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信息化的微信時代,高中生是這個時代的先鋒,運用先進的信息手段——微信來進行高中生的語文教學是一個時刻在發(fā)展的命題。筆者就微信教學的定義、高中語文教學困境和微信教學應用到高中語文教學的途徑加以分析和闡釋,以期為高中語文教學注入新的活力,微信教學的作用不可忽視。
關鍵詞:微信教學;高中語文教學;困境;應用
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是一個數(shù)字化、信息化的互聯(lián)網時代,根據(jù)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fā)布的第39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國網民規(guī)模達7.31億,而手機網民規(guī)模達6.95億,手機上網的人群提升了5個百分點,而且在高基數(shù)基礎上進一步攀升,網民中學生群體規(guī)模最大。這表明不管你愿不愿意,高中生普遍使用手機已經是個不爭的事實。
萬事講究方法,堵不如疏,既然手機是必要的,正面管教學生合理利用手機是一個方面,而既然微信是學生的最愛,那么微信的正確利用和引導就成了高中語文教學新的契機,于是微信教學應運而生。
一、 微信教學的界定
微信教學是信息化社會中的微信教學資源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融合的教學實踐模式。學生利用微信這個平臺,接受這個平臺上的各種學習資源和學習方式,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高中語文有效學習。
二、 高中語文教學的困境
(一) 忽視語文,互動性差
在應試制度的體制下,學生們的學習不可避免自主貼上了急功近利的標簽,學生往往會很實際地抓能提分,或者說分數(shù)看得見的學科,而對語文這一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結合的學科自動漠視,短時間的努力看不出效果,只要課堂能夠認真學的就是好學生了,更不必說完成預習任務和課下作業(yè)了,課余時間總是會留給數(shù)理化,而對語文這門學科,如果課下不預習的話,課上學生就會學得云里霧里,甚至白費工夫;老師也會變自己的各種新鮮的教學方法為老式的填鴨法的“自說自話,自導自演”,久而久之,學生失去了學習的熱情,老師也只能自娛自樂的自我解嘲為“獨角戲”。師生之間沒有多少互動,老師灌,學生用漏斗接著,課堂效率極低。
(二) 語文課堂容量有限,全員參與成為奢望
弱化功利性的語文意識,是很多老師反復努力的方向。但是現(xiàn)實往往不盡如語文老師的意。語文總有一部分人不會重視,所以語文老師們往往達成一個共識,既然你重視不起來,那就抓住課堂,但是一個現(xiàn)實的問題是,課堂時間有限,很多需要學生自主閱讀的知識都無法全景呈現(xiàn),學生獲得的文學滋養(yǎng)大打折扣。加上語文老師精力有限,課堂知識講解尚且完成不了,更談不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探究討論,即使是專門的互動討論課,也只能是部分學生積極發(fā)言,而大部分同學都是靜默地聽或者是做其他的事,學生的參與熱情和主動性不高,課堂成了部分學生的主場。
(三) 語文教學的評價方式簡單
現(xiàn)在對高中生的學習評價方式只有課堂點評、作業(yè)點評和考試的分數(shù)權衡。課堂點評一般只會對個別學生簡單的幾句,沒有連續(xù)性;作業(yè)比課堂更全面,但是卻只見干巴巴的文字,甚至文字的真假尚需鑒別;考試的分數(shù)更是只是測試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這樣的評價只能顯示出學生是否能努力學知識,卻不能體現(xiàn)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閱讀理解的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想象力、感悟力與思考力。
三、 微信教學對高中語文教學的必要性分析
微信教學以其獨有的資源共享性和溝通交流的即時性、隱秘性和交互性,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熱情,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課堂之外的溝通和交流,便捷的轉載和分享學習資源,引入教學評價的多樣性和持續(xù)性,實現(xiàn)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拓展和延伸。
四、 微信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 微信群溝通無限,課前預習有始有終
建立的微信群實現(xiàn)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甚至是家長和師生的即時互動交流,真正實現(xiàn)了全體的共同參與,把課上的語文教學延伸到了課下的時間和空間里,大家可以隨意的進行質疑、探討、交流和溝通,學生的參與熱情和主動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課前預習也可以在這里實現(xiàn)資源共享,把預習產生的問題和想法在這里進行溝通交流,有助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疑慮設置課堂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式,也能讓教師對學生的課程基礎有更深入的了解,延長了課堂的學習時間,加強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預習不再是句空話,真實可感的加以執(zhí)行,這樣課堂效率也有效地得到了提升。
(二) 微信公眾號輔助教學,語文教學生動高效
利用設置的微信公眾號平臺,語文教師可以在公眾號上推送課堂知識鏈接的課外知識和推薦閱讀的書目,或者是課堂上講得不夠透徹或者需要強化和深化的知識點?,F(xiàn)在的教學目標是一課一得,把微信公眾號作為課堂教學的課外補充和輔助,對課堂教學的輔助作用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每周推送不宜過多,針對本周和下周的學習重難點有針對性的推送生動活潑有意義的內容,更有價值。
(三) 微信錄像錄音作業(yè)多元化評價愛上語文
作業(yè)的完成模式可以多樣化,預習的作業(yè)可以上交語音作業(yè),朗讀背誦的作業(yè)可以用錄像作業(yè)來實現(xiàn),寫作作業(yè)可以用拍照來實現(xiàn)遠程即時批改。評價方式也可以拓展到課外學生的積累和微信發(fā)布的體現(xiàn)自己語文素質提升的隨機任務。語文教學只要學生實現(xiàn)了課上學習和課下積累的雙重融合,語文的分數(shù)自然就有很明顯的變化。
學生積累的知識和培養(yǎng)的能力慢慢體現(xiàn)出來,學生會對語文愛的無法自拔,因為語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語文,學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強,語文能力會越來越高。
微信代表的是一種生活方式,而語文教學是通過教學學會欣賞文化經典作品,用語文豐腴自己的人生氣質,逐漸讓語文的學習成為一種良好的習慣、一種詩意的生活方式和一生的精神伴侶。
參考文獻:
[1] 楊素媛.掌上課堂:利用微信平臺,促進高中語文教學[J].新課程,2015(5):79.
[2] 賈玉敏.微信平臺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少年,2016(12).
[3] 蘇妙云.“微學習”:微博微信環(huán)境下高中語文教學的路徑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3(27):67-68.
作者簡介:李巖,遼寧省渤海大學教育與體育學院,遼寧省建昌縣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