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社會快速發(fā)展的時代,國家越來越強調人才的高水平,知識的創(chuàng)新。特別是在中學的教學過程中,越來越注重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團結合作能力以及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分層合作教學模式就越來越受到關注。所謂分層合作教學就是指依據(jù)學生對課程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充分發(fā)揮其主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這是一種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對于發(fā)展學生的潛能有很大的幫助。在初中生物中采取分組實驗教學的實踐方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實踐表明,分層合作教學對學生的提高至關重要。
關鍵詞:分層合作;初中生物;實驗教學
中國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這都源于中國人對教育的重視。進入21世紀,素質教育被提得越來越響,新的教育體制也在不斷被應用在中小學教學中。教育要創(chuàng)新,要改革,首先要從學生出發(fā),了解學生,作出有針對性的方案。在初中生物中運用分組實驗教學這種教學理念,學生分小組進行生物實驗,在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時,又能體現(xiàn)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讓學生在學習中鍛煉與人交往的能力,這對于以后的成長發(fā)展也十分重要,進而使學生得到最直接的幫助。
一、 分層教學的應用
(一) 重視個體發(fā)展,發(fā)揮個人優(yōu)勢
在初中生物實際教學過程時,教師必須注重凸顯學生的各個方面,比如有的學生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強,有的學生動手能力比較弱但是作圖很細致。只有按照個體化和層次性的教學原則,有針對性地教學,才能起到因材施教的作用,才能達到使學生學習的水平平衡化發(fā)展的目的。在這樣的分層教學模式中,學生分組比例要合適,中等學生占到班級學生中一半的比例,優(yōu)生和差生各占25%。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所分的小組中,每個小組整體水平的發(fā)揮,小組各成員的優(yōu)勢也都能更好地體現(xiàn)。
(二) 準備預設實驗
學生能力有不同,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知識水平,合理給學生進行分組教學,準備有梯度難度的實驗,這樣才能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實現(xiàn)較為精準的教學。學生因為興趣或其他因素對生物的認知度有差別,所以,要想達到因材施教的效果,教師應根據(jù)具體情況備不同的課。比如,有的學生知識功底扎實,學習成績一直很好,邏輯思維能力也較強,老師就應該對這類學生提一些比較有深度的問題。而那些基礎相對較薄弱的學生就不能接受這些太深的問題,就只能降低難度。例如我做的《模擬尿液的形成》實驗,我用彩珠模擬血液中的蛋白質、脂肪等大分子物質,用沙子和鋼珠模擬代謝廢物和小分子的葡萄糖,在實驗過程中,可以先讓能力一般的同學思考如何將這些物質中的沙子給去掉,然后學生很自然地用篩子去篩,讓能力強一點的同學去思考這個過程跟尿液的形成有怎樣的相似之處,分別模擬的是哪一步。這樣各層次的學生都能找到自己在實驗中的存在感,也能更好地掌握這個難點。教師只有準確把握授課內容的深度及難度,考慮學生的承受能力范圍,這樣教學才能更準確。
(三) 學習交流
傳統(tǒng)教學中還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學生本身很少有交流的機會,都是自學自己的。初中的生物實驗主要教學任務與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學會自己動手實驗,學會思考課程中的問題,學會解決問題,并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解決一些簡單問題。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大部分學生沒有老師的啟發(fā)與引導一般思路不清晰,這就會常常導致學生之間不能很好地進行交流學習。分組合作教學剛好彌補這一缺失,有效解決這一問題。
二、 分層教學的意義
(一) 分層教學順應時代教學發(fā)展趨勢
適者生存,是生物生存繁衍的一個大規(guī)律,大趨勢。如今,社會節(jié)奏逐漸加快,競爭也愈加激烈。所以,教育如果只是停留在傳道則遠遠不能滿足時代的需求,而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顯得越發(fā)重要。分層教學的出現(xiàn)正好彌補了這一缺失,更能順應時代需求。讓學生在課堂中不僅學到了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自身的素質,這也更符合21世紀對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
(二) 分層教學能提高教師素質
師者,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傳道授業(yè)要求老師擁有淵博的知識,而要解惑則提高了對老師的要求,只有擁有先進的思想,才能眼光長遠,才能給學生更好的指導。真正的好老師一定會想辦法提高所有學生的學習成績,看到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對基礎好的學生,可以拓展學生更寬廣的知識面,而基礎差的學生也不應該被拋棄。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在學習中都能積極參與進來。在實驗過程中,每個人都能從實驗中獲得知識,感受學習中的樂趣。分層教學對老師也是一個挑戰(zhàn),但可以很好地幫老師提高自身素質。
(三) 分層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以往的教學都是老師只負責講,學生只負責聽課,二者之間交集甚少。這種填鴨式教學經(jīng)實踐對學生的長遠發(fā)展有一定的弊端。學生本來就應該是班級的主人,老師只是起到帶頭引領作用,所以在分層教學中,剛好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新時代下,發(fā)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符合對人才的培養(yǎng)理念。分層合作教學模式,是建立在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深入的了解基礎上,再通過給學生安排學習任務來引導學生進入課堂的實踐活動。因此分層合作教學是抓住了學生的特點,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特長,主動學習,這樣就避免了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只是一味埋頭學習的窘態(tài)。
(四) 分層教學能更好地增進師生日常感情
教學活動本身就是教師與學生進行互動的一個雙向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活動的主體之間只有有了交流,才會彼此更了解,亦師亦友是最和諧的一種關系。
三、 小結
總之,分層合作教學在初中生物分組實驗教學中的實踐證明,這是一種積極有效的教學模式。它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起到了很大的積極作用,實驗本身在生物中就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實驗中,學生通過動手來感受實驗的樂趣,以此引發(fā)學生對生命進一步的探索。分組教學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也能更好地執(zhí)行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更符合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王敏.落實因材施教原則的最佳途徑,分層次教學[J].中國教學,2014.
[2]肖安慶.關于微課教學的幾點思考[J].青年教師,2013,(2):42-43.
[3]施如男.分層合作教學在初中生物分組實驗教學中的實踐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5,(11):88-89.
作者簡介:劉欣婷,江蘇省昆山市,昆山國際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