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榮
【摘 要】在素質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英語課程有著迥異于傳統(tǒng)教學的方法和模式。信息技術的普及和廣泛應用為英語教學提供了便利的工具,豐富了英語教學的手段,也改變了英語教學的方法,對于中小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況起到較大的改善和提高作用。針對目前英語教學的缺陷和不足,將信息技術運用于英語教學,是推動教學改革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英語教學;信息技術;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3-0144-01
從上世紀末開始,全國中小學普遍增設信息技術課程。與此同時,英語教學課堂也逐步發(fā)生了變化,信息技術不斷滲入英語教學中,二者可謂是相得益彰。隨著英語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一種全新的、全面的信息化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利用信息化英語教學所擁有的獨特魅力,給傳統(tǒng)教學注入新鮮血液,符合時代和教育的需要。
目前的中學英語教學普遍存在著以下幾方面的問題。首先,英語教學目標以應試為重。這也是傳統(tǒng)英語教學較為明顯的弊端。中考、高考對于聽力和口語的考察較弱,因此教學中教師將重點放置于單詞、句型、語法和閱讀上。在課堂時間的分配上,將口語對話等模塊縮短至三五分鐘,聽力訓練也是草草了事。將教學精力集中在單詞的默寫考察,句型的背誦和語法的灌輸,以此來應對大量的課后習題和頻繁的英語測試。相應而言,學生也更加重視英語分數(shù)的提高,而不是英語聽說讀寫譯能力的全面發(fā)展。其次,在教學方法上,教師以填鴨式灌輸為主,長篇大論,而學生通常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一味聽課,沒有興趣和時間來消化所講內容。再次,在教學手段上,許多老師習慣于傳統(tǒng)教學中的課本黑板粉筆模式,而不喜歡學習采用新的教學手段,配置的電教化設備也被閑置一旁。這種原始的教學模式無法提起學生的興趣,整個課堂呈現(xiàn)出沉悶低效的狀態(tài)。此外,一些英語老師在課堂上習慣使用漢語,中文主導式的英語教學成為中學英語教學中的常見現(xiàn)象,從而在整體上拉低了英語教學的質量。種種因素的作用下使得不少同學產(chǎn)生了畏懼、厭惡英語學習的情緒,英語成為他們學習中薄弱的一環(huán),并且陷入了惡性循環(huán)狀態(tài)。
針對上述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弊端,身處信息化時代的我們,在英語教學中有著許多優(yōu)勢。
采用多媒體及網(wǎng)絡技術進行英語教學,能夠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將所教內容通過文字、聲音、影像的手段展現(xiàn)給學生,使得整個課堂教學成為動態(tài)而內容豐富的過程,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啟發(fā)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在較大程度上發(fā)揮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積極性,從而極大的提高了教學效率。多媒體的輔助可以為學生提供大量的信息和資料。學生可以利用光碟軟件、網(wǎng)上資料來幫助學習。信息技術所提供的視聽說等多重感官刺激,可以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情境。
例如,在英語教學的閱讀方面,可以利用多媒體互聯(lián)網(wǎng)來收集各類材料,提高學生閱讀興趣,改善學生的閱讀動機。英語閱讀是教學中的重頭戲。通過信息技術,把平時從生活中、網(wǎng)絡中的大量有用素材整合成教學中需要的內容,生動地展示給學生。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英語閱讀教學有著不同于傳統(tǒng)教學的顯著特點。學生變成英語學習中的主動方,積極地選擇感興趣而有益進步的學習材料,使得學習不再是被動枯燥的過程。教師不只是課堂的組織者,更能合理高效的針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選擇教學內容,在雙方良好互動的氛圍里完成教學任務。比如在進行Hobby這一閱讀主題教學時,課前準備階段,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網(wǎng)絡資源查找并整理與興趣愛好相關的文本、圖片、視頻等資料,在匯總信息后,可以選擇大部分同學感興趣的話題進行深入學習和討論。針對選擇好的閱讀教學材料,可以采用skimming (略讀)、scanning (查讀)和skipping(跳讀)的方式讓學生先瀏覽全文以獲得文章的主旨大意,然后帶著問題在文章中理解段落大意和具體的事實細節(jié),結合題目選項來分析判斷,得出結果。在選擇出正確答案之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來進一步總結,深化理解,強化教學效果。英語作為一門外來語言,在學習中不只是單純的語言習得,更是對西方社會、文化和風俗人情的了解,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能真正持久地培養(yǎng)出英語學習的興趣。而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除了英語課堂學習,缺乏西方文化的介紹和了解。信息技術下的英語教學,可以快捷地獲取大量豐富而即時的學習資源,閱讀題材可以覆蓋政治、經(jīng)濟、科技、教育、文娛以及體育等各個方面,在擴展學生的閱讀興趣的同時,可以大大增強學生適應不同信息材料的能力,而且還可以緊跟社會進步的潮流,學到實效而有用的英語知識。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瀏覽報紙、收聽音頻或觀看視頻,比如著名的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美國《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美國有線新聞網(wǎng)(CNN)、精英文化雜志《紐約客》(New Yorker)等,都可以向我們展示地道而純粹的英語語言和文化。
在英語寫作教學方面,借助信息技術,可以明顯提高教學質量,改善教學效果。傳統(tǒng)的英語寫作教學飽受詬病。教師先對范文進行講解,然后布置作文題目,學生進行模仿練習,這種單調而一成不變的寫作路子禁錮了師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寫作是語言習得的輸出部分,是對學生掌握語言狀況的重要考量標準。英語寫作除了要求清楚地表達觀點,還需要具備可讀性。然而在傳統(tǒng)英語寫作教學模式之下,許多學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高分,卻不會靈活應用語言;或者在寫作中以中文為導向,進行機械翻譯,文不達意;為了應付各類英語考試,寫作教學中盛行模板背誦,大框架下根據(jù)不同的作文題目改換內容,導致寫出的作文千篇一律,缺乏創(chuàng)新,近似于“八股文”的作法。信息時代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技術資源,可以為寫作教學創(chuàng)造出生動而有效的情境。通過各種情境的示范習得大量的字詞語句,將聽、說、讀、寫多種途徑結合起來,全面提升英語學習能力。改變傳統(tǒng)以教師為中心的寫作教學模式,拓寬寫作資源,老師可利用多媒體展示畫面,教導學生利用網(wǎng)絡查找所需資料。針對英語寫作,可以從相關的網(wǎng)站獲取豐富的資源。比如英語寫作網(wǎng)(http://www.4ewriting.com);英語 ABC (http://www.english.ac.cn),旺旺英語(http://www.wwenglish.com),滬江英語(http://www.hjenglish.com),我愛英語(http://www.52en.com/),二十一世紀英文報(http://21stcentury.chinadaily.com.cn/index.html ),牛津英語網(wǎng)(http://www.oxford.com.cn/ ) 等等。
將多媒體技術引入英語教學,在改變傳統(tǒng)英語教學模式的同時,也對廣大英語教師的教學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從教育理念上進行革新,與時俱進,采用新的英語教學方法和手段,是信息時代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英語教學改革的必備環(huán)節(jié)。
參考文獻
[1]王海燕.英語教學信息化面臨的障礙及對策[J].當代教育論壇, 2006, (9): 118 -119.
[2]張金泉,藏國寶.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環(huán)境下的英語教學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 2005, (12): 79 -82.
[3]吳敏.多媒體和網(wǎng)絡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與現(xiàn)代化, 1999, (4): 27 -30.
[4]尚進.計算機與英語教學整合的實踐操作.小學教學研究,2003.5.
[5]章國英.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與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4.