)射了一枚AIM-9“響尾蛇”——他發(fā)射的第一枚實彈空空導彈。導彈準確地飛向一架“鬼怪”,雖然F-4趕緊做了一個急轉(zhuǎn)來躲避攻擊,同時還釋放出大量干擾彈,但導彈還是直接命中了飛機,“鬼怪”變成了一團墜落的火球,而且附近也沒有出現(xiàn)兩頂降落傘。
雖然上面這個場景不禁讓人聯(lián)想起越南天空中的許多空戰(zhàn),但這次遭遇卻發(fā)生在墨西哥灣的佛羅里達海岸上空。而且還存在另外一個很大區(qū)別:受害者是美國空軍(USAF)改裝的最后一批QF-4“鬼怪”全尺寸空中目標(FSAT)靶機中的一架。
美國空軍是在1963年開始裝備“鬼怪”的,到1996年4月,當愛達荷州空中國民警衛(wèi)隊在博伊西退役其最后一批F-4G“野鼬鼠”后,美國空軍結(jié)束了對“鬼怪”的作戰(zhàn)使用。但在接下來的20年中,“鬼怪”戰(zhàn)斗機被改裝成有人/無人全尺寸靶機(FSAT)的項目中獲得了新生。正是這個幫助測試和評估空空導彈和地空導彈的使命使得一些儲存已久的“老怪”得以從“飛機墳場”重返藍天。
QF-4中的“Q”前綴是靶機之意。之前,美國空軍的許多戰(zhàn)斗機在退役后也被改裝成無人駕駛使用,如康維爾PQF-102,北美QF-100和康維爾QF-106。對美國空軍來說,QF-4是接替QF-106的最合理選擇,因為該機在“飛機墳場”中保存了數(shù)百架,而且美國海軍早在1972年就開始把F-4改裝成靶機使用。最后還有一點,QF-106由于起落架故障發(fā)生過幾次事故,而可靠堅固的F-4可則沒有這個問題。
2015年5月,QF-16靶機完全取代了佛羅里達州廷德爾空軍基地的第82靶機中隊總部的QF-4,使位于新墨西哥州霍洛曼空軍基地的第1分隊成為裝備QF-4的最后部隊。在這里,QF-4用于支援在附近鄰白沙導彈靶場(WSMR)進行的測試和武器系統(tǒng)評估。2016年8月4日,QF-4E 74-1640成為最后一架被擊落的“鬼怪”靶機。2016年12月,隨著最后一架QF-4E靶機從第82靶機中隊1分隊退役,這種傳奇性的戰(zhàn)斗機結(jié)束了在美國空軍50多年的服役生涯。
QF-4的改裝
佛羅里達州廷德爾空軍基地的第82靶機中隊(ATRS)在過去近20年中一直操作著QF-4系列靶機。中隊在1997年接收了第一架QF-4,在2014年11月19日獲得了最后一架。這架飛機是QRF-4C 68-0599——被改裝為靶機之前已經(jīng)在戴維斯-蒙森空軍基地的“飛機墳場”儲存了20多年。
當被選中的“鬼怪”從“墳場”中被拖出后,這里的第309航空航天維護和再生大隊(AMARG)會把飛機返修到適航狀態(tài)。然后“鬼怪”就飛往加利福尼亞州的莫哈韋沙漠機場,BAE系統(tǒng)公司在這里花大約160天的時間把飛機改裝成無人靶機,隨后交付廷德爾空軍基地進行空軍驗收試飛。整個過程耗時7個月,每架飛機的改裝成本大約是80萬美元。
在QF-4項目的整個生命周期中,美國空軍獲得了314架QF-4,都改裝自F-4E多用途戰(zhàn)斗機、F-4G“野鼬鼠”和RF-4C“偵察鬼怪”。BAE系統(tǒng)公司從1995年開始改裝QF-4,為了把F-4改裝成QF-4,BAE系統(tǒng)公司在飛機上安裝了一套數(shù)字式控制系統(tǒng)以實現(xiàn)無人飛行,能遠程遙控操作飛控、油門、襟翼、起落架、剎車、減速傘和尾鉤。他們還為飛機增加了應(yīng)答機、第二套自動駕駛儀和用于無人編隊飛行的GPS。對于F-4E來說,機鼻的20毫米機炮還被拆除,代之以配重,雷達雖然保留但被禁止使用。大部分QF-4的外翼段、平尾和整個垂尾都被涂成醒目的橙色,表示自己是一架不同于現(xiàn)役戰(zhàn)斗機的無人機——廷德爾空軍基地的幾架參加遺產(chǎn)飛行的QF-4E除外。
理論上,QF-4還有300小時的剩余飛行壽命。在理想情況下,QF-4會在測試和訓練中先消耗掉290小時,在最后10小時的飛行中被實彈擊落。在任何時候,第82中隊都會保有20架靶機的規(guī)模,其中5架處于無人狀態(tài),5架處于某階段的改裝中,10架處于適航或者維護狀態(tài)。
只有少數(shù)現(xiàn)役軍方飛行員飛過QF-4,駕駛/遙控該機的任務(wù)都由政府雇傭的平民飛行員進行,他們大部分持有有人/無人狀態(tài)QF-4和QF-16的雙重駕駛執(zhí)照,—般都具有超過1000小時的F-4駕駛經(jīng)驗,少數(shù)還持有三重執(zhí)照——還能遙控操作小型靶機。QF-4(及其后繼機QF-16)在廷德爾執(zhí)行三種任務(wù):有人延續(xù)訓練、有人遙控飛行、無人遙控飛行。其中有人延續(xù)訓練是針對QF-4機組的訓練,除了讓他們熟悉飛機的操作,還會涉及一些戰(zhàn)術(shù)機動和儀表訓練,如第82中隊曾用QF-4向廷德爾的F-22部隊提供異機型空戰(zhàn)訓練支援;有人遙控飛行是針對遙控操作員的訓陳,雖然飛機處于無人駕駛狀態(tài),但機上會有一名安全駕駛員在從起飛到降落的全過程中保證飛機的安全,他只有在出現(xiàn)問題或需要加速訓練進程時才會介入;無人遙控飛行需要在遙控操作員、軟件工程師和基地安全部隊通力合作下進行,為了保證安全,QF-4在起降時需要封鎖“無人機通道”附近的一部分空域。
大多數(shù)武器測試和評估飛行都由計算機操縱,控制系統(tǒng)能同時遙控6架QF-4做編隊飛行。如果QF-4在遙控中被導彈擊中而無法控制,或者數(shù)據(jù)鏈斷開無法重新連接,飛機就會在3到4分鐘后自毀。
QF-4的任務(wù)
美國空軍自1959年以來就要求戰(zhàn)斗機飛行員在訓練和武器系統(tǒng)評估中使用無人機作為目標。同時,美國法律也要求任何導彈系統(tǒng)在進入全面生產(chǎn)之前都先要通過殺傷測試,也就是需要向作戰(zhàn)構(gòu)型的全尺寸飛機發(fā)射。盡管目前小型無人機的發(fā)展如火如荼,但無法模擬出真實飛機的飛行特性和性能包線,雷達和紅外特征更是相距甚遠。而第82架靶機中隊是美國空軍中唯一能為測試或評估每枚導彈提供空中目標的部隊。
有的QF-4在第一次實彈測試中就被擊落,有的則能平安度過幾次測試后才被擊落,這要取決于接受測試的導彈。在一般的實彈測試中,導彈不會安裝戰(zhàn)斗部,取而代之的是遙測設(shè)備。QF-4只要不被導彈直接命中,就能在測試中生存下來,這延長了靶機的壽命,降低了操作成本,QF-4的機載評分系統(tǒng)會評估導彈的殺傷效果。但隨著現(xiàn)代導彈精確度的提高,QF-4經(jīng)常遭遇被直接撞落的事情,第82中隊平均每月消耗掉1~2架QF-4。
除了測試導彈外,第82中隊還負責支援戰(zhàn)斗機機組人員的實彈射擊訓練,讓年輕的飛行員在一個逼真的戰(zhàn)斗環(huán)境中獲得自己的第一次實彈射擊機會。此外,霍洛曼的QF-4還測試過BAE系統(tǒng)公司研制的導彈逼近告警系統(tǒng)。
QF-16,第四代靶機
雖然“鬼怪”從佛羅里達州的天空中消失了,但第82靶機中隊使用全新的無人機——QF-16來繼續(xù)著自己的任務(wù)。
2013年9月19日,QF-16在廷德爾空軍基地完成了首次無人飛行。2014年9月5日,第一架QF-16在測試中被擊落。目前,波音公司正在忙于把儲存在“飛機墳場”的F-16 Block 15/25/30改裝成QF-16。QF-16標志著美國空軍的有人/無人全尺寸靶機項目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與QF-4相比,QF-16的尺寸更小,具有更低的雷達反射面積,機動性也更好。另外,QF-16還能與美國空軍一線部隊的F-16共享零件,降低了維護成本。美國空軍計劃最終改裝出210架QF-16。2017年1月起,QF-16正以每月2~3架的速度交付霍洛曼空軍基地,直到達到18架的滿編。
責任編輯:王鑫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